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听众调查所显示出的广播受众市场的发展空间2001年,新生代调查公司对全国十几个重点城市作了一次听众调查,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城市收听广播人群不到50%。在这些城市中,南京收听广播人群达到41%左右,在所调查的城市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央视一索福瑞南京地区的广播调查的数据也与这个结果基本一致。之后,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的媒体研究和实践中,有两个词成为最紧密、最频繁的组合,这就是“广播”与“发展”。正是由于十余年广播人的“不示弱”的精神,催生了广播发展史上一个令人兴奋时刻的来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2003年为“广播发展年“。在年终岁末,回头检视一年来全国广播界的改革和发展成效,广播人欣喜地看到:“广播发展年”已成为中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广播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天津11个区县电台共同打造的新农村广播节目。在天津辐射范围最广、收听人群最多,是天津广播中最大的一个广播频率。其中,东丽电台FM100.7、津南电台FM96.6、西青电台FM107.5、北辰电台FM96.4、  相似文献   

4.
金震茅 《声屏世界》2006,(12):14-15
江苏南部(苏南)作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崛起了世界第六大现代城市群,被称之为中国经济的“引擎”。当前“苏南”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潮阶段和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苏南”城市“新市民”数量急剧增加,对“苏南”经济、文化、思想、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广播对大量涌现的“新市民”受众产生何种影响“,新市民”受众对广播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广播应当如何适应这些需求?“新市民”受众的崛起与广播的机遇乡镇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不断加入“苏南”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最具…  相似文献   

5.
今天这个座谈会是经济广播贴近百姓、开门办广播的一个举措,一个体现。经济广播是河北电台的一个系列台,经济广播这几年有比较大的发展,这首先有赖于在座各位代表和广大听众对节目的支持,没有听众的支持就不会有广播的今天。  相似文献   

6.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经济电台以其调频广播良好的收听效果和直播方式这一新手段的采用, 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电台的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节目路子窄、收听率不高、广告滑坡、影响力下降的困境, 与诞生之初的火爆之势形成强烈反差,经济广播进入了转型关键期。经济广播尤其是城市台的经济广播的出路在哪里呢?本人十几年来一直在经济台工作,亲身历验了电台经济广播的发展变化,在此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周伟 《声屏世界》2013,(10):62-63
近两年,广播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似乎缓了增长的步伐。在各种新媒体如日中天的发展之下,广播人开始思考数字化转型之路,思考在新媒体强势发展的今天,广播该如何寻找突围之道,而看似对广播构成威胁的新媒体,实际上却是广播发展的另一个机遇。新媒体的发展为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广播人应更多地去思考如何顺新媒体之势来实现广播的可续发展。转型之道融合新媒体2006年以后,伴随中国城市化发展,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广播的受众结构在急剧发生变化,受众人群增加,受众人群的特点逐渐转化为四高:高收入、高学历高影响力和高消费力。这四高的特点促使广播的媒体影响力在迅速提升,因为一个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并不是基于受众的规模,而是基于媒体受众的消费能力和影响能力。同时,随着汽车的迅速增长,道路和城市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广播的定位问题实际上贯穿着中国城市广播改革的始终。城市广播改革中出现的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趋势,实际上已经昭示了我国城市广播发展的方向。一、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是我国十几年广播改革历史的经验总结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和一系列改革,标志着我国广播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以珠江经济台为契机的“珠江模式”,其实质就是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的早期试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定了听众是广播的主人的地位。这为广播走向系列化、专业化和对象化创造了条件。听众的需要就是广播的需要,系列化…  相似文献   

9.
张宏 《中国广播》2005,(12):61-63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为代表的调频广播的良好音质和直播方式的广泛采用,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低符,广告滑坡,  相似文献   

10.
孙静 《新闻窗》2010,(1):41-42
列车是一个流动的社会,是人群相当集中的地方,而列车广播是列车的喉舌,是客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车广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客对列车服务工作的整体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各种需求急剧增加.他们对工作、生活、社会动态的信息需求也目益迫切,这就向列车广播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艺臻 《声屏世界》2011,(12):55-55
城市广播电台最大的优势是城市性,而城市广播就是城市文化、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它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生活在城市之中,对城市了如指掌。这种城市广播发展的最大局限实际上也成就了城市广播的最大优势——可以达到与听众更亲密的境界。这种接近性、互动性、趣味性是实现广播节目传播价值最大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听众心理最易接纳的因素。如果说以节目作为平台的沟通是以听众为中心的相互靠拢的过程,接近性、互动性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桥梁。认清这层关系,我们可以拓展经营之路,抢占更多的广告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2.
王德珮 《视听界》2009,(1):102-102
一、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城市广播 从节目生产流程的特点来看,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较,最突出的是它的个体创造力。在受众的心目中,广播就是一个个由“角”也就是主持人形成的声音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的受众实质上是个体传播者的受众的叠加,这个个体在,这个受众群就在;反之,受众群就会离去,或者随之而去,附着在节目上的广告投放也会随之而去。广播业态决定了广播的竞争是以个体的创造性为核心推动力的。  相似文献   

13.
"后广播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广播理论研究中最新出现的概念,也是广播理论研究面对当前新技术的挑战,总结自21世纪初以来网络、数字技术发展给传统广播带来的变化,对未来广播发展方向的一种理论判断.本文调研欧洲广播研究的最新趋势,以英国为案例,研究当前英国听众在广播接触中出现的两大最新趋势,分析这些趋势背后的技术条件、媒体内容变化,以及受众与广播接触关系的转向,对我国广播当前或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1日,北京城市管理广播的呼号出现在首都的上空。这是全国第一家以城市管理为宗旨和主要内容的专业广播频率.也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5年改革发展历史当中出现的第11个专业广播频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传媒的出现,给广播这个传统媒体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容的载体,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的冲击与碰撞中擦出了火花,形成了二者之间相互融合互为载体的新型局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多媒体融合的冲击下,报纸的发行和广告已经出现悬崖式下跌,报纸从业人员离职很多,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而在这新的一轮融合的冲击中,广播由于有车载收音机的这个载体,相对来说是所有传统媒体中压力较小的,但也不是高枕无忧.本文从车联网的兴起给广播带来的冲击和机遇来分析广播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变化中的广播与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一度有人认为广播这个媒介形式走向了衰落,但它近几年来的出色表现,却让人们不得不改变看法。广播业之所以能出现令人欣慰的复苏景象,是与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分不开的。广告收入长期以来一直是广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正是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都市有车一族数量的急剧增长,促进了广播业的新的繁荣。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社会阶层的出现、社会分层的加深,同样为广播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技术的出现不是广播的终结,而是为广播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如何在这个新平台上找准自身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在网络的土壤里,让广播萌发出新的生命力?借三网融合之便,让广播多样化、科技化、市场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胡正荣 《中国广播》2009,(12):15-17
媒介融合和广播发展之间的关系,我想这个大的题目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题目。第一是媒介融合的大潮流;第二是广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第三就是广播在媒介融合的大潮流当中要想真正抓住机会,就要再造业务流程和重构组织结构,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广播搭上媒介融合这班车的可持续性就令人怀疑。所以我想分三个小的问题来讨论。  相似文献   

20.
黄良奇 《新闻界》2004,(6):77-78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具有相当竞争实力的传媒集团的出现即为明证。一般而言,一个地方的传媒发展应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现实中却有两个例外:湖南是经济一般而传媒发达,上海是经济发达而传媒一般。正如有的网站上评议: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城市里,上海的传媒是活力最小、竞争水平最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