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鲇鱼有怕光、爱藏洞穴的习性。盛夏季节,水温增高,它白天"闭门不出",晚间活动频繁,不少钓者据此在夜间垂钓之,往往有不错的收获。但白天阵雨过后,也是垂钓它的一个大好时机,不要错过。一、出钓前提。夏季多阵雨,好好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  相似文献   

2.
颜恒 《钓鱼》2010,(19)
我非常推崇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条钓谚。要用七分的精力选到一个好钓位,再花三分的精力把鱼钓上来。对此,又有一条钓谚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忠告:钓点臭,眉头皱;钓点香,鱼满缸,并告诫道仔细选好位,鱼获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梁文义 《钓鱼》2008,(10):37-37
在盛夏骄阳似火之际,有的钓者认为鱼难钓,据我多年夏钓实践认为,也不尽然,不过钓者需要做好防暑措施,选好天时,占有地利,就能安然享受钓鱼之乐。  相似文献   

4.
傲钓寒冬     
银装素裹,寒风凛冽,深潭而渔,其乐无穷。冬天能钓到鱼吗?冬季,气温下降,水温较低,有的钓友认为:"鱼封口,不进食了",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其实,冬天也能钓到鱼,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一般鱼类的生长最佳水温是15~25℃,超过30℃或低于4℃时即不吃不动。鲫鱼、鲤鱼、鳊鱼、草鱼、青鱼等耐寒鱼类,在4℃时还是照常进食,它们为了生存,为了次年繁殖,只要有食可食,仍不会错过机会,所以,冬天也能钓到  相似文献   

5.
夏钓     
《钓鱼》2010,(15)
夏季是鱼生长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天气炎热,午时温度甚至达到摄氏35度以上,并不是钓鱼的最好时机。钓谚也说:夏天到,鱼难钓。  相似文献   

6.
夏钓深是钓友们认同和实用性很强的一种选位定点方法,但因不同地区气温、水质、鱼情的差异和各种变化,人们对为什么钓深,怎样钓深,以及钓深中应注意的问题的理解则不尽相同,有些问题联系实际探讨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夏钓八注意     
王华良 《钓鱼》2012,(11):26-27
夏季,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那些水面较小、水位较浅的坑塘已越来越不适宜垂钓,因为这些小水面的水温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各种鱼儿活动的上限,在这里钓鱼,如果没有特殊天气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帮助,是很难钓到鱼的。  相似文献   

8.
耿胜利 《钓鱼》2009,(23):16-17
(一)气压过低时水中的溶氧量超出了鱼类感觉舒适的程度,鱼出于趋氧的生存,本能会浮到溶氧量相对较高的中上层。  相似文献   

9.
下宫钓场位于福建省连江县沿海,距福州市130公里。湾内有天然名贵鱼类十多种,特别以盛产花鲈而著名。  相似文献   

10.
姜丙利 《垂钓》2013,(7):30-30
进入夏季,高温湿闷的天气会导致水体温度上升,水中溶氧量降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活跃程度,这令不少钓友苦恼不已。其实,钓者只要方法得当,在低压闷热天气中同样能有不俗的鱼获。鱼类生存有“三趋”一一趋氧、趋温、趋食。湿闷的天气常常伴随着低气压,而低气压又会造成水体缺氧,水体一旦缺氧,轻则使鱼群离底觅食,重则使鱼集体停口。  相似文献   

11.
筏竿钓网箱     
邕江野钓 《垂钓》2008,8(7):28-28
在我国不论南北,都有很多养殖户在有一定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的湖、河、水库等水域实行高密度网箱精养。这些网箱的周围,以及箱与箱之间的夹缝便成了我们钓鱼爱好者的最佳钓点。  相似文献   

12.
水中含氧量的多少是鱼类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比食物更为重要。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充足,每升水含氧达2.2毫克以上。如果低于1.1毫克/升,鱼就会开始上浮;降至0.5毫克/升将严重浮头;降至0.3毫克/升以下就会窒息死亡。鱼浮头是不咬钩的,即使不浮头,缺氧时也难以钓获。因此,水中缺氧是影响钓鱼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夏钓草     
钓鱼人有句口头禅:夏至到,鱼难钓。这话对,但也不全对。鱼属冷血动物,夏至的到来,表明已进入高温炎热的夏天,水温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一般都会高达35℃左右,鱼在高温水中,感到烦躁不安,无心恋食咬钩,故此难钓。然而,草鱼则有所不同,它虽一年四季可钓,然冬春两季天气寒  相似文献   

14.
高国祥 《钓鱼》2014,(14):24-25
二、弃亮水钓水草夏天的亮水区,无遮无挡,经阳光的直射,升温最快,含氧量低,而有水草的地方,水草经太阳的光和作用,能不断释放氧气,水中的溶解氧高于亮水区,水温却低于亮水区,是鱼儿的天然大氧吧和紧急情况下的避难之所。同时附着在水草上的小虾米和水生昆虫,又是鱼儿的美味佳肴。可是要选择疏密相间的水草边、草隙处抛竿,不能钓厚实而密不透风的水草处。因为稀疏的水草处通风好,上下水的交换快,溶氧量充足,而密不透风的水草处,畅通渠道差,部分阻止了上下水的交换,氧含量反而低。  相似文献   

15.
高国祥  李安景 《钓鱼》2014,(13):21-21
钓谚云:"夏天到,鱼难钓",龙其是到了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挡,大型鱼类潜藏深水避暑纳静,就连抗高温能力较强的鲫鱼,也是踪迹难寻。加之夏季天气变化无常,或烈日当头,或雷雨交加,或狂风大作,或闷热无风;水情变换不定,或干旱无雨,或水位暴涨。  相似文献   

16.
杨天举 《钓鱼》2008,(12):20-21
鲈鱼又称青鲈、花鲈、青寨、花寨。鲈鱼肉质肥嫩鲜美,海鲈、淡水鲈产量均高,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引进了美国加州鲈鱼,此鱼适应性强、杂食性、少疾病、速生长,为我国鲈鱼家族增加了新品种和产量。鲈鱼个体普遍较大,成鱼多为数千克,大者可达10-20千克,上钩后的抗争力很强,是钓鱼人过钓瘾的主要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七选1.选大水面。夏季,那些水面较小水位较浅的小坑浅塘由于极易被炙热的浪潮浸透,其水温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各种鱼儿的活动上限;再加上各种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水质又变得极肥,于是,此时此刻在这里钓鱼,如果没有特殊天气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帮助,已很难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钓友都习惯把野钓对象鱼锁定为鲫鱼,可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野生鲫鱼数量锐减。加之夏季白条((?)鲦)闹窝现象逐渐严重,鲫鱼更加难钓,虽然有的钓友采取了防小鱼闹窝的措施,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个季节,白条多,喜群集,也可以说有鱼的地方就有白条,如果改变钓鱼的方向,由专门钓鲫鱼改为专门钓白条,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一  相似文献   

19.
野塘夏钓鳗     
一、钓具。手竿较好,用长4,50米左右的竹制竿也可,但要结实有弹性。主线7号,齐竿;脑线6号,长10厘米上下。钩为7~9号长把钩或伊势尼,系双钩,上下钩距6厘米。鳗鱼吃食较快,常把钩吞入肚,取钩麻烦,只好先剪断线,故钩要多备几副。坠用10~15克的。漂用廉价小筒漂或七星漂均可,夜钓用夜光漂。海竿用1,8~2米长的,硬调。渔轮贮线70~80米,线8号,坠40~50克的,钩采用串钩,9号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20.
宿含雨 《钓鱼》2012,(20):6-7
10月,秋高气爽,可是寒露、霜降节气沿长江一线的丘陵地带常有岚、露、霜和雾;平原则有露、暗霜和霾。雾、露、霜都是近地天气现象,对钓鱼的影响是水温和溶氧量。如浓雾不散,看不到太阳或阳光暗淡,深水上凉下暖,底层鱼不咬钩,只能钓浅水:雾散了,水温开始升高,鱼的活动量随之增大,钓浅就不如钓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