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乡村旅游经济的提质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旅游业发展需求不一致、"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乡村旅游类创新创业实践开展不够、乡村旅游终身培训体系不完备的现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需要精准对接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要求,通过深化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多元立体职业培训体系等措施,培养出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旅游人才,助推乡村旅游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我国新世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黟县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经营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设立利益中性的独立管理机构,实行市场化经营机制,成立协调机构及旅游发展行业协会,加强教育与培训等。  相似文献   

3.
旅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是城市旅游者"回归传统"、追寻异域文化以达到怡情、增长知识目的的活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具有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及激励教育等功能。应该努力发挥乡村旅游积极的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干净整洁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景区受到城市游客青睐的基本要件,因此乡村旅游创业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要求更高,而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往往会影响其保护环境行为的选择意愿。以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调查范围,基于337份乡村旅游创业农户调查数据,探索乡村旅游创业农户的社会资本组成及其对亲环境行为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得出:(1)乡村旅游地创业农户的社会资本结构由社区人际网络、社区信赖、社区声望、社区融入以及社区约定五个维度组成;(2)在社会资本结构的组成中,社区人际网络、社区信赖、社区声望以及社区融入对乡村旅游创业农户选择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明显,但有一定差异,社区约定对创业农户选择逆环境行为的制约作用并不显著;(3)创业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显著影响其是否选择亲环境行为,且在社会资本与亲环境行为选择方面起到中介作用;创业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则在社会资本与亲环境行为选择方面发挥着调节功能。(4)乡村旅游创业农户的户籍是否在本村,并不影响其在经营过程中是否选择亲环境行为选择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的文化功能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是城市旅游者"回归传统"、追寻异域文化以达到怡情、增长知识目的的活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具有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及激励教育等功能.应该努力发挥乡村旅游积极的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大多数的乡村旅游从业者中,经营者大都是当地农民,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对旅游市场和旅游者心理缺乏前沿性的把握,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偏低。因此,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农村职业学校要发挥其应有的"服务三农"的作用,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师"水平是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元素,"乡村教师"培训者团队水平对我国乡村教育精准扶贫及"乡村教师"的水平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而乡村幼儿教师又是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中的短板。文章基于受训者需求及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提出基于需求的"ACPR四维度"乡村幼儿教师培训路径、三大培训内容能力矩阵模块、四个培训阶段的"434"幼教培训者培训模式,创造性探索实践新时期乡村幼教培训者培训实践模式和改革路径,为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相关培训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以乡土文化作为切入点,探讨洪湖市的乡土文化特征,从增加乡村旅游功能、提高农户自身收入两方面研究洪湖市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指出乡村旅游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文章在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环境教育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空间的广泛性、对象的普遍性、内容的综合性、途径的广泛性等特点。基于教育主体分析的角度,本研究对于游客、旅游服务人员、政府行政人员及当地的社区居民等乡村旅游环境教育主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乡村旅游环境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日益兴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项事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实现精准扶贫及全域旅游目标的实现。但目前,乡村旅游业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旅游地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依托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发动农民积极参与,制定一套适合的课程体系,对乡村旅游从业农民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延平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低碳旅游理念,从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四个方面构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为延平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旅游业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问题日显凸出,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应密切联系旅游市场,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要尊重从业者的意愿,分阶段、分层次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乡村旅游从业者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进一步凸显乡村教师对于中国教育实现"底部攻坚"的重要意义。乡村教师培训作为乡村教育持久发展的动力与重要支撑,截至目前,乡村教师培训的两大主要方式:大规模培训的"国培计划"与教育公益组织举办的小型化培训均存在不可逾越的难题。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与飞速发展为乡村教师培训带来了新机遇。通过解析影响目前乡村教师培训的相关因素,提出乡村教师培训的新路径:通过乡村教师需求分析,构建基于乡村教师培训需求的学习模式;更新培训内容,制定符合乡村教师的"菜单式"课程;探索适合乡村教师的多样化、特色化的培训模式;搭建互联网评价平台,建立健全乡村教师培训评价体系;建立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坊,打造优质的专业培训团队。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澳大利亚一直以其一流的旅游与酒店管理教育与培训闻名于世,澳政府致力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投巨资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和研究。解读"旅游、旅行与酒店"培训包对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共享经济时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共享经济模式单一、农民素质较低且缺乏互联网知识、政府的引导与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应搭建乡村旅游共享经济平台,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业,创新乡村旅游共享经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产品共享,规范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共享经济平台运营秩序,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以便搭上“共享经济”的顺风车,实现“共享经济+乡村旅游”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存在调训混乱、学习动力缺失、网络培训易辍学、信息化教学效果差难持续、缺乏团队协作等问题。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简述了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如何基于"促学"理念重组培训课程、再造培训流程、重建培训生态,如何利用培训大数据及其数据分析技术支持教师网络自组织学习,如何建立促进教师线下信息化教学实践共同成长的网络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7.
<正>"新教育星火教师公益培训项目"是由新教育基金会资助的一项公益性教师培训项目,此项目以"走进乡村、贴近一线、互动踊跃、后续跟进"为原则,汇聚一线优秀教师的智慧,带动乡村一线青年教师发展,深受乡村青年教师好评。"新教育星火教师公益培训项目"在进行公益培训的同时,遴选、吸纳当地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有乡村旅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业态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等;剖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挖掘少、开发雷同、人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从文化升级、产品升级、制度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双江村农户环境需求现状的分析,结合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农村环境教育的关系,构建了农村环境教育"三目标、三载体、三结合"的三三模式。该模式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内容和过程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对农户进行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教育,实现农村环境教育内容的具体化、环境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和环境教育过程的同步化。通过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接受环境教育,实现三大转变:即用系统的理念,实现单一的解决农村环境教育问题向全面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转变;创新环境教育模式,实现由说教式向多元化的参与式转变;提高农户社区意识,实现传统意义的农民向现代意义的农民转变。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好的互动个关系,但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开发建设,没有把建设核心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而是将城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参考,使得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目的开发中存在的面貌"城市化"、环境"园林化"、旅游通道"水泥化"、和旅游专门设施"现代化"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