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被誉为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界“奥林匹克大会”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 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组织了165场学术专题研讨、22场影视专题会议、23部人类学影片展映和6个展览活动,有5位国际权威专家和14位著名学者在会上分别做了主旨演讲和名家讲座,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各项研究中取得了空前进展,已经进入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当前时代背景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包括学科界限、学科规范、客观性、汉民族研究、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赵心愚、余仕麟主编的《民族学·人类学:追述与反思》一书,精选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与民族学、人类学有关的优秀论文编撰而成,展示了西南民族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大致包括民族理论与政策、  相似文献   

3.
庄孔韶,新中国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90年 ̄1994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和人类学系作博士后研究和访问教授。曾任中央民族大学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长、实验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4.
"实践民族学"是在当代中国背景下,以实践的视角"再写"民族学与人类学,即重新"盘点"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历史与现状、定位与构成、需求及发展趋势,勾勒一个以应用、实践为目标的相对整合的民族学学科体系。民族学、人类学的整合及本土化过程,必须在应用和实践中实现,且打破"田野"框架,超越传统的范畴,拓展学科领域。民族学或人类学是一个包括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来自田野,回到田野;在于实践,源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熊迅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47-49,53
以纪实摄影大师庄学本在1934~1942年间在中国西南拍摄的民族学调查影像,尤其是少数民族摄影作为探讨的对象,来呈现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西学中对待异文化的“他者”观念,以及西方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学派,如何影响了中国早期的民族学调查者的文化视野,进而对这些调查者的纪实摄影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从影视人类学的视角,来检视庄学本作品的成就与缺失。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学院主办的契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赤峰宾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宋德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凤翥,  相似文献   

7.
日本民族学与民族教育学研究的当前形势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民族学与民族教育学研究的当前形势和任务*丸山孝一一、日本民族学诸特点日本民族学有100多年历史,其特点不易描述。在发展前期,日本民族学与人类学和民俗学紧密相连。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日本的民族学始于人类学并在民俗学的网络中发育成独立学科。按学科...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辨析     
民族学在欧洲大陆、前苏联和中国均为独立学科,与英国社会人类学和美国文化人类学也都属于同等性质的学科。在形式与生成逻辑上,民族志与民族学的关系要优先于民族学与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且是它们形成与发展的共同源头和动力。中国民族学是一个以民族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理论上对所有民族及其各个方面都要研究,实际上已形成独立的研究特色与传统,同时又与时俱进,注重汲取国外有益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实现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9.
徐杰舜(以下简称徐):罗教授,很荣幸能在第四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召开之际采访你。罗康隆(以下简称罗):非常感谢徐教授对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的关怀与扶持,通过人类学高级论坛把国内外的人类学家汇集到吉首大学,这对我校人类学与民族学发展,应该说是一个里程碑。徐:你在吉首  相似文献   

10.
一、文化是民族学研究的本位与核心民族学是关于民族及其文化的科学,文化与民族,在民族学研究中同居本位,是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因为,民族学研究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它构成民族的基本内涵.民族是文化的载体和类型,不同文化构造不同民族,赋予民族本质的特征,是区分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成为民族学研究的实际内容.1.文化是由外民族学研究的本位民族学在美国包含于或通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除称为社会人类学外,也惯于用文化人类学来代替;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苏联,人类学中关于文化方面的研究即称为民族学,受德国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参与观察法是田野调查的最基本方法,而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可以说,脱离了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是没有个别访谈或缺少实地田野资料作为支撑的“安乐椅”式的理论研究,而没有参与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田野调查也不能成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吴泽霖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对贵州苗、布依、水等少数民族都进行过深入调查研究。抗战时期,他积极开展民族学学科建设和田野调查,搜集民族文物并编辑出版研究成果等;新中国建立后,他到贵州民族地区访问、主持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20世纪80年代,他两次到贵州参与中国民族学学科恢复重建工作,对贵州民族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评述他的贡献,能从侧面反映了民族学研究在贵州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教育人类学的应用在民族研究、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丰富成果.从对成果的梳理来看,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存在着学科建设薄弱和应用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当代社会背景,指出了教育人类学突出的应用价值,并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与研究三个方面的需要论述了对教育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把影视技术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是人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电影的号召力和震撼力远远强于用笔的书面描写,但是电影的缺陷(例如它的直观性,或者说暴露性)也使得人类学家在拍摄人类学影片时遇到更多的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影视人类学影片拍摄中的伦理问题。如何把握人类学家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影视人类学影片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表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参与观察法是田野调查的最基本方法,而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可以说,脱离了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是没有个别访谈或缺少实地田野资料作为支撑的“安乐椅”式的理论研究,而没有参与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田野调查也不能成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民族学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民族学学科的内涵,全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该学科名称的意义、研究领域与学科形成的简史,还从民族学的分支,民族学所研究的"文化"的意义和特点等方面来介绍民族学的内涵与定义;二是民族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特点,包括传统民族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学、当代民族学理论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等;三是民族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包括民族学与人类学、历史学和汉民族研究的关系以及民族学的开放性特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梅山文化涉及地域广、民族多、内容丰富,体育文化是梅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现状表明:梅山体育文化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在研究视野与方法上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应结合国内民俗民间体育发展趋势,构建梅山体育文化研究选题指南,梅山体育文化研究应该注重从文化学、经济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哲学等学科领域全方位进行交叉研究并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一书中阐述的理论,即从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整合视野,提出的崭新的文化实践及其文化再生产理论,提出课程是一种文化资本、一种文化专断和一种反思性实践的课程观,认为其对于我们今天课程知识的选择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借用影视手段来传达人类的文化现象,形成了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影视人类学。影视手段在人类学中的运用是曲折前进的,影视和人类学发展互相诠释、相互促进。人类学和影视的结合为我们的文化理解、和谐沟通开辟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对于深究我们自己的文化模式都是极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运用民族学的理论知识,主要从三少民族的自然崇拜、禁忌、习惯、民间文学着手论述其传统的生态观,并简要分析传统文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客观作用。对三少民族而言,生态保护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其传统文化体现了三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智慧,体现了尊重和保护环境的朴素生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