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瑞佳  杨建君  邓程 《科研管理》2021,42(3):180-190
产品创新是一个“发明+商业化”的过程。为得到较高的产品创新绩效,企业不仅需要良好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发明)做支撑,还需要在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中,具有相匹配的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基于此,文章以知识基础观和理性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之间的偏离,即产品创新绩效偏离对双元学习平衡和互补的影响,并引入企业家导向这一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情境要素,分析其对偏离和双元学习平衡或互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国内257家制造业企业的有效问卷数据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偏离负向影响双元学习的平衡,正向影响其互补;(2)当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大于或等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即偏离为正时,企业家导向加强了正偏离与双元学习平衡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了正偏离与双元学习互补之间的正向关系;(3)当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小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即偏离为负时,企业家导向削弱了负偏离与双元学习平衡之间的负向关系,加强了负偏离与双元学习互补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严峻压力,绿色创新已成为其实现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307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不同所有制和绿色培训水平下绿色创造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深入揭示新兴经济体制造业企业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表明,绿色创造力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产品创新在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此外,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创造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绿色培训正向调节绿色产品创新在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深化了绿色转型时代背景下绿色创造力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引导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绿色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237家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层级回归的统计方法探讨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以及兼容性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有助于外部知识的采用,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外部知识采用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关系中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此外,知识兼容性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战略兼容性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创新氛围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软环境”,对双元组织学习以及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企业创新氛围、双元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双元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组织学习在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影响创新绩效,但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双元组织学习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同时对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重视创新氛围和双元组织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12):47-52
从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对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出发,探究模块化—知识流动—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块化对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性知识流动和显性知识流动分别在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在组织模块化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仅有显性知识流动起到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未能得到证实。据此,提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搏 《预测》2023,(3):53-59
本文基于323家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双元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知识转化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协调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双元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双元创新对知识转化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化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化能力中介了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协调柔性正向调节了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知识转化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孟立  范钧 《科研管理》2018,39(12):103-112
外部创新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还未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探索性地提出以双元学习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外部创新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212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1)政策氛围、竞争氛围和合作氛围均能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2)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均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3)同时追求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反而会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4)知识获取在政策氛围、竞争氛围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合作氛围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需要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区分客户参与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个体顾客参与和组织顾客参与,探究组织顾客参与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综合运用资源基础管理理论、服务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基于对制造业企业在内外部激励条件下通过顾客参与获得创新资源进而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构建“内外部激励—组织顾客参与—创新绩效”理论模型,选取210家服务型制造业企业及其组织顾客作为样本,从观念共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3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内外部激励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2)观念共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组织顾客参与在外部激励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内部激励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合理利用激励策略去激发组织顾客参与意识、促进组织顾客参与行为产生,从而实现传统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创新对制造业的绿色发展转型意义重大。本文从资源动员视角,揭示制造企业通过优先获取供应商的绿色创新资源来提升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创新效能的权力组合策略。针对中国制造业229个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商权力能够通过供应商绿色创新资源的优先获取,对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创新效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了优先获取供应商的绿色创新资源,制造企业应以奖赏权为主,惩罚权作为补充并控制其强度;如果供应商不依赖制造企业,无须同时使用奖赏权和惩罚权;当制造企业掌握非媒介权力时,应尽量加大奖赏权的强度,若非媒介权力以认同权为主,还应尽可能减少惩罚权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陈耘  赵富强  周槿晗 《科研管理》2022,43(5):164-171
在行业边界日渐模糊和跨界竞争日趋激烈的移动互联时代,内部开发与跨界拓展并重的双元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因而激发外部资源获取、内部资源利用与内外资源融合以实现双元创新的人力资源实践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依赖及拼凑理论,界定AUO-AHRP内涵构成,并探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425名企业高层的实证研究发现:(1)AUO-AHRP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转移中介AUO-AHRP与组织创新绩效间关系;(3)社会资本负向调节AUO-AHRP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及其通过知识转移对组织创新绩效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制造企业用户参与、知识距离和知识整合机制(程序化机制与互动化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以197家制造企业为实证样本,采用SPSS23.0和PROCESS宏进行数据分析,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有调节的模型。结果表明,用户参与和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呈现正相关关系;知识距离能够负向调节用户参与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程序化机制缓解知识距离的负向调节效应不显著;用户参与、知识距离和互动化机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与程序化机制相比,互动化机制更能缓解知识距离的负向调节效应。研究为制造业如何有效地利用用户资源提供新的见解,从而也为制造业采取措施推进绿色创新提供思路参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双元领导可以更有效地满足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化需求,然而在个体层面,双元领导能否提升员工创新绩效尚未可知。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了双元领导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知识共享意愿这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利用层次回归法对从江苏、河南、贵州的25家企业中的301名企业员工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元领导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且其影响程度大于单一领导(风格),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知识共享意愿在上述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两者构成的中介链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数字化产品、工艺和服务创新这3种数字化创新模式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产品创新对绿色制造绩效有正向影响,对绿色营销绩效有负向影响,吸收能力均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工艺创新对绿色研发和营销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吸收能力均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数字化服务创新对绿色研发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吸收能力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对绿色营销绩效有负向影响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绿色服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吸收能力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2,43(11):73-82
如何揭开数字化转型提升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面纱,既是创新战略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基于模块化理论,提出数字化转型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杠杆机制(模块化产品架构)和协同机制(模块化组织架构),以“战略—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数字化转型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跨层次的模块化架构演进动态分析,提出模块化架构与治理机制协同的双重演化路径。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枢纽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2)模块化产品架构与模块化组织架构分别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上述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模块化产品架构及其镜像的模块化组织架构的演进,是现阶段枢纽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结构支撑。微观上揭示数字化转型的黑箱机制是对以往研究的丰富与补充,并启示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5.
绿色创新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中国30个省份为案例样本,采用组态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多主体互动影响地区绿色创新的复杂因果机制及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技术创新、学研机构知识创新、政府政策驱动、公众参与及平台设施服务创新等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是导致地区高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系统内多主体互动组合才能有效促进地区绿色创新;(2)创新生态系统中产生高绿色创新的多主体互动组态路径有3类:政府引导企业绿色创新模式、政府与公众双元驱动企业绿色创新模式、平台导向型多主体协同绿色创新模式;产生非高绿色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类:技术—知识创新主体双缺失型、技术创新主体缺失型;(3)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差异明显,平台导向型多主体协同模式是京沪、江浙等东部省份持续推进绿色创新的重要路径;中西部省份绿色创新路径多呈现政府引导、政府与公众双元驱动企业创新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选择合适的时机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关系是提升制造商创新绩效的重要前提,但已有相关研究大多忽视合作时机这一重要因素,或简单采用二分法割裂时机阶段。为此,将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分为创意想法产生、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产品推广、商业化等阶段,以来自制造企业的472份问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实证分析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基于知识观探索技术知识新颖性与市场知识新颖性所发挥的权变作用。结果显示:(1)制造商通常在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与产品推广阶段选择与供应商建立连接,合作时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中期阶段与供应商建立合作更能促进制造商创新绩效提升;(2)技术知识新颖性与市场知识新颖性均对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因此,企业应重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创新阶段制定差异化的供应商激活与引入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随成  李勃  张延涛 《科研管理》2013,34(11):103-113
从供应商网络视角,研究供应商创新性、网络能力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供应商网络结构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对285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供应商创新性和网络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此外,制造企业中心性和网络关系强度正向调节供应商创新性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网络关系密度负向调节供应商创新性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制造企业中心性、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内部差异性正向调节网络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网络关系密度负向调节网络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商创新性和网络能力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都有积极作用,而恰当的供应商网络结构将促进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动态能力理论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利用423家制造企业问卷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探究大数据分析能力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大数据分析能力显著促进了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共享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且在高度环境不确定性下,其促进作用更加显著;(2)由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共享能力构成的知识动态能力显著促进了服务创新绩效,且在大数据分析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大数据分析能力对服务创新的双元路径中知识共享能力为较优路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而且厘清了大数据分析能力微观运作机制及触发效能发挥的具体情境。  相似文献   

19.
众创空间企业小而新、资源和能力有限,要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绩效,嵌入外部网络已成为其必然选择,但有关影响机制的“黑箱”并未完全打开;而且,为使用、提炼已有知识和技术提升现有技术、产品/服务、过程、结构以巩固现有市场的利用创新行为和拓展或突破原有技术、知识形成新技术和新知识以满足新市场的探索创新行为(以下简称“双元创新行为”),在企业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仍未明晰。为此,基于网络嵌入理论和知识创新理论,构建“多层次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行为—众创空间创新绩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对福建省306家众创空间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别考察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知识嵌入是否通过引发双元创新行为对众创空间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同时检验3种网络嵌入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知识嵌入对众创空间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双元创新行为在多层网络嵌入和众创空间创新绩效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在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在结构嵌入与创新绩效间发挥并行中介作用;关系嵌入和知识嵌入存在叠加效应,而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存在抵消效应。可见,在...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环保压力与绿色创新的关系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探讨,然而,鲜有研究同时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资源两者共同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本研究探讨利益相关者环保压力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外部知识采用的中介作用,并检验市场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215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环保压力正向影响外部知识采用和绿色创新,外部知识采用正向影响绿色创新,且外部知识采用在利益相关者环保压力与绿色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冗余资源负向调节利益相关者环保压力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市场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共同负向调节利益相关者环保压力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此研究揭示了利益相关者环保压力促进绿色创新的路径,拓展了资源依赖理论在绿色创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