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继我国历史上官府、私家、书院、寺院四种藏书类型之后,首次提出第五种类型:家族藏书。且通过清人中期安置安徽泾县朱氏建“培风阁”家族藏书事例,揭示了其家族藏书重教,改变了七百年来基本的农耕和商贾为业的家族人员素质结构,不但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学士,而且 产生了封疆大臣(朱理)和全国一流学者(朱存)。这一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官府藏书     
陈曙 《图书馆学刊》1992,14(3):55-58
官府藏书是我国藏书业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主要藏书类型之一。它在保存典籍、促进书籍的流通和学术交流方面有无可非议的作用。在一定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官府藏书乃是社会文化产品积累、保藏、整序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对中国文化史有其特殊的贡献,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官府藏书的起源及其意义官府藏书乃指典籍藏书的皇家或政府收藏活动。先前的官府藏书与后来的图书馆藏书一脉相承。仅以“官”和“馆”为例。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后来,在“官”前加表示“客舍”的“食”,即成为“馆”。其释义为“版图文书之处”。因官府藏书有别于私家藏书,故也有人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但浙江的官府藏书并非空白一片,也不乏值得搜寻一记之处。本文按时代的脉络对浙江的官府藏书略作考证。  相似文献   

4.
傅增湘认定“珊瑚阁”藏书主人为纳兰容若,然证据不足。扬绍和谓:“盖百文敏公旧藏”,却有充分的证据。“珊瑚阁”应是嘉庆年间出任两江总督的百龄之藏书室。文后附《“珊瑚阁”藏书拾录》。  相似文献   

5.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曲台小考     
李更旺《西汉官府藏书机构考》一文,(载《图书馆杂志》1984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李文)对西汉官府藏书机构作了系统的论述,读后颇受教益。然难免亦有疏忽之处。现仅就曲台一处,作一小考。曲台为殿名。《三辅黄图》卷二:“未央宫有曲台殿”。而李文云:“天禄、麒麟、曲台三阁,既是藏书之所,又是校书之地。”把殿、阁混为一谈。按:殿,在古代泛指为高大的堂屋。《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  相似文献   

7.
黄敏 《兰台世界》2008,(8):68-69
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整体上有六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主观决定取舍和重藏限用的弊端。近代社会,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传入后,与我国优良的藏书传统相结合,孕育和催生了近现代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在“藏”与“用”的互动上,大大超过了古代四大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秦朝官府藏书研究的不足,分析了秦朝官府藏书的来源及其藏书处所.并从“中”、“外”两大藏书体系的角度,重点讨论了作为“外书”的秦博士藏书的基本情况.最后指出,秦博士以图书为手段以“通古今”为职志,而文吏以档案为手段以从事具体行政公干为目的,从博士与文吏、图书与档案的此消彼长中,可以考见秦王朝“以法治国”的行政本质.  相似文献   

9.
明代私家藏书特点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中国古代藏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尤其是私家藏书之风炽盛,藏书家不断涌现,藏书规模日益扩大,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官府藏书.  相似文献   

10.
两汉朝的图书收藏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是我国古代官府藏书体系的确立时期,汉统治者吸取秦亡之教训,实行宽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两汉对图书重藏,更重整理与利用,利用官府所藏编著史书,成绩斐然。两汉私家藏书与前秦相比,成绩突出,并直接对隋唐私家藏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隋代官府藏书考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隋代不足40年,官府藏书事业十分兴盛,仅嘉则殿就有书37万卷.考察其官府藏书之形成、处所、管理,以及后来散亡史实,于今仍很有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隋代不足四十年,官府藏书事业十分兴盛,仅嘉则殿就有书三十七万卷.考察其官府藏书之形成、处所、管理,以及后来散亡史实,于今仍很有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  相似文献   

14.
<庄子-天道篇>日:"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中国古代私家藏书便可追溯到孔子的春秋时期,从此私家藏书便开始了漫漫两千年的发展之路.在中国确立了私家藏书、寺院藏书、官府藏书与书院藏书为一体的藏书系统.  相似文献   

15.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官府藏书体系起始于周商。成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及宋朝,鼎盛于明清。本就汉王清代重要官府藏书机构择要作一概述,以期理清古代官府藏书机构产生、发展、消亡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7.
清乾嘉时期徽籍藏书家随着徽商在各地的兴盛而名播士林,扬州是徽商主要寓居地,扬州的徽籍藏书家在中国藏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仅歙县江姓一族就出现了数伴颇有成就的藏书之家。本文结合史料论述了这一时期扬州徽籍(江姓)藏书家的主要藏书事迹。  相似文献   

18.
从藏书楼到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 《兰台世界》2005,(3):56-57
在古代中国,图书的收藏一般分为官藏和私藏,官府藏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体系。从商周的史官掌管藏书,到东汉建立秘书监制度,一直延续了1200多年,到清代建立比较完善的由文渊阁统管藏书的馆阁制度.可以说在管理体制上随着藏书规模的日渐庞大而趋于完善。对官府藏书,历代官府都高度重视。据考证,我国私家藏书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9.
再谈县、市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特色问题──重读《县馆在确定藏书重点中的失误》孙雪丰[编者按]本刊今年以来陆续刊发了几篇讨论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文章,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本刊欢迎图书馆界朋友们继续撰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期刊发的孙雪丰...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纂修的一部庞大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由于卷帙浩繁,最终清廷组织人员缮写了七套分置各地,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也称为北四阁和江南三阁。现在七阁藏书中仅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和文澜阁,四阁中又以文澜阁《四库全书》的经历最为坎坷,其间出现的众多护书英雄至今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