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陆白花菜是湖北地方性经济作物,市场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本研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5SrDNA和45SrDNA在安陆白花菜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显示5SrDNA杂交信号l对,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长臂;45S杂交信号1对,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长臂。安陆白花菜的染色体数目为34条,染色体基数17,2A核型,核型公式为K(2n)=34=14m(2SAT)+20sm(2SAT),其中第11、16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带有随体,平均臂比1.733,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1.478,臂比大于2的比率29.41,核型不对称系数62.73,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2M2+20M1。  相似文献   

2.
1 实验材料、试剂的处理 1.1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材料 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教材上选用了既经济又比较常见的洋葱,但洋葱染色体比较小,数目较多(16条),所以观察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试验教学中可采用一些染色体个体大、数目较少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蚕豆(12条染色体)作为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这样制片较简单,容易观察,实验效果会更好些.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6,(24):68-69
利用微核检测技术观察植物染色体变异,解决高中生物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常出现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实验效果不佳等问题,使之适合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为中学改进该实验提供素材。结果显示,紫外线易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出现明显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出现概率高,易于观察,实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两个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染色体观察类实验。  相似文献   

5.
采摘星星     
我定睛一看:白花菜!爬山时,儿子发现一朵朵正开着小白花的草,高兴地对我说:"妈妈,你看星星,黑夜中的点点星星!"它们开着非常小又非常漂亮的白色小花,像眼睛一样向我们眨着,菜叶像小手一样向我们招着。我欣喜万分。据药典上记载,白花菜又名香菜,木科,清心利肺。  相似文献   

6.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重要实验内容。该实验的成功率低,教学效果差。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创新使用改良的苯酚品红作为染色剂,观察染色体效果较好;并在此基础上,又采用10-10mol/L生长素处理大蒜根尖细胞,能明显提高有丝分裂细胞数,尤其是中后期细胞的数目,实验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存在的低温诱导处理的时间究竟多长最合适等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4℃条件下培养根尖48小时~72小时,再经常温25℃、24小时培养后用于实验制片的方案,既有利于实验的准备和开展,又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实验效果。在制片过程中,本文对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为清晰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片,使学生对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提出采用菊科单冠毛属植物进行细胞分裂连续观察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用二甲戊灵作为诱变剂诱导大蒜根尖染色体加倍,并与秋水仙素诱导法、低温诱导法对比。结果显示,二甲戊灵处理的大蒜根尖可观察到的中期分裂相多倍体细胞数目与秋水仙素处理效果相近,提示二甲戊灵适合作为多倍体诱导实验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方法对云南紫荆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紫荆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32,核型公式为:K(2n)=32=30m 2sm,核型类型为“1A”,染色体臂指数NF值=64,核不对称系数为As.K%=56.18%.  相似文献   

10.
参照人教版“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步骤,设计常温对照组,以及改变低温诱导的时长等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低温诱导后,大蒜根尖有丝分裂前中后各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虽然未能准确计数,但与常温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低温诱导72 h后再恢复常温处理24 h,染色体数目增加的细胞分裂相较多,优于单一低温处理。  相似文献   

11.
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红细胞由两面凹的圆盘形变为镰刀型,可以通过显微镜检出;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能通过显微镜检出;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检出。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根尖,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其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情况及染色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氯化镉溶液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根尖生长速度和有丝分裂指数降低,并能引起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现象.说明氯化镉对龙葵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高汝勇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4):65-66,72
以大蒜根尖为材料,研究了紫外线对大蒜根尖的致畸效应.结果表明,紫外线可使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在分裂间期出现微核、多核,在分裂期出现染色体桥、断片、粘连等畸变类型.紫外线照射25 min时能观察各种畸变类型,且畸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一、染色体分带的意义染色体是细胞核内一种重要的结构,它由脱氧核糖核酸(DNA)与组旦白、少量RNA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情况下祗有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镜检到。每一种真核生物的染色体,都具有一定的形状结构和数目。生物的进化、遗传、变异、繁殖和发育等重大问题无不和染色  相似文献   

15.
菜心是小白菜的一个变种 ,其幼苗是观察根毛和根尖结构实验 (实验内容见初中生物教材第一册P3 7)的好材料。菜心幼苗作为该实验的好材料 ,具有以下优点 :①菜心幼苗根尖明显 ,根尖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结构易于区别 ,特别是成熟区易于识别 ,该部位的根毛纯白、浓密、纤细 ;②菜心种子发芽期短 ,实验前 3~ 5d培育就能用于实验 ;③菜心幼苗可供实验的时间长 ,发芽后 ,两周内实验 ,现象依然明显 ;④菜心幼苗适应期长 ,南方实验室全年均可培育 ,尤以 4~ 11月为最佳 ,此时正与教学同步 ;⑤菜心种子材料易得 ,各种子店均有销售 ,…  相似文献   

16.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通过实验的具体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时装片制作、染色技术以及显微镜观察等动手操作技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裂简图的绘制,可以加深对细胞周期各时期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实验也是"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等实验的基础。因此,有关有丝分  相似文献   

17.
实验以分蘖葱头根尖为实验材料,对其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分蘖葱头根尖的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2x=16=12m+4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4L+4M2+6M1+2S,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77%.  相似文献   

18.
对上农大叶芦荟、木立芦荟、库拉索芦荟三个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芦荟进行观察,比较它们之间的形态和生理差异,用三种芦荟试管苗的根进行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查,发现三种芦荟的根尖细胞染色体2n均等于14,由四对长染色体和三对短染色体组成,属二型性核型.三种芦荟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着丝点类型上存在差异.对三种芦荟的遗传进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豌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测定了不同浓度氯化钠(0.05,0.15,0.25mol/L)诱导下的豌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氯化钠能诱发较高的微核率,降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并能诱导豌豆根尖细胞产生较多类型的染色体畸变.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三种芦荟的区别及其遗传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农大叶芦荟、木立芦荟、库拉索芦荟三个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芦荟进行观察,比较它们之间的形态和生理差异,用三种芦荟试管苗的根进行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查,发现三种芦荟的根尖细胞染色体2n均等于14,由四对长染色体和三对短染色体组成,属二型性核型。三种芦荟在染色体在相对长度和着丝点类型上存在差异。对三种芦荟的遗传进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