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恨水的小说虽然沿袭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 ,但在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吸收了一些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
《老残游记》作为一个小说叙事文本,以游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这种人生体验艺术化的表达形成了作品独特的叙事功能模式。试从情节模式、情态模式、情调模式等来分析作者的叙事表达方式,从而揭示出作者在西方小说影响下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整合与革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艺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晚清小说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模式,在叙事结构上.由于心理描写因素的增多.突破了传统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改编自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但两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截然不同。后者沿袭着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全知模式,前者则主要继承了西方侦探小说的限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中国小说的全知模式,由此将根植于中国俗文学的公案题材进行成功地演绎,为转折之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平面化是新生代小说进行后现代叙事的主要手段之一。新生代小说通过采用空间化的叙事模式和观光者的叙事姿态,解构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若干深度模式,使得新生代小说消解了物理深度和精神深度,也使得新生代小说中塑造的人物都成为“内在的流浪汉”。平面化写作导致新生代小说中的意义缺失与道德缺席,对新生代小说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晚清小说对"戏拟"叙事手法的充分运用,表达出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向现代叙事的转变,其中蕴含着小说在价值观念、美学特质等多方面对传统的消解,对时代话语的文学表达,也是晚清小说家力图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束缚、尝试新的叙事方式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7.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的现代意义在艺术价值方面同样也体现了出来。陈平原先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中讲到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三个层次共同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狂人日记》在这三个方面中也体现出了承前启后的特征。拟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狂人日记》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后殖民视角对小说叙事者、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进行分析,认为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模式和Y型的叙事结构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反映作者对殖民主义造成的后果的深切忧思和无奈。  相似文献   

9.
话本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并开辟白话小说新道路的文学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话本小说逐渐具有了独特的结构形式.依据拉波夫的分析模式对宋元话本及明拟话本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话本小说的体制出发,对拉波夫的分析模式进行改进,让它能更加适应不同类型叙事语篇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国现代作家张恨水小说叙事模式的特点,并从民族、时代两方面探寻了潜藏在叙事模式背后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1.
新感觉派都市小说叙事模式对传统小说的突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该派作家借鉴了欧美现代派和日本新感觉派的艺术表现技巧,以“感觉”为艺术表现核心,采取了独特的内向化的审美视角来发掘都市人的深层心理,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领域,全面突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创造了新的小说叙事模式,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12.
传统小说以叙事为主,采用情节结构,并以其情节优势对电影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现代电影突出空间造型的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又反作用于小说。在电影艺术的影响下,现代小说叙事性减弱,造型性增强,时间意识减弱,空间意识增强,形成了对比式、相似式、多视角等空间结构形式,并以叙事的共时性、展示的现时性和意蕴的丰富性,表现出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审美特征。完全可以说,现代小说摒弃了线性叙述方式,却没有去掉作品的灵魂;丢开了“情节优势”,却增加了光、影、声、色等视听元素;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却开辟了更为广阔而又自由的艺术空间。无论从反映生活的广度、表达思想的深度,还是从艺术表现的力度上,现代小说都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艺术成就,固然与小说自身的追求有关,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影艺术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虚无是现代小说的核心问题,小说家面对虚无的价值立场深刻地影响着其小说品质。王安忆在小说的叙述方式、语脉文势等方面的品质偏好均源于其试图以古典的澄明来对抗现代的虚无的写作理想。  相似文献   

14.
李陀的《七奶奶》是否直接受到伍尔芙的影响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他当时对所涌动的现代叙述艺术实验新潮的那种感悟而进行的民族文化立场坚守的艺术创新的大胆尝试。通过对读 ,它明显地有别于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不过 ,与后者比起来 ,前者在本土所受到的礼遇似乎不太一样 ,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远程教学模式采用了消解知识叙事中心、颠覆知识叙事主题、拒绝知识叙事深度、离散知识叙事结构、破坏知识叙事语言、表演知识叙事游戏、追求知识叙事享乐等后现代主义的知识叙述模式,正是这种知识叙述模式造成了网络远程教学独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以《法国中尉的女人》、《薇诺尼卡的双重生活》、《滑动门》、《红玫瑰与白玫瑰》、《苏州河》等影片的出现为标志,在电影创作中出现一种可以表述为“双生花”的新的叙事模式。这些影片大都以女性角色为叙事焦点,以一种不同于常态的方式反映女性分裂的生存状态,进而展开对于女性心态、境遇的独特思考。在这种叙事模式背后,隐含着关于女性、关于性别的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须一瓜小说《有一种树春天叶儿红》与格非小说《不过是垃圾》在主题表达上殊途同归。二者叙事模式相似,叙述方法不同。主题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题意旨却相同。二者通过对现代爱情神话破灭的书写,深入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入话手法是古今中外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普遍使用的叙事策略。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入话”,在外国古典小说中是“故事套故事”。中国现代文学中,从精英文学到通俗文学都使用了入话的手法,催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元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传统小说的入话手法。  相似文献   

19.
《呐喊》与《彷徨》小说是叙事结构剖析文本的个案。围绕元小说创作倾向、双构叙事和复调文本叙事三个方面阐述其成因,凸现鲁迅作为现代小说大师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0.
常海鸽 《海外英语》2014,(19):206-207
A Rose for Emily is a short story written by William Faulkner, the famous and prolific writer of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 in America. His unique style of writing fiction always draws much attention of scholars. The narrative mode in A Rose for Emily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u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narrating technique on fortifying the theme of the no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