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文言文历经历史淘洗,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民族璀璨的人文精神,在当今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教学无疑是重要的途径。然而,反观时下文言文教学,"层层落实,句句疏通"的程序化教学模式在文言文课堂上大行其道,钱梦龙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重言轻文的文言文教学忽视了文言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只把它看成了由古文字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2.
小学文言文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可以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与文本相关联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口,设计趣聊、趣读、趣解、趣讲四个板块,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文言文。  相似文献   

3.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干将莫邪》选自《搜神记》,被选入沪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小说讲述了干将为楚王铸剑,被楚王所杀,其子赤在侠客帮助下为父报仇的故事。七年级学生在教材中首次接触"志怪小说",文中大量荒诞的情节、大胆的想象与奇特的夸张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而作者为何要将其写得如此之"怪"又是学生不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就是"冰山体"教学,文言文教学唯有"文""言"兼顾相得,教师心中要有"文",并简而丰地引导学生解读文言文,把"该教的"教给学生,才是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长期处在"费时低效"状态。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指明了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向。一、谈"古"色变——呼唤"少教多学"现行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总以为如果教师不讲,即便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也是不懂或不全懂的。目前存在的痼疾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过于强调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串讲到底。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另一种是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活动中,有的教师脱离  相似文献   

6.
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过一句话:"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在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老师都不敢撩开这层"面纱".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都感到左右为难:讲深了,怕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怕学生什么也没学会.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正确把握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找不到文言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阶段打好文言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何落实课程标准,让学生乐学、会学文言文,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教"与"学"并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历来是课堂教学评教中关注的话题。观点不一,各有侧重。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既要重视  相似文献   

8.
高中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和第一道障碍就是语言障碍。教师紧扣课程标准,依据真实学情,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实梳理与积累文言知识,从而突破文言文教学的第一道障碍。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似乎并未展开其迷人的魅力,教学效率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钱梦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文言文有效教学是改变目前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迫切需要,也是新课程理念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一、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以下现状1.从教师教的方面来看或许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较长时期以来,教师对文言文教学内容侧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正如名师韩军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们要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通过拜读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我对文言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明确概念,缘路而行"古文",从字面就是古代的文字、文章,就是用"之乎者也"写成的文章,等同于"文言文"。这种理解是偏  相似文献   

11.
正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与阅读理解、作文号称学习难度"三高项目",尤其是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学生的畏难情绪更为明显。针对这样的状况,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创新拓展,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成效。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将作简要阐述。一、强化对文言文重要地位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种:一种是有"言"没有"文",大讲语法知识,一味地分析词法与句法,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第二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文"没有"言",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无视文言教学的独特性,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淡化甚至"省略"掉了文言实词、虚词的学习积累,忽略了句法语法的训练,抹杀了文言文学习中疏通词  相似文献   

13.
初中文言文学习和高中文言文学习目标差别很大,学习方法和习惯也不相同。教师要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注意语法学习~DN读能力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
沈艳 《快乐阅读》2015,(2):43-44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以"做"为核心教会学生学。而根据调查,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自身的阅读与教学热情不足,以致课堂枯燥沉闷,学生失去学习活力。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把"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引入文言文教学,打破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既要研究教什么,确定教学的内容,又要考虑怎样教,注重方式方法。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教材,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教材处理,简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①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有"课程意识"和"文本意识",对教材的艺术处理往往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当前过分强调"怎样教"而忽视"教什么"的现实教学情况下,如何做到不迷失、不盲从,始终立足课程、紧扣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大多数是采用讲授法,教师"满堂灌"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文言文。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高中文言文的研究性学习的学案角度进行研究,找出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堪称难中之难。许多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都是"敬而远之",抱有一种恐惧心理。高中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不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践行者,高中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放下包袱,将学习文言文变成一种乐趣,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8.
统编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三年级上册就安排了文言文《司马光》,让学生更早接触中国经典文学。教学中,教师可遵循"朗读求实,阶梯上升;形式求趣,‘不求甚解’;学法求活,适度渗透"三个准则,开展教学,以实现激趣为先,依学而教的文言文起步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一、自读自悟,创设情境传统文言文教学多用串讲法,虽有"读"的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文言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新课程标准意识,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有一定的文言文教学设计素养和技巧。对高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设计素养进行探讨,为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