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8月8日,绍兴网举行视频访谈直播节目<交流>的百期研讨会.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专家学者,人民网、东方网、浙江在线、宁波网等同仁,与网友代表一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交流>为蓝本,探讨网络视频访谈节目的现状及走向,在形式创新、内容侧重、包装个性等方面,见解精辟,给人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节目播出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获得了媒体与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无论是从"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节目理念,还是从这档节目中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以及淳朴的、非刻意矫揉造作的节目制作风格等,都值得新闻工作者们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日间脱口秀是美国电视的主要内容形式.以<奥普拉·温弗瑞秀>(2011年5月停播)、<法官朱迪>、<艾伦秀>、<观点>,<奥兹医生>为代表,内容多为健康、情感、心理、家庭等生活化题材,风格轻松、温馨、活泼,以相对低的成本和较好的收视率成为媒体、制作和发行公司喜爱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主持人的新标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郁 《现代传播》2001,(1):77-81
本文站在两个世纪的交汇点上,立足于回顾的前瞻,明确提出了21世纪节目主持人的新标高精神的人文化、知识的专业化、能力的职业化、风格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自加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谈话节目一度成为我国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本文对<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的节目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浅析中国谈话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肃电视台时农节目<田野之光>的分析,指出其经验主要在于以"民情"入手构建栏目,更新涉农报道理念,以提高节目品质,并对进一步提高对农电视节目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娟 《新闻传播》2014,(3):182-183
<正>电视访谈是一种互动,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嘉宾接受采访,交流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节目主持人调控、把关,调动对方谈话的愿望和兴趣,双方共同构成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共同营造了一个信息和情感交织的"气场"。特别需要注意的,电视访谈节目这个"气场"非常宝贵,一旦被破坏,后期无论如何作也无法弥补,即使不得已而勉强弥补,总会留下"夹生"的痕迹。因为嘉宾不是演员,即便是,那个当下的情绪、情感也是不能模拟和恢复到自然无痕的。为此,对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是平等对话、互相倾听、真诚理解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央视<幸运52>、<开心辞典>和<联合对抗>为例,结合创新思维方法.定义了益智类电视节目的13个元素,比较分析了这三档益智类节目在各个元素中的表现,给出了益智类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方法.并指出最重要的创新在于节目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2010年9月2日,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主持的闲谈秀<咏乐汇>播出了最后一期节目,替换它的则是李咏的新栏目<百团大战>.<咏乐汇>自2008年11月创办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各方的热议,评价褒贬不一.此节目播出不到两年时间便淡出荧屏,令人遗憾.本文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优点与不足,并据此进一步探讨电视谈话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谈话节目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近年来《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激发了电视访谈尤其是名人访谈的热潮,但是以普通百姓为访谈主角的节目还是凤毛麟角。如何以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以平民轶事为内容、提高此类访谈节目的制作投入和收视效果,需要访谈节目制作方革新节目定位、观众定位和制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0,(6):70-70
许戈辉(1968年11月30日-),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业余主持人大赛,获第一名.早在学生时代她就涉足电视,1991到1995年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多种类型的固定栏目以及大型专题节目和晚会,包括<十二演播室>、<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和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晚会等等.1996年3月她在众人的一片不解中离开央视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主持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至今.  相似文献   

13.
<大家看法>作为一档法制节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有不俗的收视率.本文以节目的宣传语"大家帮助大家,为生活寻找办法"为切入口,通过探讨<大家看法>在节目选材、节目形式、节目专家等方面的创新与不足,思考这档法制节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度"中国彩虹奖"对外电视节目评选会,于2001年4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评委会共收到中央电视台及26个省级广播电视学会选送的83个节目,分为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外语节目、栏目及文艺节目4个项目评选.评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28个.其中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大主教五大教区主教祝圣典礼在北京举行>获新闻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世纪梦园>,义乌电视台,金华电视台,金华有线电视台合拍的<故乡的女儿>,北京电视台的<民政局里的林科长>获专题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我想回家>、<英语频道开播晚会>、<"人大"开幕>获外语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新闻60分>(2000年2月7日),内蒙古电视台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获栏目及文艺节目一等奖.同时还评出了3个单项奖,中央电视台的<我想回家>获得最佳摄影奖和最佳音效奖,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中国APEC2001>获得最佳剪辑奖.  相似文献   

15.
《非诚勿扰》:朝着幸福的感觉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玫瑰之约>等大量的婚恋交友节目出台并红极一时,几乎多数电视台都争设立了相类似的栏目,也兴盛一时.21世纪初,绝大部分栏目都销声匿迹,以后,这一类节目成了避讳的禁区,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后半期,开始有了若干节目登场,但形成热播现象的当属江苏台的<非诚勿扰>了.  相似文献   

16.
探索电视访谈节目的创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访谈节目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无论是访谈内容,还是访谈的外在形式都在不断完善,推陈出新。这一节目类型在众多电视节目形态中依然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类型,如何成功把握谈话节目,除了丰富其听觉信息之外,还要提高其电视可视性,特别是要重视一些个性的、新的元素,探索访谈节目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据统计,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广播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近年来的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都表明,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优秀法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经常雄踞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率榜首.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一问世,全国各电视台便争相效仿,但真正打出全国知名度的只有说得上的几档,如<面对面>、<半边天--张越访谈>、<小崔说事>、<艺术人生>、<新闻会客厅>、<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和<夫妻剧场>等.  相似文献   

19.
名人访谈类节目,在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中,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为代表,访谈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型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20.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节目形态一般是主持人与嘉宾在一固定场所一对一的访谈,以两者的话语交谈推动整个节目的进展,并适当配以解说和空镜头.顾名思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关键就在于"访"和"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