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柯 《中国科学基金》1994,8(4):245-251
本文综述近年来在纳米晶体材料研究领域某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纳米晶体材料的形成与制备、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特征、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等,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10-I0011
英国研究人员首次能够观看晶体由原子一个一个地"搭建"而成的全过程,这赋予了他们令人难以置信的控制纳米微观结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的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沉积技术制备出无孔隙、无污染、微观应变很小的 理想 "纳米晶体单质Cu样品.对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进行冷轧处理,首次发现纳米晶体材料具有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在冷轧过程初始阶段样品有少量的加工硬化,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ε >80 0 % ),加工硬化效应消失。恒定的晶粒尺寸,恒定的位错密度,以及恒定的硬度值,说明纳米晶体Cu的塑性变形机制由晶界行为所控制,并非位错运动机制。系统的研究了纳米晶体中微观应变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随纳米晶Cu样品中微观应变的增加,晶粒长大的起始温度升高,而微观应变释放的起始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以高纯硅为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P型硅(111)衬底上生长硅纳米晶体薄膜,并在600摄氏度温度下退火处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制备的硅纳米晶体粒度均匀,薄膜粗糙度小。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现硅纳米晶体具有(201)晶面取向生长的特点。与块体材料相比,硅纳米晶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其吸收谱包含本征、激子和自由载流子等丰富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5.
何宇亮教授出生于1934年,长期从事半导体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上世纪50年代,何宇亮从师于我国半导体学界泰斗黄昆、谢希德教授,是国内首批半导体学科专家、学者。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半导体研究工作。何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非晶硅薄膜微晶化问题的研究”,在80年代末国内外纳米科技迅猛发展的启发下转向“纳米硅薄膜”研究,使半导体领域重要的(单晶)硅材料实现了纳米化。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近日发现金属纳米粒子的一种新现象:这些粒子外表似水滴一般,任意变换形状,同时其内部却保持着完美稳定的晶体形态。该成果最近刊登在《自然—材料》杂志上。该研究小组由李巨(音译)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完成,这项研究可能对纳米组件设计有重要意义,例如分子电子电路的金属触点。  相似文献   

7.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40-241
纳米磷灰石类骨晶体与聚酰胺高分子复合,无钕稀土系贮氢合金粉,宽温区镍氢电池  相似文献   

8.
就象半导体材料影响电流一样,光子晶体也能影响光的传播。光子晶体通常由不同折射率介质中规则排列的气穴构成,它能根据入射光波长和气穴对微波散射,来决定传播还是反射光束。由于光子晶体的特性(比如从发射状态转换到传播状态)很难调节.它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半导体材料。最近一些研究团体找到了多种方法来制造光子晶体,  相似文献   

9.
量子点是一类可发射荧光的纳米微晶体,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适用于抗原、抗体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免疫标记。近年来,糖类分子在免疫调节、防治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受到重视,而量子点表面修饰技术的进展,使其可便利地与糖类分子结合。本文将对量子点的光谱学特点、修饰技术,及其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曹则贤教授介绍,今年2月份,他和同事李超荣教授在进行应力工程的研究,用应力驱动制作各种微纳米有序结构,用于制作微电机系统、光子晶体、可折叠电子学器件等。当时他们是把硅氧化物同贵金属银共同蒸发,用来制取各种硅纳米结构,然后用电子显微镜给各个结构拍摄了照片,但由于照片比较多,当时他们并没有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