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生命之源;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行政,催生和培育法治文化,构建和维护社会法治生态秩序是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系统存在的,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价值、历史与现实、人与社会的系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道路、概念、知识的系统生成过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需要通过系统解读来实现。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通过系统学习和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形成过程、经验成就和知识体系,才能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人与社会之间良好互动的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人与社会之间良好互动的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实现国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三个结合诠释新的幸福理念: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结合;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创造幸福与感受幸福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为实现国民幸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根本的政治前提,铸造必要的精神支撑,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中国梦与大学生的中国梦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通过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积极打造社会实践平台等路径,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追逐中国梦、认同中国梦和践行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时期的重要奋斗目标。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健全的社会主义法治与和谐社会互为前提。运用法治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通过政策和法律的调节,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从非均衡策略向均衡策略的转变;通过法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相对均衡;通过法治,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法治,建立生态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精神起着统摄作用,决定着人生的方向、道路以及成败。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当前宗教盛行的现实与青少年未来的社会担当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很有必要。要善于通过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探索中国出路的历史,教育学生认清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教训,教育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教育学生只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发有为,才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以丰富的理论编织而成的,这个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这一理论体系向实践的转化,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思想整合,这是理论功能的体现。理论应实践的需求而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积淀,体现了社会需求与理论供给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达的就是国家和社会的总体诉求,作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面思想旗帜,它的价值取向正是对国家和社会总体利益诉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两个成果。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及其中国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哲学视角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的历史考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邓小平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我们考查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从哲学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21世纪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的沉思。只有通过不断的沉思和反省,才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得出具有划时代的社会主义新思想,使社会主义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三个代表”思想是在21世纪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历史沉思的科学结晶,是站在更高更广阔的视野下对社会主义命运和前途的把握。“三个代表”思想意蕴的社会主义价值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意蕴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兴旺,而且昭示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13.
李宝玉 《天中学刊》2001,16(4):24-2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对各国都存在着机遇和挑战,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将市场化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将市场化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开创了20世纪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篇 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仅是对世界经济的一大贡献,也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社会主义的成功范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共识,但二者如何结合却有着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本议论人回顾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市场经济能否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探索入手,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几种主要模式,并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社会主义诸种思想和模式中的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三个历史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广泛传播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阶段,这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阶段,这是在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日趋成熟的阶段,从而宏观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无前人经验可供借鉴,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应在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计划与市场方面,既有原则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应实事求是地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照搬。借鉴他们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首先是什么的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不止是一种学说、一场运动、一种制度,社会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一种价值取向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继承社会主义概念并首先是从价值取向上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终极目的。人们最终也是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评判和选择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是对未来社会的描绘;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社会实践的结合,不应以个别论断来评判现实生活.在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执政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等问题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观念在中国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三种社会主义观念: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超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