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和先决条件,而个人现代性是个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个人现代性的主要表征概括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法治、协商意识,自由、竞争意识以及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个人现代性相对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应该具有时间先在性,然而个人现代性相对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又不具备逻辑先在性,每个人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其需要教育的唤醒和启蒙。个人现代性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共同走向一条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学徒制与教育现代化密不可分,它对教育现代化具有依赖性,将它纳入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发现它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现代特征在于它具有国家化、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等"现代性"特征。在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应遵循其"现代性"增长的要求,在国家支持下,在各项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实现其理性、民主、多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肓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转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他还告诫世界各国:身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人,如果没有经历人格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即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就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浅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华东冶金工业学院方大鸣世界各国的现代化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现代化国家,只有当她的公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获得了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即具有现代人的性格和品质,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把我国建成高度文明...  相似文献   

6.
走向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说得好:“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人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会电脑,会英语,会开车,会跳舞”,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化与人的素质 世界著名学者英格尔斯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可见,世界各国都把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和重点,这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尤为重要。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素质在现代社会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并作用于社会,它不仅体现人的素质的社会内涵,而且显示出人的素质的整体结构和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在这一点上,许多人存在着认识误区,在国家发展的问题上,认为引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工业  相似文献   

8.
追求教育现代化目前已经是世界性的潮流,教育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后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中与现代性相生相伴甚至对立的另一大思想观念,它同样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理解并把握好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对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德育是相对传统德育而言的,主要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与社会现代化紧密相联,包含着“现代性”的内涵。“现代性”首先渗透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和行动中,并改变  相似文献   

10.
理性和现代性形同孪生姐妹,自启蒙以来,理性的自我确认机制否定了神,解放了人,并以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规定。随着现代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当代社会的种种弊端逐一暴露,享受现代化成果同时就意味着对自然和他者的侵害与剥夺,现代性危机凸现。仔细分析理性与现代性发展的轨迹,理性机制分裂及悖论是导致现代性危机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从普遍意义来讲,现代性是使现代化成其为现代化的东西,是现代化的内在理由.人文精神是对人的权利、尊严和情感的尊重与关爱,它关注个体生命价值,重视对人的道德良心、个性情感的维护与守望,追求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张扬自由生命本性.现代性与人文精神在现代运动中交汇交锋,虽然现代性对人文精神有张扬有遮蔽,它更多的体现为遮蔽,人文精神则对现代性有着指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厘清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一个无法绕过的课题。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或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分支,其发展过程同国家或社会现代化过程总体上是一致的。高等教育现代性发端于中世纪大学,并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在与传统断裂、与时代相契合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从起因看,高等教育现代性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之"因";从结果看,高等教育现代性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之"果";从过程看,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存在互动关系。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现代性研究,在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关系的基础上,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良好互动、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的教育,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和基础,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动力。但是,现代化教育的标志和特点应该是什么,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是现代教育,它指的是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为代表的,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相对立的“进步主义”教育,其特点是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使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也有人认为,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教育,它是与古代社会的古代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并具有一系列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特征。还有人认为,现代教育与教育…  相似文献   

14.
试论现代教育的师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实现教育思想及观念的现代化,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观、师生观等。就构成教育活动的诸因素而言,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因素,有什么样的师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对教与学关系的本质认识,在教育活动中,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策略等。那么,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师生观呢?一、师生统一主体观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21世纪新人。人的现代性特征繁多,但其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扬。因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靠具有主体精神和有创造…  相似文献   

15.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历史变革与发展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教育内部历史变革过程,它是全世界范围内伴随人类社会现代化而出现的教育大变革。教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现代化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特殊性地位,并且为国家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的主体是人,教育现代化的主体也是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教育主体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自从民国初期以来,儒家人格教育就伴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展开而遭受着来自知识分子阶层的猛烈批判,它在民间社会的影响力也逐渐衰微。到了当代社会,儒家人格教育依然面临着双重的现代性困境:作为一种前现代的教育模式,它与现代教育体系不相契合;作为一种本土的教育模式,它承受着自西方文化及教育模式的挑战。儒家人格教育若想走出现代性困境,实现自身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就必须在本土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求得平衡的基点,实现对现代性困境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哲学本体,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看,国家治理进程中存在社会民众参与国家治理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足、资本逻辑普遍通行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导向形成挑战及各种存量和增量体制机制现代性转型接轨难度增加等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人的发展。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塑造契合国家治理现代性价值体系、延展公民参与国家治理有效路径,提升国家制度执行力度与能力,推进人的现代化并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双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现代化必须关注人的现代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农民工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流动的经历使得农民工初步接触了现代性,然而城市社会的排斥、职业选择困难以及受教育程度低、较少接触大众传媒等因素则制约了农民工进一步现代化。产生这些障碍的根源在于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传统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以及教育公平的缺失。此外本文还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代性与我国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性的内涵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性”是西方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现代性的研究涵盖了哲学、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不同领域,因而对其理解也就有了学科上的差别。 从哲学上理解现代性,一般人们认为现代性,是伴随着欧洲世俗化过程和资本主义制度化过程中,对时代意识的觉悟,是关注现在的一种精神,是对人的理性的追求,是一系列的理性化的制度安排。从教育上,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活动,它在教育领域产生的思想、观念、制度上的表现则称之为教育现代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育现代性关…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它是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传统的话题,因为它是现代化的基础。每一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都与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因素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中,也有对教育现代化起着严重阻碍作用的因素。只有经历一个自觉的批判、深刻的反思的过程,经历一个选择和接受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步伐才能够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