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安庆  张明庆 《学子》2013,(11):26-28
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或考试前后感到紧张焦虑,并伴有一定的身心反应症状,严重时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与考试。这是高三学生常有精神状态。 一、成因 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过去考试失败所带来的心理阴影,多次经受考试失败,缺少成功的体验,形成了学业上的自卑感,大多数学生学习焦虑与学业上的自卑感同时存在;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指责成为一种心理刺激,学习焦虑在开始时通常都是怕因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和父母批评、被别人瞧不起;不能正确看待考试结果和他人的批评,因而以偏概全地以为己不如人,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学习与考试;由于平时努力不够、知识准备不足,对考试结果没有把握等等。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考试比喻成打仗的话.作为初中学生。都可以称得上“身经百战”了。可是“身经百战”并没有使他们“刀枪不入”.沉着应战,有不少学生每当考试来临就异常紧张、不安、恐惧,注意力难以集中,脑子迟钝。甚至一片空白。这种情况叫做考试焦虑.这是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正常水平的发挥。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其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无法参加考试。有的考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严重者可发展为精神障碍。为了了解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况.我指导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潇洒走七月     
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考前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对考试有益而无害,能帮助我们加紧复习,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只是有些同学由于过度焦虑而寝食不安,致使在考试中实际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如果这样,则要引起注意,进行调整以降低焦虑.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学生违纪的势头明显上升,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政教工作收集到的材料归纳出,目前学生违纪主要是以下这样一些情况: 1、因考试作弊而受处分者最为突出 近四、五年内中学生考试作弊一直是违纪的主要方面,一般占违纪受处分总数的45%左右,而且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通过调查,考试作弊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平时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指望考试作弊,蒙混过关。第二种是少数性格内向并且原有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平时对学习很认真、很努力,但仍然感到学习吃力,较难跟上一般学习水平,加之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惧怕考试不能过关的难堪,在侥幸心理和焦虑心理的支配下考试作弊。第三种是碍于同学友情,讲义气,在考试时“帮助”别人而作弊。第四种是本身成绩较好,为了争取奖学金或三好学生,而冒险作弊。在以上四种情况的作弊中,以前两种情况为多。 2、因旷课而受处分的比较突出 因旷课而受处分的一般占违纪总数的25%以上,且有上升趋势。旷课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节日放假或私事,擅自离校,有的甚至逾期未归而导致连续旷课数日。第二种因为对某一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到堂听课,形成旷课。第三种是学习成绩差或纪律性不强的“后进生”,自暴自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中考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平时学习出色的学生没有考出满意的成绩,而一些平时学习一般的同学却发挥出色。考场上爆出这样的冷门的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它与考生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否息息相关。心理稳定的考生总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考前复习阶段,他们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备考中,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并不感到过分担忧和恐惧。进入考场后,他们头脑冷静,思维活跃,能真实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而心理不稳定的考生则不同,他们经常处在紧张、恐惧、烦躁不安之中。有的表现为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失败的后果想得过多;有的考前几…  相似文献   

6.
吴雁 《广西教育》2012,(6):41-42
纵观每年的高考,往往会出现如此的情况: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且被我们老师看好的学生,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而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高考成绩出乎意料的好。究其原因,前者是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考试紧张和焦虑造成的;后者因为心态平和,在考场上就比较容易克服紧张心理,从而超常发挥。所以有人说:高考考到最后就是考心态,谁的心态好,再加上平时扎实的复习,谁就能取得好成绩。可见,良好的心态在高考中会影响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发挥,影响一个人的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如下情况已司空见惯:为应付考试而突然复习的学生,成绩可能会不错,但考试过后不久,学过的东西便遗忘了:而平时坚持复习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往往都记得比较牢。 美国心理学家曾进行过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他们把试者分为两组。先用30篇历史学文选,第一组采用集中读法,一口气读5篇;第二组采用间时读法,隔5天每天读一遍。然而把两组人员的学习方法互换,再阅读50篇经济学文选,其实验结果是饶有兴趣的:阅读后立即测验时,两组人员回  相似文献   

8.
现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使我们应接不暇。面对考试,一些人从容应付,而另一些人手忙脚乱,考试前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烦躁焦虑,紧张不堪,更有甚者考试前头晕、头疼、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不能自控,这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严重影响了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失败,甚至造成终身遗憾。那么怎样消除考前紧张的情绪呢!一、认真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准备工作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知识学习的深入全面,知识掌握的巩固灵活,对于考试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惧怕考试。因此,一定要做好考试之前的复习。在复习时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靠押题…  相似文献   

9.
一位同学告诉我,他一到临近考试就紧张,看书看不进,记东西记不了,睡觉失眠,考试时,甚至觉得头脑一片空白,手心出汗,全身发抖。显然这位同学有明显的考试焦虑症。其实考试焦虑是当前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考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紧张、担忧,甚至恐惧。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困扰考生考前复习,阻碍考生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乃至许多考生说起焦虑就谈虎变色。客观地说,焦虑并非全为坏事,它是人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反应具有“预警”和“发动”作用,它能够引起焦虑者思想上足够的…  相似文献   

10.
临考莫惊慌     
考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由于害怕考不好,学生常常会产生紧张、恐惧、郁闷、焦躁、惊慌等情绪。长时间过度的焦虑会抑制大脑的活动,破坏短时记忆,影响学习效果;临考时的焦虑,则会造成“提笔忘字”。所以,焦虑是学习和考试的大敌。如何消除焦虑心理呢?上策是努力复习.做到胸有成竹,信心百倍。成功的可能性增大了,就会减缓心理冲突,经过努力,反而可以取得比预期更好的成绩。另外在考试时遇到不会答的问题,不要因为小挫折而紧张,不要看着难题发愣,以致让焦虑抑制了大脑活动。应该转移目标,让大脑逐步解除抑制。答…  相似文献   

11.
消除焦虑篇     
考试焦虑是中小学生的常见问题。考试越是重要,学生越是容易发挥失常。考试焦虑还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关,一些特别谨慎和要强的学生容易出现考试焦虑。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学习的扎实程度,如果能做到对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掌握牢固的话,心里就不会发慌。最后,考试焦虑还受主观期望值的影响,期望越高,越容易焦虑。从母亲提供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模拟考试中该生很紧张,事后她甚至觉得卷面上自己的字迹不是自己  相似文献   

12.
问: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我却常常看不进书,怎么办? 答:在考试前看不进书,主要是因为考生情绪过于焦虑,过分担心考试的结果所致。其实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没有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压力过大,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如果焦虑过度,建议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3.
进入高三后,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的关注、家长的期盼.繁重的课业负担及升学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不稳、失控情绪等情况,为了检验阶段性学习效果,模拟高考的环境,锻炼学生的应试心理,各种形式的测试越来越频繁,以致不少高三同学一遇到测试,心理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考前睡不着,考试时心慌,大脑出现短时空白,严重影响了成绩的发挥,不好的成绩又会使学生的下一轮复习处于紧张的状态,再测试,再出现严重紧张,考试焦虑,再次影响成绩发挥,如此往复,对学生复习效果,学习效率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终导致有的学生几乎无法在学校正常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4.
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对考试情境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担忧或恐惧的情绪反应。考试焦虑水平与考试作业水平存在着倒U型关系,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但焦虑水平过高则对学习产生抑制,当焦虑水平达到已对复习与考试产生消极影响时,称为过度考试焦虑。长期的过度考试焦虑不但严重影响考试的结果,还会造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一、考试焦虑及其表现考试焦虑,或称考试怯场,是指学生对考试情境的一种紧张的、类似担忧的情绪反应。这种焦虑反应如果是适度的,且与所面临的情境相适应,则可对学生与考试起促进作用,因为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和专注程度。但如果学生对考试有过度的焦虑反应,过于求成心切,过分地害怕失败。则反而会干扰学习。以下我们所说的考试焦虑主要是指这一类过度的焦虑反应。就我国学生  相似文献   

16.
考试是测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本形式。为了获得有效的测量结果,考试要求考生作好多方面的配合,如考试中需要有正常的考试心理:要认真作答、正常发挥水平,而不要投机取巧、心存侥幸;既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又不过于紧张慌乱;既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作答,又不要限制  相似文献   

17.
论语文考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里谈谈个人对语文考试问题的几点认识,希望能引起争论。一、命题不当,误导教学,是造成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十年的语文教学,不管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不管是平时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感到比较轻松,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规律是“平时靠积累,临场看发挥”。只要平时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练,该积累的积累,该掌握的掌握,考试是不难的。所以过去的语文课从来没有“总复习”一说,语文考试成绩很少有人不及格,学生的语文程度也并不低。现在可不成了。如果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进行各项常规训练,远远不能适应语文高考试…  相似文献   

18.
考试焦虑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一些学生在应试时学习成绩的真实发挥。尽管平时学习成绩甚佳,但由于考试焦虑情绪作祟而考得很糟,甚至名落孙山。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其危害。那么我们就不应只停留在对其经验型的了解水平上,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分析、理解、改变,从而有效地消除应试者的考试焦虑。一、考试焦虑的形成过程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现象,不少人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解。曼诗勒提出考试焦虑是一种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而普强调,考试焦虑是一个习惯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主张,考试焦虑是…  相似文献   

19.
在激烈而紧张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下,考试焦虑已成为阻碍许多九年级学生考试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九年级学生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对此,分析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调节,就成为当前初中教育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心理问题,大多是态度问题,改变了态度,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奇特效果,甚至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考试时紧张焦虑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考试焦虑对学习、考试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一定的焦虑水平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