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2.
钓鱼时的提竿动作,是整个垂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钓鱼之成败在此一举。有经验的钓者每次提竿都非常认真,动作细腻而准确。我们细心观察高手们的提竿过程便会发现,提竿动作并不是从钓点一下子把鱼提到空中一气呵成的。如果细致分解提竿过程,便会知道,提竿钓鱼,一般要经历“起钩刺鱼”、“制鱼上升”、  相似文献   

3.
陈中春 《垂钓》2005,5(9):33-33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4.
钓鱼姻缘     
山谷渔人 《垂钓》2012,(8):64-65
“快提,上钩上鱼了。”我赶紧扬竿,果然一条鲫鱼挂在上钩。“快快提竿,下钩上鱼!”。提竿,真是下钩挂了条小鲫。  相似文献   

5.
陈中春  郭红明 《钓鱼》2009,(3):32-32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的漂讯信号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过程中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和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6.
甯夕雨 《钓鱼》2005,(8):29-29
在遛鱼中,大鱼带线朝正前方逃遁,自己却提竿向后方强拉硬拽。初学钓鱼者,就是这样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这种错误作法。这种操作方法常常容易造成“拔河”现象,不能有效地发挥竿的弹性。在竿、线、钩,三者中最薄弱的环节一般是线,而拔河的结局是断线。当鱼朝正前方深水逃窜的力量越来越大时,钓者却不遗余力地硬往后拽,人和鱼正好从两个相反方向地使力,竿线所承受的拉力成数倍增长,不是断线就是竿前端二、三节程小角度弯曲,应力过于集中而折断。  相似文献   

7.
陈中春 《钓鱼》2009,(18):38-39
手竿野钓,“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整个垂钓过程中能否中钩获鱼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提竿的早迟,尽管只有一瞬之差,但完全取决于浮漂的漂相反应。而浮漂的各种不同漂相,又与各种鱼类有不同的摄饵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时间,特别是初学钓鱼者,首先要能识漂辨鱼,以传统“星漂”为例,鱼儿咬钩的漂相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8.
奇钓水獭     
那是1980年,我在华东地勘局268队当钻工。秋天的一个工休日,我到浙江江山九分队工地旁的河边钓鱼。手、海两竿齐施,可是自晨至暮竞无一鱼上钩。眼见夜幕降临,打算收竿。就在这时,我那支海竿有了动静,可动静不大,是小鱼上钩。我无心理睬,先收手竿。然而,平静之中忽生奇事,那整整一天都无精打采的海竿陡发“神威”,虎虎生风平地飞起,又一头扎进水中!我猱跃而前,疾速涉水提竿,顿觉力量巨大,掣人欲倾!那鱼很不安分,上蹿下钻,忽东忽西,跳跃性极强。车盘里的线经多次收放,才极力将那大鱼拉到水边,仔细一看,吓了一大跳——昏暗中瞅见那“鱼”非鱼,似猫又非猫,我立刻想到民间传说中要拖人下水的“水鬼”,恐其害人,不及多想,也忘记了害怕,蓦然掉转海竿,用竿柄猛力向那怪物头上砸去。怪物顿时四肢静止,被我拖上岸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只水獭。只见它嘴中中了一钩,脑线正好塞入牙缝,使它无法咬断。  相似文献   

9.
冉守训 《钓鱼》2004,(1):43-43
我爱用海午配炸弹钩钓鱼,因它具有抛得远、诱鱼性强、上大鱼机率高等优势,但如果在自然水域(特别是旧窑坑和陈年老潭)施钓,却常为遭遇以下情况而大伤脑筋,当把精心制作的糟食团抛入水中,要不了多长时间,竿俏便会不停地颤动。若贸然提竿,摇上来的不是空钩,便是“挂”着一两小杂鱼儿。  相似文献   

10.
谈海钓用漂     
海钓一般说来不用淡水钓鱼漂浮在水面、铅坠着地、重量大于浮力的用漂方式。因为那样,受海浪和流子的冲击,通过主线和连接线被坠牵制住的漂会被埋在水面以下,起不到漂动是鱼上钩的标志作用。海钓只要把坠(串钩)抛到位后,回线绷直,全凭鱼咬钩拽线抖动的手感传递鱼上钩的信息,然后回线提竿上鱼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1.
一、要选用较长而硬的鱼竿。一般情况下,人们使用手竿垂钓,竿和线的长度大体相同。只有用的竿长,线才长;竿和线长,才能将钩抛到远处,钓到大鱼。另外,硬竿比软竿起钩速度快。因此,在浅滩垂钓,要选择较长而硬的鱼竿。  相似文献   

12.
夏雨龙 《垂钓》2004,(1):22-24
在“台钓”风靡大陆之前,长竿短线钓法一直占据着手竿钓法的“半壁江山”,北自封疆大漠,南至热带边陲,长竿短线带给无数钓鱼人提竿——绷线——上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李根浩 《垂钓》2003,(7):25-26
水库边,甩抛竿的哥们儿在鱼中钩后多是向身后大力挥一下钓竿,然后再格轮收放线迢鱼。有的人在遇鱼过程中还不断地向后挥几下钓竿,惟恐钩未扎牢而让鱼逃掉。抛竿不是手竿,还用得着扬竿刺鱼吗?  相似文献   

14.
王啸 《钓鱼》2004,(3):51-51
钓鱼人没有不想钓到大鱼的,可是持手竿用悬坠钓法的人有时会“害怕”碰上大鱼,尤其是在售票鱼池休闲钓点的时候,鱼儿懒洋洋的吃口不好,用粗线、大钩、大漂钓就像扔在水缸中一样,漂儿一动也不动,用细线、小钩、小漂倒是能钓上几尾鱼来,可一但碰上大鱼就没办法了,断线跑鱼不说,弄不好再把价格昂贵的鱼漂“带”走,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虽然用失手绳可以缓解大鱼的“冲力”,但使用失手绳一是不方便,也没有持竿与鱼“搏斗”的那种“壮烈”。  相似文献   

15.
关新铭 《钓鱼》2007,(1S):36-37
一、竿、线、钩 俗语讲:“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手竿如此海竿亦然。  相似文献   

16.
吴芫 《钓鱼》2011,(13):10-11
钓鱼走上快车道是因为“台钓”,之前不管竞技、休闲都是等鱼咬钩,钓慢鱼。从理线、找底、调漂到上饵、抛钩、提竿有条不紊,中鱼后不急不躁,稳定操作,以不跑鱼为前提,努力做到不惊鱼、不搅窝。  相似文献   

17.
巧解乱线     
《钓鱼》2005,(11):38-38
长竿短线钓草,中鱼率高,是传统钓友喜爱的钓法。但在草中钓鱼时常会因钩到草上,扬竿,尤其是小鱼抢饵将钩拖入草中,而导数乱线。我解乱线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8.
贺建成 《钓鱼》2006,(21):69-69
渔铃突然响了,3.6米的海竿弯得像弓。休哥从靠椅上站起来,三脚两步过去把渔竿抓在手.举竿过头,用力往后一拉.口里喊着:“喔!好家伙.上了钩”。我忙问他,“大不大?”“嗬,大得狠.好重,怕有上十斤”。我说:“快收线”。“不急不急.我要慢慢遛”。只见他左手握竿,右手忙着收线,熟练地施展他遛鱼技巧。正在阳光下青草地里散步的永姐,看见有鱼.蹒跚而又迅速地抓起抄网.上  相似文献   

19.
人鱼搏斗     
金帆 《钓鱼》2007,(1S):55-55
一个周末,几个钓友相约来到水库进行夜战,忽然听到一根海竿的铃子轻轻地响了一下,钓友条件反射提竿,拉不动,以为是挂底了。不一会竿线很沉稳地向前拉动,力非常大,手带不住,知道不是一般的大鱼,大伙都有点紧张起来,20分钟以后,连换了三个钓友遛鱼,经过一个多小时搏斗,才把大鱼制服。  相似文献   

20.
张炎冰 《钓鱼》2007,(4S):24-25
雾化饵钓鲢鳙多多益善,可是鲢鳙多了却成了春天的烦恼。两钩沉不到底,是一恼;沉底鲢鳙频频闹钩,搅得标尖升降频繁,提竿中鱼了,疾蹿而出不是损线就是折钩,是二恼:鲫鱼进不了窝是三恼;非我所愿,养鱼人看着伤心,是四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