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化视野下的艺术与设计专业实验实践教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与设计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与设计人才.结合湖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实践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就全球化视野下艺术与设计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基本理念、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与模式、未来发展的设想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培养艺术与设计相关专业学生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与材料工艺》课程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旅游工艺品的特点。创设科学的训练模块提高学生设计制作水平,培养一批有实力、有水平的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教书育人》2012,(21):145-146
一合理设置艺术课程结构,形成多元有效互动1改革艺术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艺术文化基础知识与素养。可以设置公共艺术必修程、公共艺术选修课、专业艺术课、专业能力拓展艺术课程、专业任选艺术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我校设置的公共艺术必修课有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13门,分别是绘画与制作、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书法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教学美术设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通  相似文献   

4.
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为原则进行造型训练的。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适应设计艺术学科需要的"设计素描"应运而生。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文章从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等方面阐释设计素描对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综合性设计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从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同时,要引导学生探索设计艺术的规律和方法,有机地编排相应的知识,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为原则进行造型训练的.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适应设计艺术学科需要的"设计素描"应运而生.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文章从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等方面阐释设计素描对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学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塑造有用的人才,而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使毕业后的学生能运用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为社会提供具有可行性的设计方案.文章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因而实践一直贯穿环境艺术设计中,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举重轻重.对学生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设计的本质,功能和内涵,并学会表达设计,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8.
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它在艺术与技术、再现与表现、实用和审美之间独树一帜。也就是说,设计具有不可否认的艺术性,但又与有用性不可分离,是艺术中特殊的一类。正因为如此,它的美就不同于艺术美,也不同于自然美。设计与艺术是有区别的。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艺术的美是纯粹的美,不需要考虑经济性与机能性,设计美与艺术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物质",因此必须受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是2019年教育部增设的本科专业,在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重技能培训轻管理能力培养的问题,面临着专业认知度不高、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以学科背景为依托、以助力民航强国战略实施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动力、以满足航空企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实现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需加大对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增强师资力量、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置课程。  相似文献   

10.
设计艺术专业要根据社会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计划、内容,着重从设计艺术能力、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设计个性、设计精神等四个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Many images of the ‘artist’ or ‘designer’ pervade the media and popular consciousness. Contemporary images of the artist and creativity that focus solely on the individual offer a very narrow depiction of the varying ways creativity occurs for artists and designers. These images do not capture the variety of creative processes and myriad ways artists and designers work. Young creatives in particular are choosing to work with a social approach to creativity. An example of this approach is the world of blogging, a form of social media where young creatives have a very active voi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creative bloggers, that is, artists, designers and makers who blog about their practice, use a social approach to foster creativity with a sense of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and ethical awareness, a value framework that is in opposition to the market‐driven notion of liberal individualism. Is there a way to include participation in the broader art and design blogging world as part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such a social approach to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rt and design programm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se questions and shares findings of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to an analysis of art and design blogs. In doing so it argues for a socially‐wise approach to creativity i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values other than those usually connected to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12.
揭示汉字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演变,必然要区分“汉字”、“汉字艺术”、“汉字艺术设计”这三种不同的又具有紧密联系的文化产物,了解作为汉字艺术设计的载体一汉字的来源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汉字艺术一书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汉字艺术设计形成的意义,才能把握它的发展轨迹,才能发展它的新创意,新审美。  相似文献   

13.
艺术设计教学过程评价方案的研制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程评价方案是实施过程评价的方法和途径,方案制订的好坏,直接影响过程评价的实施效果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研制过程评价方案要以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艺术设计教学要求为依据。突出重发展、重创新、重综合、重过程的特色;实施过程评价方案要以提高师生认识为前提,建立保障措施为基础。使过程评价方案的研制和实施成为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们民族要在世界拥有自己的舞台,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对于做艺术设计的人而言,应立足于传统艺术的根基,用传统艺术元素浇注当代艺术设计,通过不同的形式将传统艺术的精髓转化为创造力,这样才能使设计作品在当代艺术形式下拥有民族传统艺术的特色,同时更具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思维能力,它以发散性思维为主要特征,讲究科学理性和艺术感性的融合,并强调灵感和直觉的运用。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发散思维;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会捕捉灵感,形成创意;要改进评价机制,营造富有竞争力的艺术设计教学氛围来激励和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有其学科专业的独特性,应该在强化校级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特别重视系级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思想作风、业务能力、学术道德和凝聚人心的本领,教师应在教学实践指导中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最佳表现手段,而文化是服装的灵魂。在服装设计中,只有用艺术的眼光看服装,才能透过服装看到艺术,也才能运用创意思维得到新鲜的艺术美感,才能拓展设计思路,创造出具有丰富思想与艺术内涵的优秀服装作品。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只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从而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站在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角度,探讨基础美术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培养观的需要。提出基础美术教育应加强艺术设计教育,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以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艺术设计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胜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3):109-110
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要通过教师探索的发散性思维方式表现出来。诸如头脑风暴法、问题探讨法、特殊列举法、逆向思考法及形态分析法等,以此在遵循艺术设计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