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如果把欧洲杯比喻成一部西游记,那么球员好比是孙悟空,裁判好比是唐僧,黄牌好比是紧箍咒。 试问天下,有哪个球员不害怕裁判手中的黄牌呢? 一张黄牌警告,二张黄牌就要被停赛,因此越到最后,球员越是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因小失大。但小心不等于万事太平,无论是世界杯还是欧洲杯,经常会有球员因为黄牌而无缘决赛,他们像孙悟空一样,痛恨唐僧的紧箍咒,并不能把唐僧怎么样。 卡拉贡尼斯曾经是本届欧洲杯的第一位幸运儿,但他善始却没有善终。继首场得到第一张黄牌后,在与捷克的半决赛中,他踢倒斯米切尔,被黄牌警告,得到了在本届杯赛的第四张黄牌,此前还  相似文献   

2.
犯规潜规则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  相似文献   

3.
犯规潜规则     
烙印 《当代体育》2007,(7):54-57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张春晖 《新体育》2014,(4):68-70
在红、黄牌问世之前,裁判对于球员实行警告或者罚出场时,只是用语言或者手势来表示。但由于语言和手势在国际足球比赛中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会给裁判的工作带来困难,比赛场面也愈加火爆。1966年世界杯,英格兰与阿根廷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因为没有红、黄牌制度,很多球员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裁判警告过,粗暴场面频频上演,导致比赛几乎失控。  相似文献   

5.
红与黄     
[红与黄的由来] 红牌与黄牌的起源还与足球场上的一对“老冤家”英格兰队和阿根廷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 966年的世界杯赛,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当时由于没有现行的红牌和黄牌制度,很多球员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裁判警告过了,于是动作仍然很大,间接导致了比赛几乎失控,粗野碰撞的场面比比皆是.于是,经历了这场比赛的英国裁判阿斯顿陷入了思考,偶然间他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时突发奇想,若是利用这醒目的红黄指示信号来约束警告那些严重犯规的足球球员会如何呢?阿斯顿于是利用他在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担任主席职务之便,极力推广他的红、黄牌制度.  相似文献   

6.
82.甲队球员掷界外球进禁区后,守方门将有意用手臂拦住甲队接应球员时怎么办? 答:守门员故意阻挡犯规,裁判应判罚由甲队在犯规地点罚间接任意球。 83.一队员用肘以上的臂推球前进,是否应判其手球犯规? 答:用肩部以下的部位故意触球,都应判罚其手球犯规。如情节严重者,应受警告处罚。 84.终场前几分钟,领先队的球员,不断把球踢出界外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采用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2010年第19届南非足球世界杯裁判员临场执法中所出示的黄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区犯规被判罚黄牌的次数最多,为83张,占黄牌总数的31.80%;在犯规上采用踢人或铲人方式的犯规动作被判罚黄牌的有95张;背面犯规被判罚黄牌的有89张;故意手球被判罚黄牌17张;被犯规一方身体小腿部位被侵犯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8.
红与黄     
《当代体育》2012,(17):72
如同马路上的交警一样,裁判是足球场上的法官,足球比赛又是一项对抗性非常强的运动,犯规和冲突在所难免,不过,裁判有两件利器来维持场上的平衡,那就是红牌和黄牌。  相似文献   

9.
通过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裁判员的基本情况、执法经历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比赛中21名裁判员执法比赛,欧洲区裁判员人数的比例高于其他区;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6~45 岁之间;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主要以非专职裁判为主;裁判员的执法经历一半在6~10 年,其次是11~15 年;而助理裁判员的执法经历主要集中在10年(含10年)以下;裁判员共判罚犯规2 465次,出示黄牌345张,红牌28张,其中直接出示红牌9张,同一场比赛累计2张黄牌的有19次,通过t检验,小组赛犯规次数与淘汰赛犯规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小组赛和淘汰赛的红黄牌数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狗年到了,有句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在绿茵场上,经常能看到有些球员在看到自己的队友受到对手侵犯或者裁判吹犯规后,就冲上去打抱不平,既不是队长,也不是大哥,有些人就是喜欢多管闲事。  相似文献   

11.
甲A第二轮国安对泰达,申花对敖东裁判执法点评 3月26日,甲A第二轮比赛如期进行。在7 场甲A比赛中,裁判员共出示黄牌28张,平均每场4张;红牌2张,平均每场0.29张。与去年同轮次相比,红牌少1张,而黄牌数却多出8张,造成本轮黄牌数量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由于队员年轻,对规则条款领悟不透彻,以及在激烈的拼抢中动作不规范则是主要原因。 在北京国安同天津泰达队的比赛中,国安小将虽表现出勇猛顽强的精神,并一度将比分扳平,但由于姚健的一次非常低级的失误,在领到一张黄牌的同时,又造成了失分,从而使国安队…  相似文献   

12.
最嚣张的球员安德雷·路易斯球场上只见过主裁判给球员亮牌,没见过球员敢给裁判亮牌。凡事无绝对,在南美南方杯的一场比赛中,就发生了球员对裁判亮牌的荒诞一幕。南方杯1/4决赛次回合,坐镇主场的巴西博塔福戈队迎战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生队。在首回合争夺中,拉普拉塔大学生以2:0获胜,是役客场作战依然占据了上风,开场后33分钟就攻入两球。博塔福戈当然不甘失败,下半时开始不久很快就扳平了比分。之后,博塔福戈后卫安德雷·路易斯防守犯规,被主裁判查迪亚出示了黄牌。没想到路易斯对此判罚非常不满,口中骂骂咧咧地跑到主裁判面前一把抢过黄牌,然后亮给了查迪亚。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查迪亚面对如此大不敬,马上掏出红牌将路易斯罚出场外。出现这样荒唐事与比赛的火爆气氛有关,首回合较量,博塔福戈队球员就曾经压倒大学生队的队长贝隆,接着竟用双手去戳贝隆的  相似文献   

13.
1994年的甲B联赛第21轮,火车头队主场对佛山队的比赛双方发生了殴斗事件,主裁判张忠以“不正当行为”向佛山队出示了两张黄牌,对火车头队员没有给予任何处罚。结果,中国足协给予主裁判张忠和两名助理裁判停止参加裁判工作一年的处罚。从1995年开始,因为裁判问题,中国足坛风波迭起。魏吉鸿是当年足球界的风云人物。几乎他所到之处,都有球迷“黑哨”之声响起。北京国安与广东宏远队一役战罢,北京媒体首先发难,认为魏吉鸿用两种不同的尺度对待主队和客队。天津报界也站了出来,称魏吉鸿在足协杯津沪之战中采取一方严一方松的吹法偏袒主队。不久以后,魏吉鸿在主裁大连万达与广东宏远队的比赛中连给客队两张红牌,陈亦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要知道错判总是  相似文献   

14.
规则问答     
张雄 《篮球》1996,(10)
山西交城县交城中学张欣:某一场比赛中,甲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犯规战术”(当然是对罚球不准的队员犯规),以此来阻止乙队得分,我觉得这对乙队有点不公平。建议国际篮联修改规则,让受到侵犯球队的教练任选本队场上一队员执行罚球? 答:首先,我觉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以求公平竞争。但是,在规则还没有修改之前,那些遭到不公正“待遇”的球队(例如你所述的乙队)的球员只有靠提高自己的罚球水平来回击对自己“故意”犯规的行为。当然,若对手对本队某些罚球不准的球员故意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话,那么,按照'94—'98新规则,被侵犯的队员除了罚球两次外,还要获得一次球权,即由该队从边线中点处发球进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0届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场上运动员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本届世界杯决赛阶段场上运动员共犯规1 850次,被出示黄牌174张,红牌7张,判罚越位281次,与前三届世界杯相比,犯规、黄牌、红牌数明显减少;淘汰赛阶段的场均犯规、黄牌、越位次数与小组赛相差不大。2)下半场犯规数略高于上半场,但下半场黄牌数要远远多于上半场。3)中场是犯规发生的集中区域。4)利用上肢的犯规数多于下肢和躯干。  相似文献   

16.
聲&音     
“政治就像是身体接触性的体育运动。你不能因为受到攻击而发出抱怨。就像姚明打篮球时(不应该)抱怨被对手犯规一样。”——克林顿“场上有22个英雄,但是有1个混蛋。大连输得很悲壮,大连输给了裁判而不是山东。”足协杯决赛大连实德0:2负于山东鲁能,比赛中为一个是否该判罚的点球,实德队员揪住裁判理论,被罚红牌下场。赛后,对裁判的判罚实德教练林乐丰仍然难消愤怒。点评:只能说,有这样说话的将,就会有揪住裁判饱以老拳的兵。大连不是输给裁判,也不是输给鲁能,是输给自己。“其实,球员来打这样一场比赛也不容易!说是为了慈善事业辛苦一点也…  相似文献   

17.
两张红牌、四粒失球、一场惨败,这就是意甲第25轮罗马队客场对亚特兰大的悲惨遭遇.在以1∶3落后的困境下,罗马队球员心态失衡,奥斯瓦尔多第54分钟就被罚出场,卡塞蒂第82分钟也领到红牌.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处罚"脱衣庆祝",一直处于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进球后脱掉球衣庆祝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行为,球员应该避免这种高兴过头的举动。"国际足联在其网站上这样说。但足球裁判出身的国际足联秘书长鲁菲南却认起:"足球的一切都围绕着进球发生。只要庆祝活动在球场之内进行,而球员不对球迷作出猥亵、挑衅的动作,裁判就不会管。裁判应该根据常识较为宽松地对待球员进球后的庆祝行为。"最初不让球员脱衣庆祝,尤其是蒙住头奔跑,完全是对球员自身安全的考虑,担心他们一头撞倒。但近些年,一些厂商看中并利用了这种庆祝方式,他们通过衬衣来宣传品牌。另外,国际足联也担心在球星的内衣上,有宗教、政治、种族歧视等言论出现。2004年2月,国际足联决定,还是采用进球后脱衣要被出示黄牌,并写入了规则。尽管国际足联三令五申,禁止球员在进球后脱衣庆祝,或者展示任何带有政治、种族或者商业性字眼的服饰,但是惩罚力度最多也就是一张黄牌而已。因此,不少球员都开始"顶风作案",而这种"衬衣秀"也成了他们展示自身个性的新风潮。更多的球星,愿意用他们的内衣,来表达对家人的感谢,对朋友和祖国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在激烈的足球赛中,裁判员对严重犯规的球员,举黄牌表示警告,举红牌表示罚下场。其它一些体育比赛也有同样的现象,为什么那牌只是  相似文献   

20.
球博士信箱     
辽宁盘锦市辽河石油学96工业分析班叶波:最近,我听说博斯曼法则有所改动,不知是否属实。另外,比赛时球员在场外犯规,该如何判罚? 球博士:前不久,布拉特和约翰松曾联手与欧盟官员洽谈过有关更改博斯曼法则的事宜,但由于此举将影响欧盟劳工法的贯彻执行,因此目前仍然没有结果,可以说,迄今为止博斯曼法则并没有变动。 如果在比赛进行中,球员在场外犯规(如双方各一名队员冲出场外互相欧打),裁判应该立即中止比赛,根据犯规情节分别给予犯规队员警告或罚令出场,然后在比赛暂停时球所在地点以坠球恢复比赛。 山东烟台市芒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