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徐新洲 《江苏高教》2021,(10):90-94
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德育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高校生态德育需要不断丰富新内涵、新思想和新实践,才能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因此,全面审视当前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维度,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建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共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态德育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们重新厘定和审思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空场”关系,促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孕育、发展,并为高校德育由“人际关系”之“单向度”灌输向“生态德育”之互动实践范式的“突围”提供出路。基于此生态文明为理论的出发点,探讨生态文明与高校德育之间的“理论耦合”,指出生态文明之于高校德育优化的“正能量”,并提出构建高校生态德育的创新路径选择,为高校德育建设路径的新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态德育彰显着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精神,其以追求大学生的人格健全与完善为基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开展大学生生德育实践需要遵循系统整体性、实践性和主体间性等德育原则,可以探索通过典型榜样示范、公正团体引导、营造环境熏陶、品德修养指导、投入实践锻炼等德育路径,以期大学生生态德育实践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生态德育从根本上说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造就具有优良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素质的人。目前生态德育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阶段。本文从生态德育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在生物学科教育中渗透实施生态德育的意义、方式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刍议生态德育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教育实践活动,它的提出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但当前我国的学校生态德育存在着潜在的困境,我们应该从其本真出发重新认识生态德育,以期为生态德育的研究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生态德育已经成为今天德育研究的热点,是现实问题在生态伦理学介入,在实践理性和实践形态后,有效促进良好德育系统构建的价值诉求。把生态德育纳入教育体系,重视生态德育系统的发展和构建,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德育的本质要求和道德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生态德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回顾了生态德育的历史和产生的背景,对生态德育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要领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生态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施内容上,总结了关于生态德育在中国目前发展的主要特征。由于生态德育思潮在中国仍然属于一种新事物,所以对于其发展趋势和重要意义还要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8.
丁心镜 《天中学刊》2009,24(5):83-84
在高校实施生态德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高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文章分析了高校生态德育的特性,讨论了高校生态德育的方法论,介绍了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德育生态观的提出,生态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等提供了德育生态理论的可行性.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着重论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德育生态内涵,并探讨了高校德育生态模式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生态文明与德育的关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路径,本文阐发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及对德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实现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需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科学的发展需要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应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