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课堂思维含金量的关键是提出"好问题"。好的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积极独立思考,产生思维碰撞。《"好问题"背后蕴含着高质量的思维——对新课程探寻"好问题"的思考》一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提出"好问题"的案例分析,可供教师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教与学所关注的焦点,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科学教师既要理解科学课的"好问题"特征,又要认识"好问题"与"好思维"之间的关联,通过问题的优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衡量一节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思维含金量。要使思维的含金量提高,提出“好问题”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提出“好问题”,更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好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首先,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其次,问题应具有适应性;再者,问题应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4.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还学于生",这就要求我们创建适合这一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从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好问题"、组织和引导问题讨论三个方面的实践层面,探究以问题为中心、平等对话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是一种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学习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教学?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好问题"是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为此,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设计并捕捉"好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设计并应用到位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就教师而言,课堂中善于设计"好问题"将有效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一、问题要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标展开的,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在教学中,提问要把握好难与易的尺度,要恰到好处;要根据不同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当代著名数学家P.R.哈尔莫斯(Halmos)曾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的起点.E.R.汉密尔顿也认为:"教与学的全部过程贯穿着提问的艺术."它促使数学的发现,推动数学的发展.好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揭示.因此,"提好"问题、"提"好问题,以"问题"为载体,采用问题解决的思想设计教学,可以优化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李建波 《成才之路》2013,(16):51-51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质疑中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学习与进步。一、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必然需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勤思好问要  相似文献   

9.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物理学习更是如此,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好"问题,因"好问题"的背后往往蕴含着高质量的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更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好"问题,使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还学于生",这就要求我们创建适合这一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从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好问题"、组织和引导问题讨论三个方面的实践层面,探究以问题为中心、平等对话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个教学案例,详细解读在课堂上"问题"的"生成"过程。在问题生成中,创设生活情境必不可少,构建思维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生成的技巧,模仿设计评价"好问题",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与学习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会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模式化、机械式动手操作,动手操作的"含金量"不高。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构建提高动手操作"含金量"的教学模式,以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徐友新 《辽宁教育》2014,(12):41-43
【导读】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个"好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好问题"转化成"好活动"。这其中,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活动准备,开展好过程指导,组织好活动评价。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个"好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好问题"转化成"好活动"。打一个工业比方:前者只是教师的构思与创意,后者才是惠及学生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地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从设计"陷阱题"、"障碍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计"多种解法题"、"层层变式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设计"开放题"、"探究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设计"评价题"、"反思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设计"综合题"、"渗透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等五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做到“六多”。一、多创设问题情境,感发思维热情,拓展思维天地。思维,通常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这就是说,思维总是由解决问题引起的。解决问题的热情越高、迫切性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生疑、好问,自行设计问题和编写答案;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常抓住教材的关键,揭示矛盾,激发学生的疑团,不断创设问题的情境。设问要注意启发性,要从各个角度提出问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想问、善问、敢问、好问,把握“发展学生思维”的主旋律,让学生的“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出凸显多维性的"主问题",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设计"主问题"时,要从文章的题目、题眼、重点语言入手,从而保证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而所谓的"主问题",就是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打开思维的钥匙,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把握这个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教学引向成功、走向精彩.一个好问题首先要符合学生原有水平;其次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最后要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情分析、教材解读中去把握;注意问题的思考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多设计一些能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和发散类、探索类问题;注意问题的人文性,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然而仅仅停留在"一题多解"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即让学生的思维无限发散,不注意"收"(及时归纳总结方法),那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一题多解要关注考纲和考试说明、关注学生的"学情"、关注解法的选择,最终变为多解归一,升华为解一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