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有书为伴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所以,书是人类一种伟大而美妙的发明.  相似文献   

3.
有书相伴     
人一出生,就迈上了通往天堂的第一级台阶,然后每长大一岁,便要迈上一级,直到登得足够高。于是,伸出已经苍老的手推开那云端的天堂之门。其间的酸甜苦辣和悲喜苦乐难以一一述说。然而,对我这么一个刚迈上人生第十三级台阶的女孩而言,我却坚  相似文献   

4.
有书自通     
有书自通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镇联民小学王昌荣身边没有名师,床边却有名书。名师远在天涯,名书近在咫尺。每晚灯下细读点划,每逢双休摘抄归纳,收获甚丰,其乐融融。张平南老师的解词形象易懂,我为之归纳了感悟理解八法,课堂运用得心应手,使教学进一步优化。丁有宽老师...  相似文献   

5.
一路有书     
"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巴金如是说. 我想这"米"之外的情感、思想、道德、智慧应该是人赖以生存的更重要的土壤,而深深扎进这片土壤的主根是书--经典的书.  相似文献   

6.
正画面上是一个炕桌边读书上网喝小酒的帅哥。画面之上的题签曰:"山村美男,家有良田,酒足饭饱,气定神闲。"这让我想起了董桥先生的一方印章:"我是个村郎,只合守篷窗、茅屋、梅花帐。"与此图之"山村美男,家有良田"云云,妙处有古今之别。读书好比种田,文人以纸为田,以笔为犁,用原始的劳作耕种梦想的田野,锄禾时播撒希冀,流汗时润泽渴望。脚下有守望精神的麦  相似文献   

7.
有书为伴     
我是一个善感的女孩,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很容易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感动。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迷蒙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邂逅,甚至于一滴雨水,一丝春风,一缕阳光,一幅画面……都能于不经意间拨动我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相似文献   

8.
一路有书     
我小的时候,爱听故事,总缠着大人给讲。现在我还记得爷爷给讲过的铁杵磨成针、掩耳盗铃等故事。听之不足,到认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便如饥似渴地从语文书中汲取那生动形象的文字所带来的快意。后来,看到班里同学有带一些色彩鲜艳的小书的,大概是《儿童画报》之类,还有小人书,便借来看。由“小”书借到“大”书,到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借阅过《聊斋志异》(白话本)、《西游记》这样的“大”书。《聊斋志异》那神奇的故事,《西游记》那离奇的情节,令我读得津津有味。除借书外,我还有一次买书的经历。那也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一路有书     
我旅行必带书,而且总带太多,结果没空看,蠢蠢扛去又蠢蠢扛回。有这种傻劲的不只我一人。读到某剧作家有个特制旅行皮书箱,可容二十来本,但凡旅行一定带着。可想而知,我很羡慕他的旅行书箱。到丽江时带了五本书:大卫.逵曼的《树在古拉旺荒原哭泣》、艾德华.艾比的《独在沙漠》,还有图书馆借来的三本科幻小说。心知不管哪一本都看不完,还是带了,只为到时有得挑,想看哪本就看哪本。梭罗说喜欢"生命有广大的留白",而有的女人旅行时非要带上半个衣橱不安心,都是同样心理。所以看不完无所谓,只要随身有书。白天奔走完回到旅馆,入睡前再遁入书中"微旅行"一下,直到眼皮沉重,哪怕过目只几行也好。若能在喜欢的地方读喜欢  相似文献   

10.
有书为伴     
我是一个善感的女孩,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很容易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感动。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迷蒙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邂逅,甚至于一滴雨水,一丝春风,一缕阳光,一幅画面……都能于不经意间拨动我年轻  相似文献   

11.
12.
细读本期文章,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很久以前听过的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孩子家里很穷。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用手指对着路边的一颗小石头,点了一下,小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子,老人要把金子送给孩子,孩子却摇了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化成了大金块,要送给他,孩子还是摇头;老人又顺手把对面的一座山,点化成一座金山说要送给他,孩子仍然摇头。老人生气了,责问他:“金山你还不要,你想要什么?”小孩不慌不忙地说:“我想要您的指头。”  相似文献   

13.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4.
说"书"     
  相似文献   

15.
"转书"     
  相似文献   

16.
读完这篇文章,使不知不觉沉浸在深深的感慨之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阅读 ,有个离奇的故事常被人传扬。那原是契诃夫的小说 ,令人感慨良多 ,启迪至深 !不是常见有人打赌吗 ?而大凡打赌 ,有赢就有输 ,有输必有赢。那是一个银行家举行的宴会 ,有位年轻的律师不同意人们关于死刑的观点 ,他说 :“死刑和无期徒刑同样不道德 ,但假如要我选择 ,我一定选择后者 ,因为活着总比死好些。”银行家却冲动地说 :“无期徒刑简直生不如死 !对于你 ,用不着无期徒刑 ,我甚至不相信你能在一间屋子里呆上五年 !你若不服 ,我赌两百万 !”年轻的律师当然不服气 :“你要不信 ,我可以跟你赌 15年 !”就这样 ,一个荒唐的玩笑 ,带…  相似文献   

18.
“你还唱吗?”这是老朋友见面常问我的话。我教了38年书,唱了45年戏。年轻时陪京剧票友万国权先生唱了10年;中年时和天津教师中的戏迷唱;就是“文革”中还带着学生彩唱《红灯记》及钢琴伴唱《红灯记》。从1986年起,我曾8次为天津电台《看词听唱》节目播讲名段赏析,边讲边唱。近来,我在自创的散文朗诵中加唱,美其名曰“散文说唱”形式新颖,演出火爆。戏中有书,书中有戏,我将教书与演戏相联系,优势互补,感觉较好。我讲课从不费力,因为有气托着呢!在教课文《社戏》中解“篙”一词,我一边做戏中的动作,一边唱戏,学…  相似文献   

19.
审视自己执教的《秋歌——给暖暖》课堂实录,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这次上课对我而言,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记录。准备这首小诗时,一些资料引起了我的注意——本诗是痖弦早期的作品,此时痖弦提出“新民族诗型”的观点,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依此我确定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提出观点,然后让学生去文本中寻找印证。这是多么省力而又讨好的教学设计啊!于是,  相似文献   

20.
辅导组“3+1”读书俱乐部经过一个时期紧张有序的筹备,终于迎来了首批80名会员。这批俱乐部成员是自愿申请、学校批准的。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我们为大家拥有这么高的读书热情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