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正> 进入新世纪,许多报社已经架起局域网,实现了新闻采编系统信息化,即新闻采写、编辑、审阅、签发、组版直至出版发行的全部过程实现电脑化操作。这些高新科技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报社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办报的成本。但有些报社只看重网络的应用带来的巨大效益,没有意识到信息安全的漏洞,忽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技术防范,不少单位信息安全保卫工作还停滞在传统上的“看家护院”的工作模式,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相应的电子化业务安全防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7,(9):60-62
<正>国内大部分报社已经采用新闻采编网络系统,实现了报纸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报社上了采编系统平台后,的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编辑记者及报社领导查寻相关数据提供了方便,但报纸上的重稿、差错仍时有发生,有些报社甚至出现了签发后的大样文件被修改的人为事故。如何提高报纸的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困扰很多报社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各家报社自办发行始于1979年《山东广播电视报》,迄今已有18个年头;在地市党报中,《洛阳日报》是1985年率先自办发行的,距今11年多;晚报中最早的是《扬子晚报》,到今已达10年;多数报社自办发行业务都有三五年的历史。在自办发行中,各家报社已经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发行体系和网络,已探索出一些成功的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投递质量明显提高,报纸发行份数逐年增长,开发了报社新的效益生长点,总  相似文献   

4.
构建新闻采编信息网络的安全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新兴的“第四媒体”对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增强报纸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办报效率,越来越多的报社在组建并完善新闻采编网络信息系统。在网络化建设中,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直接威胁着新闻采编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新闻采编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在给报社带来可观效益的同时,也给报社带来了信息安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兰州口,晚报社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新闻业务已有多年,整体计算机应用水平比较高。近年来,在国内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兰州口、晚报社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形成覆盖整个报社的业务网。 但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网络、电视都在与平面媒体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信息的快速组织与传输  相似文献   

6.
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报业经营收入的30%以上将来之于网络信息的增值服务;90%以上报社将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作业;85%以上报社将有自身的新闻网站;15%以上报社将采用容错机理运行应用系统;40%以上报社将采用冗余网络结构架构网络环境;60%以上报社在安全保障方面采取纵深防御策略;20%以上报社将有“第五媒体”信息发布平台;65%以上报社(特别是行业报)将建成报业特色的数据信息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7.
UPS在报社网络中心的应用 现在全国省级以上报社基本都建设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采编系统,实现了报社丢掉“纸和笔”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采编系统的应用使报社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存储更为集中,为了保证报纸的出版时效和出版安全,核心设备的不间断运行成为必须,不间断电源供应(UPS)成为采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比一两台服务器更为重要的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报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向全媒体转型,随之而来的是报社的网络规模也越来越大,在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系统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标志着网络应用在报业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的增多,在其网络系统中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安全与管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大多都与在网络中的某些终端上发生的不当行为有关。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9.
<正>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是较早引进信息化建设的报社之一。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采编系统、排版系统、广告管理系统、发行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并随着报业作业模式、业务流程的不断改进,报社各项工作对信息化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对网络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下我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谈谈我们是如何保障本集团网络安全的。网络及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及应用1千兆以太网计算机网络平台是网络、网络安全的基础。建网之初,我们从网络安全、流量拓展、权限管理等方面着手,经过充分技术论证,决定采用千兆以太网主流技术。千兆主干、百兆接人的主流结构不仅是报社网络定位的最佳选择,还成为众多企业构建计算机网络平台的首选口我们选择犷3Com公司的千兆以太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随着业务的增多,报社驻外机构呈不断增多的态势。由于业务联系的紧密性,报社总部和众多分支机构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话务和传真联系,通讯费用自然不菲。因工作需要,这些驻外机构大都建设了与报社总部连接的办公网络,实现了与报社总部的互联互通。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建设报社VoIP系统的总体投入少,可以为报社节约大量的通讯费用,还可以有效增强报社总部与各分支机构的联系和沟通。  相似文献   

11.
<正> 系统背景 目前,大多数报社拥有多种子报和各类公司,以报纸书刊出版、广告、印刷、发行配送为主业,有的还成立了报业集团,经济实力雄厚。并且,大多数报社已在内部建立了新闻综合业务、广告管理、发行管理和电子发布等计算机应用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报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及经济条件已经成熟。与此同时,报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为占有先机,有必要将报业的传统业务拓展到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2.
<正> 由于浙江丽水日报社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网络设备相对缺乏和简陋。这两年在报社领导的重视下,我们报社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进程较快,电脑使用开始普及化,随着电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规模也随之扩大,原有的网络系统已逐渐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十几年,信息技术对传统报业 推动是巨大的,它的作用表现在 三方面。首先,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报社新 闻产品实现现代化生产的流水线;其次,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报社经营管理的基础 平台,成为科学决策、规范管理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14.
祁念曾 《今传媒》2003,(3):30-3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媒体研究所已建立了200多家,分布在各省、市、区报社和广播电视系统。据统计,全国副省级以上的报社基本都设有新闻研究机构,各省区电台、电视台都参加了广播电视厅局主管的广播电视学会。全国的媒体研究机构网络已经基本形成。1998年11月,中国记协在深圳召开了全国首届媒体研究所协作会。成立了中国记协媒体新闻研究协作委员会,使媒体的新闻研究走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 需求分析 1、中国青年报现有稿件传输方式 中国青年报社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无纸办公”,即采写、编辑、排版、印刷全部计算机化。在报社内部采用北大方正报业采编系统,所有稿件均在该系统上处理。报社在国内有14个办事处、30多个记者站,在国外还有5个记者站。这些办事处和记者站的工作人员每天源源不断地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事编写成新闻稿传送回报社,经过编辑与公众见面。所以远程传稿对报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部手机、一部电脑可以让你轻轻松松、不费力气地完成你想做的事。比如网上购物、订餐等等,而且也可以从网络上关注时事新闻,互联网的出现可以说对报纸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使报纸的发展空前落后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所以,报社要对这种冲击引起重视,要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并改变这一现状。要理性地对待报纸和网络的关系,不能对网络有排斥心理,其实这对报纸的发展也是有利的,至少让报社意识到现在报纸的发展存在问题。报纸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和竞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要如何进行融合和竞争呢?以下将对报纸与网络的融合和竞争的战略研究加以阐述,希望对报社以及报社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往往会过分追求高的性能价格比,忽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即使有安全性设计,在设计上只着重于对物理安全设计,忽略了数据安全及运行安全的设计。本文结合报社新闻信息系统的特点,探讨报社新闻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性设计的概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在报社的日常工作中,社领导及各部门领导为了全面把控业务进展情况,常常需要及时的看到准确全面的业务数据统计报表。然而在信息化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某些报社却仍然采用人工整理数据的方式给报社领导提供业务统计报表,可想而知其工作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竞争优势作为测量指标,对2009-2014年报纸、电视和网络的广告资源竞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报社的生态位宽度呈上升趋势,电视台的生态位宽度趋于稳定,网站的生态位宽度由摇摆不定变成稳步上升;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体现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间;在生态位竞争优势中,电视台最强,其次是报社,最后是网站,但报社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网络则显示出巨大竞争潜力;2012年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关键转折年。  相似文献   

20.
方正翔宇 数字报刊典型案例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系统描述方正翔宇数字报刊系统从2006年3月份推出以来,以其高质量的版面内容、高效的生产方式、丰富的版面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的系统功能受到国内众多报社的欢迎,很多报社在实施了方正翔宇数字报刊系统后,网络读者对数字报刊内容和呈现方式好评如潮,网站的访问量大幅增加,相应的频道迅速成为网站的热门频道,为报社带来了很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