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燕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25+28-25,28
民俗语汇是语词中同风俗文化密切相关的部分,而民俗本身植根于乡土的特性,就使得其载体——民俗语汇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修辞构词,是指运用修辞手法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手段。《菽园杂记》的修辞构词主要有:比喻式、借代式、婉曲式、引用式、摹绘式、综合式。  相似文献   

2.
修辞对构词法、词义均产生过重要影响,构词法中的"修辞构词"就是利用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方法构成新词.修辞构词法是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抓住事物某方面的修辞特征进行构词的方法.近代汉语中修辞学构词法主要包括比喻构词、借代构词.委婉构词、反语构词、夸张构词和谦敬构词等.修辞是通过对构词法的影响最终对词义产生影响的,所以,本文着重探讨修辞对构词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新时期以来,我国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发展新阶段。随着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是最敏感的。语言中的词汇为适应这些新事物表达的需要就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多数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按照固有的构词规则构成的。如“电脑”是偏正型构成的新词、“侃大山”是动宾型构成的新词。但是有一批新词语,如果仅仅指出它们内部的构成方式,做表层的分析,是不足以理解它们的意义的,也不能更好了解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比如,“电脑”这个词,它是“电子计算机”的俗称,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和人的头脑智能相似,故称之为“电脑”,具有相当丰富的象征性和形象性,能引起人的想象力,也是用比喻方式创造出来的。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它与语言的发展,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修辞贵在创新,修辞与词  相似文献   

4.
2008年“凤凰男”一词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而X男X女也是近年来相当流行的一个新词词模。本文试从感情色彩上的语义变化、组合顺序上的词法意义、新词构词的修辞方法以及产生的社会因素等方面来分析“凤凰男”这个新词,希望从语言的各个角度来了解此类新词。  相似文献   

5.
三字格新词中存在一类“谓烝名名词××烝×”的格式,如发烧友、减肥茶、透明度等。本文从句法构词的角度对其中的谓词性成分与名词整体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描述了这类格式的修辞特征,以便更深入地认识词语的内部结构尤其是语义结构,并发现新的构词规律。  相似文献   

6.
说“比喻”     
“比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方法。它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因为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比喻。说它复杂,因为它跟某些貌似比喻的句子有时不易分清;跟借代、比拟等修辞方法也容易混淆,有时在同一语言片断中又与其他修辞方法同时存在。本文拟就上面几种情况加以分析。 “象”、“仿佛”等词常用作比喻词,但并不是有这些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如:  相似文献   

7.
“X活族”新词是指“快活族”、“慢活族”、“乐活族”这样新出现的带“活族”的词语。“X活族”新词的句法和语义构成比较复杂;语用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二次创新和非常规性、音译兼意译,洋为中用的特点;修辞上巧用对比、转喻和概念整合手段,具有形象创新、词约义丰、直指本质以及陌生化的功能。“X活族”新词的涌现,是语言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X活族”新词是指“快活族”、“慢活族”、“乐活族”这样新出现的带“活族”的词语。“X活族”新词的句法和语义构成比较复杂;语用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二次创新和非常规性、音译兼意译,洋为中用的特点;修辞上巧用对比、转喻和概念整合手段,具有形象创新、词约义丰、直指本质以及陌生化的功能。“X活族”新词的涌现,是语言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向前发展,人类思维日益精密,这些变化在词汇中反映得最直接最迅速,于是新的词就不断产生。构词是产生新词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每一种语言都有产生新词的构词方法。转换法是哈萨克语构造新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变序式双音节词(以下称“变序双音词”),是指语素相同而语素序列不同的成对的词,如“煎熬·熬煎”、“长久·久长”、“犯罪·罪犯”等。这些成对的变序双音调的构词特点是很明显的:通过自身语序的变化构造出另一个新词。现代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词的形态变化极少;语序则显得十分重要,是个重要的语法手段。各级语言单位的直接组合,主要是用语序来显示其组合关系的。一定的语序产  相似文献   

11.
谈谈叠字     
叠字,又叫“重文”、“重言”,通常叫做重叠词或叠音词。它是汉语的一种构词方式,靠这种构词方式,产生了很多新词。单音节重叠的如:“单单”、“悄悄”、“斤斤”(如“斤斤计较”)、“汹汹”(如“气势汹汹”)’双音节对称重叠的如:“熙熙攘攘”、“断断续续”、“密密麻麻”、“浩浩荡荡”,镶用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定心式比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的表层结构是异常丰富复杂的,定心式比喻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所谓定心式比喻,是指在句法上采用定语加中心语的手段构成的比喻。如“蛋圆的洋镜”“像蛋一样圆的洋镜”“蛋一样圆的洋镜”等。构成这种比喻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常靠结构助词“的”连接。本文要讨论的是,定心式比喻的表现形式及其语法修辞内涵。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素仿词造词是现代汉语产生新词的重要途径。从仿造词和原型词的构词形式来看,有仿构造词法;从意义上看,有仿义造词法;此外,还有修辞式仿词法和不定量仿词法。这些造词法有相交或重复之处,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往往形成系列词或词族。  相似文献   

14.
所谓叠音就是重叠音节,冈汉语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关系,故又可称为叠字。汉语叠音基本有三种情况: 1、叠音构词 2、叠音构形 3、叠音组词本文只讨论叠音构词。叠音构词就是重叠音节构成新词,是汉语构词的一种重要形式。任学良《汉语构词法》称叠音构词为“重叠词素造成新词”。欠妥。汉语叠音构词有些是重叠词素,如“爸爸”“妈妈”“馍馍”“花花绿绿”,有些却不属重叠词素,如“寥寥”“赳赳”“翩翩”“黑乎乎”。所以,叫重叠音节似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必须掌握十二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这十二种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反语、引用。在这十二种修辞方法中。有的容易混淆,应注意辨析。 一、不能把所有带“像”“似”“是”的句子都看作是比喻句。比喻句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构成,“像”、“似”、“是”经常用来充当比喻词。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黄河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叠音词即较为突出的一例。叠音词有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有的属于构词叠音,有的属于句法重叠,有的甚至是特定语言环境下(如民歌中)的偶发现象。本文以词类为经,格式为纬,对上述叠音现象的句法、语义及修辞特点作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请看下面题目:从词义角度看,与“宏伟的蓝图”这一语言现象不一致的一项是()A灰色的作品B.争论的焦点C.劳动的结晶D.鲜花的海洋该题考查的是词的比喻义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词的比喻义和比喻修辞方法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分析时切不可混为一谈。比喻义属于词法的范畴,比喻属修辞的范畴。比喻义是由基本义通过打比方的方法转化并固定下来的意义。例如,大脑顽固不化好像花岗岩一样,于是用“花岗岩”来比喻“顽固不化”,久而久之,“花岗岩”就有了“顽固不化”的含义(比喻义),可以直接说“花岗岩脑袋”,不需要借助于“像”…  相似文献   

18.
“呛”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义现象,而“呛声”则是目前我国台湾地区书面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不仅在生活领域,而且在涉台新闻媒体频频出现,呈现出一种多义倾向。它是当前台湾岛内政治局势在语言中的折射和反映。就两词最近的引申义来看,它们是等义词,但句法、语用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离合词,“呛”与“声”的结合不严密,它总是以一个自由语素的身份与其他词语构成新词,其构词能力很强。这在我国其他方言区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19.
修辞式构词是新时期新词语一个十分重要的构词方式。当运用修辞格构造的词语因表意明确,有利于交往而得到社会公认时,就会脱离语境限制,转化为词汇现象,成为辞格类新词。新词语的修辞构意既体现了语言使用者追求语言表达新颖和别具一格言语风格的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以及汉语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适时抓住文言文中的古汉语修辞,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对古代文言文掌握、理解非常到位,可以说掌握一点古汉语修辞,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古代作品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古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古汉语修辞目前主要有以下20种:比喻、夸张、借代、比拟、委婉、摹状、仿拟、引用、反语、双关、拈连、藏词、设问、错综、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层递、顶真。下面就其中比喻、借代、夸张三种修辞简要地分析一下。比喻比喻有明喻、隐喻两种。明喻是使比喻事物与被比喻事物同时出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如”、“若”、“犹”、“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