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赛艇比赛奖牌榜和积分榜以及决赛艇的比赛过程和运动员特点进行剖析,结合赛艇的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生理特点,给出了伦敦奥运会赛艇比赛的世界格局特点,以及世界赛艇呈现出桨频高、冲刺早、冲刺距离长,战术多采用两头快战术,运动员具有大龄化趋势的发展动向特点;根据我国参赛艇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以及前述世界赛艇发展动向特点,为我国赛艇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赛艇联合会最近就修改章程一事在罗马召开了特别会议,对主要提案的计论结果如下: 一、把青年赛艇锦标赛和轻量级赛艇锦标赛列为世界正式比赛。首届青年赛艇比赛将于今年8月8日——11日在民主德国勃兰  相似文献   

3.
赛艇比赛分段模式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赛艇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受气侯、器材、水面情况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至今没有公认各项世界纪录,但是从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赛艇比赛至今将近90年的世界水平的赛艇比赛,几乎每一次都公布比赛的时间成绩。在比赛条件日臻完善的今天,每次比赛公布的时间成绩可以作为赛艇运动水平提高和训练工作是否有效的检验依据。例如从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以来的几次大赛可以看出近年来世界赛艇运动的进步(见表1)。另外,从1980年以来我国历届赛艇锦标赛,也可以看到我们赛艇运动的进步(见表2)。  相似文献   

4.
1、赛艇运动中有氧耐力的重要性 赛艇运动是一项耐力力量性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有氧和无氧耐力水平,尤其是有氧耐力对赛艇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赛艇比赛中,有氧耐力是赛艇运动员最核心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1993~2003年间辽宁省水上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的比赛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第八、九届全运会赛艇和皮划艇奖牌在各省的分布情况,以及1993~2003年间辽宁省赛艇、皮划艇运动员参加国内和国际比赛的情况,阐述了辽宁省水上竞技运动成绩一直呈上升趋势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新西兰男子赛艇双人单桨自2009年以来参加世界三大赛的比赛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对决赛成绩、分段成绩、比赛中相关技术指标中表现出来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剖析,与国内该项目对应数据进行了比较,对提高国内男子赛艇竞技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测功仪模拟赛艇2 000m比赛,以探究赛艇项目比赛过程中的供能特征.10名某省优秀赛艇运动员(男6女4)自愿参加赛艇测功仪6.5min的全力划.运用便携式气体代谢仪(CosMed,K4b2)所测得的摄氧量数据和血乳酸分析仪(Diagnostic C-line,EKF)所测得的血乳酸数据进行能量供应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赛艇项目2 000m三大供能系统的比例分别为6.2%(无氧无乳酸)、10.1%(无氧乳酸)、83.7%(有氧).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相似,并进一步明确了有氧供能对于赛艇比赛的重要性.三大供能系统比例的确定为教练员安排训练负荷和评价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赛艇运动员的心肺适应性与比赛表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性的特殊训练计划,针对广东省赛艇队的40名优秀男性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年龄介于18至23岁之间。训练计划的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表现和心肺适应性,以应对2000米赛艇比赛中的挑战。通过在特定训练任务和模拟比赛条件下进行测试,发现实验组运动员在比赛后半程各项主要指标得以明显改善,包括功率输出、时间减少以及在模拟竞赛中的表现提高。以上结果表明,心肺适应性的提高对于赛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赛艇及赛艇医学,我特别感兴趣。对其它项目也很感兴趣。杭州是全国的赛艇中心,因此要多讲一些。(一)赛艇运动中的科学研究。(二)运动中骨骼肌之形态和机能的适应性。进行两千米的赛艇比赛,一开始时就要用很大的强度进行运动,并且要保持最快的速度划动。为获得金牌,在比赛将结束前也要用很大的强度运动。为了要了解比赛中能源供给的过程,先讲一下关于运动生理的基础代谢问题。人体骨骼肌之供能系统凡三①高能磷酸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专家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2014年世界赛艇锦标赛14个奥运会项目冠军艇的前后半程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与2014年全国赛艇锦标赛相应项目的半程成绩进行比较,提出发展我国赛艇项目比赛全程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8月8日,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拉开了"好运北京"体育系列赛事的战幕,"2007年世界赛艇青年锦标赛"在此举行。比赛结束后,国际赛艇联合会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唐纳说:"各国的赛艇选手和教练员对比赛和场地评价很高,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赛事。"更令人关注的是,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作为世界上惟一的集静水场地和激  相似文献   

12.
世界赛艇运动水平发展很快,对我国赛艇界在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应用流体力学知识,结合数学物理方法,对赛艇技术进行理论性探讨,提供一种理解赛艇技术的新方法,并结合比赛中出现的几种主要技术问题,指出问题所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迅速有效地提高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改进训练方法,延长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年限,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本文将从赛艇训练生理学本质,赛艇训练中的强度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对当前我国赛艇训练和比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备战的男子赛艇公开级4人单桨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各项参数与比赛桨完全一致的澳大利亚 CROKER 测力桨,对赛艇运动员水上专项训练进行了技术测试。经过定量分析发现,赛艇4人单桨运动员在入水、拉桨、出水和全程力量分配等方面均存在技术瑕疵,据此实施技术改正和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为山东赛艇全运会上的突破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5.
赛艇运动员疲劳诊断与体能恢复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赛艇作为体能类的竞技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要求较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对赛艇运动员的身体疲劳程度进行准确地测试和评价,以及采用恰当的恢复手段保证运动员体能的及时恢复十分重要。优秀赛艇运动员疲劳诊断与体能恢复系统的开发,将为赛艇运动的科学训练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赛艇运动的项目分布、组织管理、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学习和比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赛艇运动队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省份的国家重点大学;管理主要以校方主导,体育部与运动员所在院系并行直接管理的二级管理模式;教练员主要来自于退役运动员;运动员的选拔主要通过体育特长生、校内选拔和与体校联合等方式;赛艇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管理推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目前其就业形势良好;我国高校赛艇队的比赛机会较少,比赛市场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7.
赛艇是一项力量耐力性运动项目,在全程2 000m比赛过程中,高质量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对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于机体能力的关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从持续训练法到法特莱克训练法,从间歇训练及其机制的不断探索到赛艇专项代谢基础研究,从乳酸阈模式到两极化模式,到现在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耐力训练方式的不断更新,推动着运动员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赛艇运动员力量和耐力,是赛艇项目教练员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赛艇运动迅速发展,赛场上的竞争将愈来愈激烈,要使我国赛艇运动在世界赛艇项目的比赛中更多的取得优异成绩,除了靠具有良好的训练条件,选用先进设备、器材和完善多年系统、科学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外,还要看受训练者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进行赛艇专项训练。这就涉及到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首要任务一一选材。我市开展水上赛艇运动近5年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结合赛艇项目的特点,选取了提高赛艇运动力量训练的几种有效方法进行探析,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赛艇比赛中运动员划桨频率、心率和血乳酸值,发现比赛的强度比平常大多数训练强度大,血乳酸值高达8~14mmol/L.结合乳酸代谢的当代观点,提出了为适应比赛的强度需要,赛艇的训练应适当加大训练强度,提高耐酸抗疲劳能力,并认为这是提高训练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