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古今兰的区别在迄今为止的涉及古诗文中"兰"意象的论文和著作中仍混淆不清,植物学界持今兰始于唐末五代之说,文化史研究界则持兰花古今同一之说。该文同意植物学界之说并加以补充论证。"兰"在中国诗文中有两个意义系统,一传承自上古的礼俗意义,一为从纯粹视觉审美的意义上发生的女性符号。该文着重论证了花鸟画是唐末古今兰对接的关键点,梳理了兰作为文化符码从"香草美人"到"兰花美人"再到"香兰君子"的发展脉络,指出了这两个意义系统在这个脉络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文化不等值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语言交流中,"龙"与"dragon"常作为两个等值的词汇,而实际上,"龙"与"dragon"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不同的形象和寓意,因此把"龙"与"dragon"对等是不合适的。并由此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针对存在的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寓意丰富、张力巨大的理论术语。目前,学术界对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存在三种解读方式:其一,是把"文化帝国主义"看成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加以批判;其二,是把"文化帝国主义"当成是一种文化民族专制主义的借口;其三,是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参照,以此文化策略来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4.
菁晴 《小学科学》2011,(10):22-23
夕阳西下,公园内渐渐暗了下来。丽兰注意到路灯的亮度调得很低,妈妈解释说这是为了把火球看得更清楚。"火球会从哪出来?"丽兰问爸爸。"那里。"丽兰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看去。话音刚落,湄公河的河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串六颗淡红色的火球,引起现场人们的一片惊呼。远远望去,火球有鸡蛋大小,它们升到空中后,隔了一会儿才渐渐消失。同时,又不...  相似文献   

5.
陈兴才 《江苏教育》2023,(20):18-22
诗词曲赋是《红楼梦》的有机组成,是该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品的区别之一。作品中大量的诗词曲赋在教学中无法回避和无视,必须有恰当的内容确定与学法,这涉及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涉及梳理、统整、探究等学习方法。特别需要认识的是,尽管《红楼梦》是文学作品,诗词曲赋更是抒情性作品,但就探究而言,思辨的介入,方能为学习提供品质保障。  相似文献   

6.
吟咏孙子与《孙子兵法》的诗词曲赋,既有只言片语,也有长篇宏论。这些诗词曲赋出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个人情感。有的诞生于承平之世,有的诞生于战乱之际,有的创作于武科应试之际,有的创作于友人送别之际,有的是对不良风气的讥刺,有的是孙氏后裔对祖先的凭吊。这些诗词曲赋主要表达了四种不同情怀:一是对孙子治兵才能的夸赞,二是对孙子兵学思想的赞叹,三是以孙子风格创作、品评诗作,四是对孙子历史遗迹所发的幽思。这些诗词曲赋分散在史书、小说、文集、诗集、剧曲、画作、碑刻中,而它们的作者又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因此,这些诗词曲赋不仅提升了孙子的社会知名度,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孙子兵法》向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传播。  相似文献   

7.
黄珺 《湖南教育》2014,(10):46-48
"毕业时学校发放纪念品,某大学出奇招,给每位毕业学子发放一只刻有学校标志的碗。 学校相关人员解释,碗作为中国国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寓意。碗与"完"谐音,寓意完美,是希望毕业生们有完美的生活;碗中无物,一望见底,暗含"自己走的路,决定碗里所盛之物"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文言诗词曲赋补释周崇谦一、氓1.氓之蚩蚩。之,结构助词,使"氓蚩蚩"这个主谓结构成了偏句。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用在偏句的主谓之间。沃若,同"沃为、沃然"。若,形容词词尾。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之,用法同上两句。矣,表动态的语气助...  相似文献   

9.
江康林 《学语文》2007,(4):29-29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数量惊人,上百首的诗词曲赋镶嵌在作品中,犹如百花园中的翩翩彩蝶,点缀得《红楼梦》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大量诗词曲赋不乏精品,值得我们认真玩味.本文对其中部分诗词曲赋作品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1.
“蛇”作为一个语言符码很少出现在诗中,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却有五首诗与“蛇”有关,它们分别是冯至《蛇》周作人《五十自寿诗》(两首),穆旦《蛇的诱惑》,郑敏《寂寞》。这五首诗均提到蛇,这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论文拟从“蛇”在神话中的意义出发,通过“蛇”在具体语境中的隐喻意味,挖掘其中的社会深意,并以此探究诗人在写诗时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木兰诗》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叙述木兰故事,刻划木兰形像,具有民间创作的生物幽默和人加工后的含蓄深刻。尤其是互,不仅多而且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实为古代诗歌所罕见。“双兔傍地走”的“地”,是一个虚性的语助词而非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着”字。  相似文献   

13.
弗洛斯特的暗喻理论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要想理解和欣赏他的诗,必须弄清他的这一理论。本通过分析《火与冰》中“火”与“冰”的外延与内涵,对弗洛斯特的暗喻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北岛诗歌话语体现出较明显的隐喻特征,表现出明显人道主义与广场意识,是政治的一种隐喻叙事,但其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多介入,破坏了诗歌的审美与诗意,北岛作为代表的朦胧诗的影响因此也日渐衰微,最终被第三代诗取代。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现代隐喻理论来分析《说文解字》中“心部”字在造字中的隐喻思维特点,由于“心部”字多属于反映人类抽象情感世界的符号,所以在这类汉字的造字过程中,隐喻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归纳了四类造字中的隐喻类型:(1)心为主体;(2)心为容器;(3)心为空间;(4)心为其它具体物体。这些隐喻都是以现实物质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既反映出人类的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又表现出隐喻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表现功能角度着眼,屈大均诗歌意象可分为三种类型:比喻型意象、象征型意象和描叙型意象。比喻型意象使用较广,分单喻意象、双喻意象、连喻意象、骈喻意象、较喻意象、否喻意象、博喻意象、共喻意象和典故意象等九类。象征型意象往往借助具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感情或思想概念,固定型、定向型与不确定型象征意象是其诗歌运用的三种主要方式。描叙型意象是指直接描写叙述人物、事件与环境等物象形态的意象类型。约分情隐式意象和情显式意象两种,其中又以情显式意象为主。  相似文献   

17.
“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是闽地宗唐诗学的重要开创者,其客观上为元明时期的闽地构建了从“杨载——杜本——蓝仁、蓝智——明代闽派”的内在师承体系;尤其在地域山水诗的创作上,这种传承关系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漳州蓝氏族原有炎帝、秦献公后代、高辛后代之说。漳浦蓝氏“种玉堂”取义于“蓝田生玉”。其后裔随蓝鼎元在开发台湾中作出很大贡献,为当地望族。“种玉堂”为福建漳浦赤岭蓝氏祠名。其后裔曾随清军东征台湾,在开发台湾、经营东南沿海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陶渊明一百二十多篇诗歌中,涉及“固穷”的占三分之一强。特别是《咏贫士》组诗,对此表现尤为集中。在写作《咏贫士》前后是诗人内心矛盾极为激烈而急需寻找心理慰安的时候,此组诗正是诗人在能否将固穷之志坚守到底的矛盾斗争中升华的结晶。“固穷”在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对陶渊明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产生过重要影响,成为他精神的重要支撑。那些以《咏贫士》为代表的表现固穷题材的诗歌,直接影响到陶渊明后期创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汉语“爱情”隐喻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文章以隐喻认知思维体验性特征作为隐喻始源域类型划分标准,分析与“爱情”有关的词汇和句子中存在的隐喻现象,研究其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关系,进而探究其隐喻认知机制,并试图构建隐喻认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