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为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和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量表,对6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获取信息与上传下载、信息查询、网络教育呈显著正相关;辅助学业与上传下载、信息查询、网络教育呈显著正相关;便利生活与上传下载、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呈显著正相关;表达情感与电子信箱和聊天的使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确认自我与上网时间及聊天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结论为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与C型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探讨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与C型行为的关系。分别采用网络成瘾量表、C型行为问卷对300名山东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中网络正常使用者占绝大多数,为82.7%,网络使用过度者为16%,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为1.3%;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网络依赖程度与焦虑、抑郁、愤怒有显著正相关,与理智、控制、乐观和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年级、性别、愤怒和理智对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情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媛媛 《文教资料》2011,(32):215-216
为了解大学生的上网行为特点,以及网络休闲活动的性别差异,以此作为丰富大学生休闲活动的依据,作者通过文献搜集了解以往关于本领域的研究,结合随机抽取的60名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有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推论。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网络参与和上网动机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都存在非理性的特征。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生涯目标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学校应根据性别差异改善在校大学生的文娱设施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休闲活动,理性引导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白羽和樊富珉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基础上修订的网络依赖行为测量量表以及郑日昌编制的入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武汉某高校34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上的得分,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上的得分,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2)网络依赖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中的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和另外两个分量表如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3)在网络依赖行为得分上,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的人群,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744名在校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孤独感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动机中表达情感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差异,表现为师范理工医学;大学生孤独感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师范理工医学;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交往动机中社会性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获取信息呈极其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情感呈极其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孤独感越高,其网络交往动机越强,孤独感越低,其网络交往动机越弱;表达情感、获取信息、社会性对孤独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行为、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成瘾的成因是近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采用问卷测量法对内蒙古地区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探讨网络行为、生活事件等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事件的健康因子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3)网络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首先基于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实际行为,对20名大学生的访谈数据进行内容分析,识别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的构成维度和表现形式;然后通过对382名大学生的调查,实证分析并确定我国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本土量表由好友互动、浏览新闻、休闲娱乐和社交媒体四个维度构成;最后使用该量表对全国27个省份1 043名大学生的网络闲逛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行为普遍性看,从事好友互动活动的人最多,从事休闲娱乐活动的人最少;从行为依赖性看,大学生对休闲娱乐活动的依赖性最强,对好友互动活动的依赖性最弱;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在年龄、上网时长和上网频率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培养健康的互联网使用文化、开发移动学习资源和跟踪预警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提出管理和干预大学生网络闲逛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白羽和樊富珉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基础上修订的网络依赖行为测量量表以及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武汉某高校34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上的得分,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上的得分,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2)网络依赖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中的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和另外两个分量表如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3) 在网络依赖行为得分上,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的人群,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具有传统多媒体的特性,又具有强大的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因它的匿名性、隐形性等特点又不同于现实中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正是这种不同,使具有不同人格倾向的使用者在选择自己需要的互联网服务的同时,其人格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文章介绍了“人格与互联网”研究中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一,人格倾向对选择互联网服务的作用;其二,互联网对个体人格倾向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羞怯与网络使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首先,羞怯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在他人面前时紧张、不安和行为抑制,妨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其次,互联网可以克服羞怯者的交流障碍,促进自我表露。最后,羞怯者使用互联网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羞怯者建立了满意的社会关系,降低了羞怯;另一方面,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网络成瘾,加重了羞怯。  相似文献   

13.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对1060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网络体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水平低,网络体验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高;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体验越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也越高.网络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满意、社会性行为、消极情感雏度对大学生网络成癌倾向都有较为显著的预测作用.应用结构方程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同时,主观幸福感可经由网络体验这个中介变量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6.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net Addiction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maladaptive 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constitute behavioral addic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search on the social effects of Internet addiction. There are four major section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overviews the field and introduces definitions, terminology, and assessments. The second section reviews research findings and focuses on several key 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et addiction, including Internet use and time, identifiable problems, gender differences, psychosocial variables, and computer attitudes. The third section considers the addictive potential of the Internet in terms of the Internet, its user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The fourth section addresses current and projected treatments of Internet addiction, suggests future research agendas, and provide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相似文献   

17.
The attitudes and the self‐efficacy that characterize learners relative to the Internet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learners’ motivation, interests 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et‐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Meanwhile,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net may shape learners’ attitudes and online behaviou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and self‐efficacy towards the Internet, and explores the role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net may play in their Internet attitudes and self‐efficac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demonstrate positive attitudes and adequate 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that these students are more inclined to view the Internet as a functional tool—a functional technology.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and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net; that is, male students demonstrate Internet attitudes that are more positive than those of their female peers. Furthermore, students who perceive the Internet as a leisure tool (e.g. as a tour or a toy) show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and communicative self‐efficacy than students who use the Internet as a functional technology.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need to be aware of these differences and to take them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ir instruction. Lastly, this study serves as a starting‐point for research that more broadly explores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net.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宜人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不显著;(2)外倾性、责任性、神经质、开放性和自尊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在外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开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孤独的基本特点、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孤独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5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技术和相关分析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1)随着手机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加入了手机用户的行列,成为"手机世代";(2)大学生的整体孤独程度较低,他们的社会孤独倾向尤其不明显;(3)手机媒体使用对降低大学生孤独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手机,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