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后进生的心理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后进生的内心十分敏感与矛盾。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更好地转化后进生,应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2.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事物的内部。教育领域中充满着重重矛盾,需要用毛泽东的矛盾论思想和方法来审视,才能正确理解。本文论述了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与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科研与教学、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全局与局部、学校与家庭等矛盾关系。解决矛盾,需要认识矛盾的性质和发展的趋势,从全局出发,从事物的内部找原因。  相似文献   

3.
矛盾理论混淆了“矛盾的特殊性”和“特殊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不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而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看 ,二者贯串事物发展的始终 ,具有连续性 ,因而二者是绝对的 ;从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上看 ,二者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都必然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同一和斗争的方式上 ,具体条件上等都有所不同 ,因而二者又是间断的、非连续的 ,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4.
比较视野下职业教育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关注点不尽相同.相比之下,这些不同的关注点在我国都能得到体现.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从社会角度看,发展职业教育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经济角度看,发展职业教育是摆脱"两难"境遇的必然选择;从教育角度看,发展职业教育是化解教育矛盾的关键环节;从自身看,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全民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教育对社会的文明进程、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层面看,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生态矛盾、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从教育层面看,生态文明教育是教育完善自身、与国际生态教育接轨的需要;从人的发展层面看,生态文明教育是人提高自身素质、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要拥有“十减一”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甚至多面。看清一个事物,得从不同角度来看:看正面,还要看反面;看现象,还要看本质;看现在,还要看历史;看这种条件下的表现,还要看那种条件下的表现……这样,才能把一个事物看透,避免片面性。同样的道理,写话题作文,对一个事物进行议论时,也应从不同角度议论,才能议深议透。  相似文献   

7.
矛盾作用问题,是辩证法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对于矛盾作用,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和有关理论专著几乎都只是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并从不同方面对矛盾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进行了详尽阐述。然而,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是否只是起着积极动力作用呢?我认为并非如此。事实上,象任何事物和现象一样,矛盾作用本身也是矛盾的,即矛盾既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在一定条件、一定方面不同程度地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消极阻力作用。本文试图对矛盾作用这种双重性的根据、表现及其意义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育资源供给与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不同教育阶段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对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调节是政府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要求政府部门必须从理性角度把握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国际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中国各个方面,在大学校园感受尤为深切,多了外籍教师和不同肤色的留学生,还不时地见着某些学科专业的国际会议、中外同行交流活动等。教育国际化有其深厚的经济技术和文化发展背景,历史地看,它在不同的重要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效应;从社会视角看,它又有其内在要素及其结构模式。本文把教育国际化这个宏观主题,与教育自觉这个微观主题搁在一块,意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各主体的教育思想与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依据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首先把着眼点放在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上;依据不同特点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理,对电大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从电大教师本身的特点出发;依据每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都包含着各自的特殊矛盾原理,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针对性地开展阶段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教育技术学科学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两大研究范式的对立性与相对合理性进行了辨析,指出两大研究范式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论思想。由于选取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两大研究范式在“对象-方法”的适宜性上都做到了历史上的相对合理。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两大范式在趋向辩证的过程中,实现了“通约”。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背景下兴起的关注“微观”叙事的教育叙事研究,若以拒斥普适性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就很难从“叙事”上升到“研究”层面,只有超越两极对立,才能保证教育叙事研究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生活体验研究及其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生活体验具有当下性、完整性、独特性、超越性和不可言说性等特点。作为一种不同于教育经验的研究范式,教育生活体验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它能使教育意义更加完整,它的非课题性和生存意识使它区别于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研究,它的研究旨趣渗入了教育研究方法论转向的思想,对教育学理论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务管理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建议,为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实现程度可分为四个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科学地选择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素,明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16.
Educational balance refers to the ideal that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 who receive education enjoy equal treatment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under the thought of fair education and principle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the educational policy as well as legal system that guarantee its actual operations. The essence of balanced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to pursue educational equity and realize fair education. In terms of macroanalysis, it is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al supply and demand. In terms of mesoanalysis, it is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disposition. In terms of microanalysis, it is the balance of school teaching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balance of the internal curriculum teaching resource disposition, and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ults as well a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Balanced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a historical category,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ccording to its achievement level. It is of great actual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the balancing index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hich is suitable for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alities, to scientifically select the elements and to clarify the target of fundamental balanced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data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balancing index of our fundament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approaching this balanc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iaoyu Yanjiu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6, (6): 16–28  相似文献   

17.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科学的功能有效施放的最根本的决定力量。教育科学对于教育实践主体的功能集中地体现在对其教育观念的改造上。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包括: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意图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能力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精神的转化过程。优化教育科学的功能施放现状必须优化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解决高质量基础上的平等问题是美国教育的当代追求。为此,美国通过实施与完善绩效问责制、促进学校多样化与竞争、强化家长择校权利和能力等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公平具有普世价值,教育公平问题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教育公平与质量、效率并不矛盾,应增强公立学校自我改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专业服务:教育服务贸易永恒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就是专业服务。本文分拆了教育中专业服务的基本合义、我国教育专业服务的比较优势、并从制度构建的角度提出几个对策,包括:完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和法律支撑体系,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专业服务,完善教师教育制度,用税制规范国外举办的教育机构的营利性办学行为等。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现代化问题进行文化哲学的探讨,是对人、文化与学校现代化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也为目前的学校现代化实践开拓一个崭新的思维空间。在文化哲学看来,学校现代化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内涵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而人自身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生存方式上的根本变革,即学校文化的转型。这就必须立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对现存学校文化的非现代性因素进行反思、批判与重建,实现从与传统农业文明相适应的由经验、常识、情感为内在要素的学校文化模式向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文化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