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以“当代汉语小说语料库”和“汉语复句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汉语中三个同音词——“各各”、“各个”和“个个”进行了定量考察,并借助搜集的语料比较了三个词语的异同,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字式是现代北方话中最主要的被动式类型,也是共同语中的一种重要被动式类…型。“教”字式是在汉语被动式的同化作用下由变异的“教”字使役式转化而成,在其形成过程中,阿尔泰语言的被动表示法也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教”字式在中古时期开始萌芽,近古时期取得了迅速发展,使用频率不断提升,语法构成趋向复杂,语义角色不断丰富,生命级别明显降低,语法功能变得多样。  相似文献   

3.
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着用同一个语法标记来标记处置式和被动式的现象,这个语法标记大多来自“给予”义动词.本文首先对这种现象做分类分析,接着从不同词汇意义来源角度揭示“给予”义动词的不同词义发展路线及其语法化路径,对当前汉语方言共时平面上施受同标记现象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汉语定语标志动态助词“的”是日本留学生习得的一个难点,日本学生常出现有关动态助词“的”的偏误。原因是汉日定语标志“的”与“の”在语法功能、使用条件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文章从词类角度来对比两者异同,分析了不同词类所构成的单项定语中“的”与“の”的使用情况,归纳出了汉日定语标志“的”与“の”的对应关系,便于学习者尽快通过母语迁移,正确掌握和使用汉语定语标志“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てぃゐ”是日语持续体的标志,由于前面接续动词种类的不同,造成其用法复杂,难于掌握。汉语主要用动态助词“着”表示持续意义,那么,作为持续体,两者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联,从对照角度出发,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对译实例,探讨“てぃゐ”和“着”的语法意义,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比较,希望对日语教学和翻译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中“动宾补”结构即已有之,只是用得很少。唐宋以后的近代汉语中,随着语言更接近口语,这种口语色彩浓重的“动宾补”结构,使用频率大大增高,且作为补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得”也已产生,形成了与古代汉语不同的“动宾补”结构特征。不仅如此,近代汉语中的“动宾补”结构,无论用“得”还是不用“得”,和现代汉语相比,都显示出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
“构建”与“建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收有“构建”一词,释义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未收“建构”,而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都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其宾语多为抽象事物。例如:  相似文献   

8.
用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分析汉语“把”字句.通过与英语中轻动词的比较及对“把”字句产生的历史演变的分析,“把”字具有轻动词的特点.这种处理使汉语中的使成式、处置式(即“把”字句)、被动式及动词复制句等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汉语特点的句法现象.通过分析近代汉语中“把”字句的生成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推导出在VP嵌套下该句型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有许多含有相同语素、在意义上对称的词语.如“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坏人”等。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称的词语,如“新房”和“旧房”、“大人”和“小人”等。  相似文献   

10.
助词“见”指代第三人称宾语的用法具有普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第一部分援引了一批从汉到清的文义明显、没有歧义的文例,从汉语史的角度展示了这种用法并非“仅见”;第二部分分析了几类易与被动式相混淆的文例,论证了这种用法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被动句、被动式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有标志性被动式类型的发展过程,进而对《宋书》中81~90卷中的被动式从被动式的类型、出现频率、被动式内部的成分类别和语法功能等角度,探讨《宋书》的语料价值和被动式在六朝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被动式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被动式包括结构被动式和意义被动式两类,意义被动式虽然没有结构被动式使用普遍,但却有多种表达形式。意义被动式运用多种表达形式,以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的意义,在表达功能上,主要对主语起描述说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语被动结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be型被动结构和get型被动结构。一般语法著作中,be型被动结构即"tobe Past.Partic ip le"结构论述详尽,get型被动结构即"get Past.Partic ip le"结构有述而不详。在英语语言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除这两种结构外,英语被动意义表达的结构或形式颇为丰富,不论主动结构还是被动结构都可用来表达被动意义。常见且主要的被动意义表达的结构有八种,就其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阐述,更深入地探究英语被动语态的全貌,于教,于学,于研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被动句在襄樊方言中的标记词多用“叫”、“让”,较少情况用“被”。因此,其被动句有自己的特殊用法。文章从襄樊方言被动句的结构类型、语义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被动句的标记词“被”的发展渊源,从而得出在方言中产生此种用法的特殊来源。  相似文献   

15.
英语被动句是英译汉中常用的句式。初学翻译者在翻译这种句式时往往有一种趋势,就是过多地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被”字,使译文显得生硬、刻板,不符合汉语习惯。这里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翻译法,以帮助翻译初学者克服翻译中容易出现的“洋”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上古汉语被动句极少见,被动句式仅现一二,但意念型的被动句已出现,在经典语录体《论语》著作中有较集中体现。论文具体诠释《论语》中每例“可谓”“可”和“可以”具有表被动的语义功能,并且从深层次上分析说明“可”表被动的原因所在,是由“可”语义决定,并受上古汉语特定语法发展阶段以及语录体语用功能影响。从历时角度分析“可”“可以”的语义演变过程,列举的英文词汇仅以说明“可”表“被动”的语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盐铁论》被动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汉语的一份有价值的材料。以前曾有学者对《盐铁论》一书的被动式作过研究,我们调查发现《盐铁论》被动式的面貌和前人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文章通过穷尽调查和定量定性分析,对《盐铁论》的被动式进行比较详细的描写,并试图对已有成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8.
无标记被动是相对于标记被动而言的。英语中的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动词的主动形式或其他方式来表现;在汉语中,无标记被动可以通过词序的变换和词汇方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中都存在一种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式——意义被动句。然而,这类被动句在英语和汉语中无论是从形式结构还是从使用频率来看却都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使用的谓语动词、表示的时间范围、语序和使用频率这四个方面对英汉语中的意义被动句作一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