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朱秋萍 《小学生》2010,(8):18-18
1“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1.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研究天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理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中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作文的“真实”到底有何具体要求呢?如何把握作文“实”与“虚”的尺度呢?这也是我们在作文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文的“实”,并非完全要求照搬生活、罗列生活现象或简单地模拟生活。作文的内容必然要求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但它毕竟是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艺术表现,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完全全地反映生活的真实。作文的真实,应该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世界·高中版》在新的一年里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此之前,《作文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小学版”、“初中版”,被人们誉为中小学生“作文学习之友”。“高中版”的问世,既是“小学版”、“初中版”的自然延伸,更体现了新的理念、新的风格。我们赞成的作文理念有:1.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是靠教出来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作文技巧以后,就要靠学生自己去感悟和训练。学生应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二是:作文应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衣食住行一样自在。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应是…  相似文献   

5.
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毫无疑问,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客观生活,既包括直接生活,又包括间接生活。但正如自然界之水要经过加工、提纯,方可成为人们的生活用水一样,作文的“源头活水”,也必须经过作者头脑的加工、提纯,方可成为作文的“用水”。从人文合一的作文规律来说,只有化入作者头脑小宇宙的生活信息,才是最直接、最有价值的作文“用水”——作文的材料内容。作文不是冷眼旁观地记录客观生活,而是作者头脑对客观生活进行思想感情的孵化;作文不是对外界信息的简单复制,而是作者对自己头脑“内存生活”信息的加工外…  相似文献   

6.
生活作文之探索——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为此,近年来,我努力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生活作文之探索。具体阐述如下:一、转变教师角色,让生活作文成为小学生沟通表达的本能需要当今小学生的通病是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学生习作都是被动的、应命的,也就是说,每进行一次练笔都是先有教师施以“指令”,然后学生应“令”行事(作文)。学生胸中不一定有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7.
回归生活:作文教学中生本思想复归与重建的逻辑基点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作文的源泉,但生活与作文需要“对应”,缺乏了“对应”,作文也就失却了生活的基础,作文教学也就游离于其存在的逻辑基点之外,成了漂浮在空中捉摸不定的“幽灵”。于是出现了人们理念的“变革”,“同学们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写”,更有甚者写“放胆文”,大有“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气势,可是我们得到的回报往往是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你们有生活吗?有文章可写吗?近些年来,媒体上有好些文章在为你们没有生活、写作文困难叫苦呢!他们说,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要先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然后才有文章可写;说你们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脱离生活”“没有生活”,所以写作文“无米下锅”,只好“闭门造车”,瞎编,甚至有小学生在作文中说“捡起4张500块钱还给老大娘”,又有作文说“出门捡到1亿元,10元1张,叠起来有语文书那么厚”。文章称这种作文叫“逼疯老师”的“神作文”。  相似文献   

9.
课题界定 什么是“生活需要式”的作文?所谓“生活需要式”的作文,就是以“生活”为写作素材,以“需要”为写作目的,并把写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一种作文方式。这里,“演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既要把作文演化为“生活”(这里的“生活不是指写作素材,而是指真正的日常生活), 又要把作文演化为“需要”。因此,“生活需要式”作文的第一个特性便是“生活性”。作文所表达的内容不离开生活(包括真实的生活和“虚构”的生活),但同时又把作文这种特殊的书面表达训练演绎为如同饮食起居那样不可回避的“日常生活”。第二个特性是“…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需要作文,生活就是作文.作文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情感的需要.作文之“溪水”来自于生活的“泉源”,没有“泉源”便无从谈“溪水”.中学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庞玉忠 《现代语文》2014,(8):142-144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位先生的话精妙地指出了生活和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潘富民 《文教资料》2005,(28):189-190
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入,语文教材调整和修改愈加频繁,新教材明显加强了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新课标中的作文要求更是一改往日“文从字顺的表达”而变为“有创新的表达”。在所有写作方式中,片段练习是最迅速、最有效、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方法,它是作文教学的轻骑兵。它可以直接沟通“生活积累”与“作文写作”,降低作文的难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片段练习极其贴近生活,写出来的习作富有生活的质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产生极大的表达兴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的初级作文理念并积极投入作文的实践创作。一、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不少实验学校及老师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有以“指导、习作、评议、修改”四位一体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六步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开放式”、“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等。本课题的研究将作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探索作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系列,进行作文教学指导生活化的研究。从而总结出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基本内容、途径与方法,总结出作文教学指导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漠式。  相似文献   

14.
作文姓啥     
作文姓啥 ?作文啥都姓。作文姓“美”。作文要有优美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读起来才使人赏心悦目。作文姓“真”。作文要有真实的感情 ,真实的语言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自我。作文要真实 ,不能弄虚作假。要用你的真情实感去融入写作 ,融入生活 ,融入这令人好奇的大千世界。作文姓“情”。有情才有文 ,好作文更注重情感。用心去写 ,用情去创造 ,百态人生 ,尽在有情的文章中。作文姓“笑”。笑看人生 ,笑出自我。当你看到一篇语言幽默风趣 ,真实反映生活百态的文章 ,或用讽刺的笔法反映人生丑态时 ,你肯定会笑得合不拢嘴。作文姓“异”。现代人…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2009,(10):F0004-F0004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教学叙事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与孩子们共享快乐读写时光的故事,对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如何撷取写作素材、如何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全书共6章,按照“生活作文”“阅读作文”“想象作文”“创新作文”“方法指导”“快乐作文”编排;每章前有卷首语,抒发感想;后有专家点评,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总以为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自然就会写出生动活泼的作文。然而,现实的窘境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日益丰富多彩,而笔下的文字依然枯涩。是什么让学生对多姿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是什么堵塞了学生充分表达的“心灵通道”呢?破解学生无话可写的难题,让学生拥有“产生作文内容的能力”,是真正的作文教学“革命”。  相似文献   

17.
中学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规定了每学期的作文训练任务以及每次作文训练的定向目标、范围和要求。这种被动的作文教学,既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况且,单靠一个学期为数不多的几篇课堂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靠老师强制性地逼着学生去写更是没有效果,也是没有意义的。本人认为,写作教学要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密切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诗人何其芳说过:“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可见,生活是写作题材和素材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自然就有了思想和体验,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即做到了“有话可说”。但是,我们的写作不仅要做到“有话可说”,更要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必说”,让写作成为一种冲动、一种欲望,成为一种像吃饭、睡觉一样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素材,主动去写,达到不写不舒服,“一吐而后快”的思想境地。这种欲望和冲动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培养、去发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新鲜的成功的作文呢?一、扬长避短,写“我的”生活,“我的”心理感受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植根于现实生活土壤,写“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感受是作文出新,写出成功作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要让我们的作文精彩动人就必须在“真”和“新”上下功夫。“真”就是真情实感,“新”就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写真实的自我,抒真切的感情,这是作文的灵魂。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题目中往往有这样的导语:“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吗”、“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和看法”等等。这些提示,其内涵都是指在作文中要表达真情实意,从“自我”角度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情感真挚、新颖独特的作文呢﹖一、用心去生活“我手写我心”,作文本是学生发表见解、宣泄感情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0.
潘英 《青海教育》2004,(3):43-43
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学生没有生活感受,作文就缺乏源头活水、材料不足,以至写起来思路狭窄,内容匮乏,久之,学生便害怕作文,厌恶作文,自然作文水平就难以提高。契诃夫说:“谁要想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作文材料单调“无米下锅”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缺少足够的感受,对许多有意义、有情趣的生活没有细细体味,或缺少体味的能力。改变“无米下锅”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