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高效降低严寒地区的建筑能耗,基于严寒地区典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仿真模型,深入分析绿色改造技术方案(M1:改变围护结构、M2:改变遮阳设施、M3:改变照明器具、M4:改变HVAC系统)的节能敏感性及其节能潜力。研究结果表明,M1、M3和M4技术对建筑采暖和照明用电两个能耗因素具有较高的节能敏感性。对于住宅建筑,M4的节能潜力最大,达到37. 08%,其次是M1的节能潜力为6. 10%。对于公共建筑,M1的节能潜力最大,达到10. 45%,其次是M3的节能潜力大为3. 26%。研究成果可为严寒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英国制冷工程师协会(CIBSE)推荐的准入法,可以计算建筑物设计初期的全年动态负荷,具有快速、直观的特点,但其计算准确度未获得验证.结合我国严寒地区哈尔滨市的气候条件,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冷、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校核准入法的负荷计算准确度.结合典型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哈尔滨地区供暖度日数和空调度日数的精确范围,并利用度日数法计算65%节能设计标准的示例建筑的全年建筑能耗,并与准入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准入法计算的建筑负荷、建筑能耗可满足一定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施工技术对于实现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分析北方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节能改造的困难,以墙体、外窗及屋顶等的节能改造为切入点,系统地论述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拉萨居住建筑空间组织对气候与辐射的适应性,改善建筑空间组织的节能效果,以拉萨市居住建筑为基础建立了热工计算模型.针对无保温的既有建筑与良好保温的新建建筑2种情况,分别模拟分析了建筑朝向、封闭阳台、进深方向上隔墙位置、层高、南向窗墙比对采暖能耗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显示:朝向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影响要素,不利朝向会引起能耗大幅增加;南北向封闭阳台能减小采暖能耗;南北向隔墙位置北移能够降低采暖能耗,但节能效果有限;较小层高对节能有利;对于既有建筑,在一定工况下,南向窗墙面积设计存在平衡点,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节能;对于良好保温的新建筑,扩大南向窗墙比能够降低能耗,但模型间的节能率会逐渐减小.节能设计模型与基础模型的能耗对比显示,空间组织优化设计方法能有效降低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5.
采暖居住建筑外窗能耗与节能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济南市某典型的居住建筑当采用不同外窗(门)时的耗热量及节能情况进行了分析。当窗墙比为0.30、体形系数为0.25时,外窗(门)耗热量约占外墙总耗热量的(40-60)%。与铝窗相比,采用单玻塑窗和双玻塑窗后,采暖耗热量指标分别下降了18%和39%。节能门窗对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蕴含特有的天然资源。气候的地域性决定了建筑节能的地域特点,通过对茂名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建筑现状能耗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茂名地区建筑节能设计要点,提出要从规划、外门窗的节能、墙体的节能、屋顶的节能、设备节能等几方面进行节能设计,同时,建筑节能还应与气候的相结合,应提高节能意识,应加强研究力度,并大力倡导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居住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对农宅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岳西县某农宅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h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建筑朝向、南向窗墙比、层高对全年累计冷负荷、全年累计热负荷以及全年累计总负荷的影响,得出了适合该地区农宅的最佳朝向和南向窗墙比、层高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规律。再通过正交试验,对外墙材料、外窗材料、南向窗墙比以及层高四个因素分别选取三个水平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各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大小顺序,并给出了适宜该地区农宅节能设计的组合方案,给当地农宅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住宅位置不同、楼层不同,各层的日照时间也不同,在进行居住建筑外窗节能设计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以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有充足日照的住宅或楼层,应增加建筑物利用太阳得热,减少暖气使用;日照资源少的住宅或楼层,应严格控制窗墙比和飘窗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中,采暖及空调的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60%~70%。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可从墙体、外门、窗和屋顶等方面进行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我国楼宇建筑能耗现状后,认识到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和巨大潜力.从供配电系统变压器节能设计、照明系统节能设计、电梯智能群控系统节能设计、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智能楼宇建筑电气系统常采用的节能降耗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极大改变了当前建筑业结构,并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迅速推广。通过分析当前绿色建筑能耗存在的问题;以严寒地区为例,利用eQUEST对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确定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效果明显。为保证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目标的顺利实施,提出多能互补型超低能耗建筑的能源供应,以及关键技术措施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介绍。将建筑节能降耗工作逐步从措施导向转为效果导向,利用数据说明建筑节能降耗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气候特点,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应用节能技术措施,尽可能减少建筑物能耗,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绵阳某公共建筑的物理模型,运用DEST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朝向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将优化模型与基准模型的能耗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夏热冬冷地区最优南向窗墙比应为0.4,北向窗墙比应为0.25。  相似文献   

14.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与现行的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能耗认定标准、户内空气品质和风量的要求均不相同.石家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无热桥设计、高气密性设计和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石家庄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面临着建筑造价高,高气密性设计与甲醛排放相矛盾,装修会使节能和舒适效果降低等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文献角度对我国玻璃窗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梳理自晋代琉璃窗作为建筑装饰物的出现到清末玻璃窗在民间广泛应用的发展演变历程,并结合考古发现给予了相应证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校验中国的节能标准,采用能耗预算法,对中国标准和HK-BEAM中基准建筑的年能耗及建筑总传热数值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与HK-BEAM相比,中国标准中基准建筑的总传热数值偏低,年能耗和冷负荷偏高,两标准中的基准建筑年能耗相差13.4%.中国标准中除了通风率和设备功率外,其他节能标准项都比HK-BEAM标准设定得高.然而,由于通风率和设备功率2项节能标准(尤其是通风率)会导致建筑耗能较多,因此中国基准住宅建筑的年能耗预算偏高.  相似文献   

17.
严寒地区冬季耗热量较大,采暖建筑地面的保温性能及节能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内部的能耗水平,更影响着居民的健康与舒适.本文对底层地面受到的热作用进行了分析,经实际计算可知采取保温措施的建筑地面其节能效益十分显著,热舒适度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型商业建筑的空调能耗现状,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其中的节能潜力,并从加强能耗管理意识、减少冷热负荷、提高冷热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泵及风机耗电、提高空调系统控制等七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大型商业建筑空调节能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不足,通过解耦方法建立了建筑能耗快速预测模型.以中国冬冷夏热地区典型建筑为研究对象,依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将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分为运行属性因素和自有属性因素两类,以运行属性参数为基准,自有属性参数为修正,依据主元解耦方法,建立了典型建筑冷热负荷计算快速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软件Energy Plus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以下;与实际运行数据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011年为13.14%,2012年为8.56%,其主要原因是建筑的同时率分别高于设计值16%和13%;与软件Energy Plus和Design Builder相比,该模型计算快速、简捷且能够用于设计阶段.该建筑能耗快速预测模型对建筑的设计和运行优化具有一定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如今,在全面推进建筑节能的大好形势下,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总体节能状况令人堪忧.大批量的高能耗建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放眼世界,我国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数倍.本文分析了建筑节能的现状,提出了几种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