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口头艺术的"表演方式"是指特定语言生态环境及相应实物修饰和场所活动中,由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历史与美学意义与功能的言语传播、音乐节奏和体态动作综合运用和表达组成的一套沟通体系。从修饰物、表演场所、参照物与音乐节奏、体态动作等几个方面分析羌族口头艺术的巫术表演,可以让我们对其特点的认知和归纳更为客观具体。  相似文献   

2.
目前,表演只是一个专业,还不是一个学科,更没有成为科学。一个学科要成为科学必须有该学科的历史和理论,由于表演历史和表演理论的缺失,导致表演专业队伍没有反思意识,形成了学科壁垒和学术传统的断裂。因此表演要成为科学必须解决学科的结构性问题、表演训练的科学性问题和严谨的系统化的理论表述问题。科学的理论产生科学的实践,表演理论是表演学科的灵魂,科学的表演理论包括表演范畴论、表演本质论、表演身体论、表演创作论和表演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表演的训练方法,从表演训练的理论来源和设计原理出发,对各种表演练习进行了分析,依据其理论基础,设计有针对性的具体练习形式,为达到表演训练的目的设置科学规范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舞蹈演员进行表演时,通过肢体语言动作和面部表情相结合的方式,完整地表达舞蹈意图,传递给观众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在表演过程中,演员根据舞蹈所表现的内容,进行面部表情更替,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焦点。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着重加强少儿舞蹈表演表情训练。一、少儿舞蹈表演表情训练的意义少儿舞蹈表演,表情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培训学校都不是很注重孩子面部表情的训  相似文献   

5.
在影视表演中,形体教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形体动作表达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影视表演专业.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在形体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的特点,对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系统的形体表演教学内容,进而通过严格规范的形体训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形体技能技巧和表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表演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形体可塑性和表现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影视表演中塑造古今中外不同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视频分析法对武术舞台化表演进行研究,从武术舞台化表演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美学角度来探讨武术舞台化表演动作编排,试图给武术表演动作编排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武术表演质量,进而达到以武术表演为媒介积极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黄娅 《快乐阅读》2012,(18):120-122
长期以来,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就已成为学术界以及诸多热爱戏剧影视表演的朋友们争论和研讨的话题。有很多人认为它们二者完全不能等同,或是一部分人只认可影视而摒弃了戏剧,还有的人认为舞台演员去演电影电视永远都是"虚假、夸张、造作"的,其实不然,大家的认为都较片面,它们除了"差异"还具有彼此的"结合点",两次获得男主角奥斯卡金像奖的达斯廷?霍夫曼说:"演员长期离开舞台,就会失去营养,在舞台上与观众活的交流,是演员的营养剂。"优秀的话剧表演"养育"了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也无须去割断它。因此就这个问题,本文我将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同仁们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戏剧影视这两种像姐妹一样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8.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的"表演性"要求幼儿以自身为媒介,运用包括语言、表情、动作姿势等在内的手段来再现特定的故事,这种再现的过程本身对于幼儿来说是多种能力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过程。但由于表演游戏是对文艺作品的再创造,孩子往往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扮演角色,反映作品的内容。但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想渲染某个情节却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台慧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6):111-112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又要具有"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一个歌唱者站在舞台上如果从头到尾一动不动地只唱没有动作,这种演唱就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动感。声情并茂的歌唱与"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才能使歌声更加传神,使表演更加形象化。  相似文献   

10.
声乐表演是既要唱好又要演好的艺术。表演中的形体表演对歌唱起到了协调、统一、提升的重要作用,是生动展现歌唱音乐魅力的重要手段。“声情并茂”与“形神兼备”构成了歌声与形象的完美统一。本文从形体表演的重要性、总体要求、训练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四大方面论述了声乐表演中如何通过形体表演诸因素来完善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将“唱声”与“唱形”紧密结合,最后展现“唱神”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以美育的视角来审视当前幼儿故事剧表演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故事表演对话随意化,缺乏生活体验的审美知觉;故事表演动作符号化,缺乏游戏体验的审美想象;故事表演情感浅表化,缺乏艺术体验的审美理解。认为可以从对话"悦耳",提升审美直觉能力的敏锐性;动作"悦目",激发审美创造力的独特性;情感"悦心",萌发审美态度的意向性等三个维度加强对幼儿故事剧表演活动美育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12.
在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中,舞台道具占有重要地位.在舞台表演中,道具由单纯的实物演变为一种艺术形象.舞台道具贯穿于整个舞台表演之中,和舞台的演员表演、灯光等相协调,相辅相成.本文首先简述了舞台道具的内涵和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舞台道具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最后针对于目前舞台道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健美操运动中,表演意识对健美操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能更清楚表达健美操内涵,技术动作更有鲜明性,但在实际健美操教学中,多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对表演意识培养稍显不足,本文就健美操教学中,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表演意识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即兴演奏"是一项特殊的音乐技巧,是创造与表演、灵感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即兴创作与表演"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被成功地运用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将"即兴创造"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高师音乐教育应将"即兴创作与表演"纳入其课程体系中,并承担起"即兴创作与表演"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林红 《教育艺术》2006,(1):26-27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段)的一种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它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而是表演者为了追求表演的满足和快乐。  相似文献   

16.
一个舞蹈学习者,无论从最开始站立的基本动作的训练到最后学习一系列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和舞蹈组合的完成,这些过程都是在音乐中进行的。音乐通过舞蹈得以展现;舞蹈则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完善,没有音乐的训练,会使学生渐渐产生乏味感,这种状态下培养的学生会很呆板、僵硬,表演缺乏艺术感染力,更是很难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所以。在舞蹈学习中不能把舞蹈训练看成是单纯的技能学习,更不能轻视音乐,节奏鲜明的音乐对舞蹈训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舞蹈动作的内涵表现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音乐表演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侧重技术、技巧训练,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开设表演课,重视舞台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最古老、最久远又和生活、和时代最密不可分的艺术就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是通过舞蹈的动作来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和升华之后的形态,以艺术性替代了功能性,也就是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表演具有其内在延展性,需要舞者经过整理、提炼、加工、升华,从内而外的带给观众以美感教育,影响和陶冶人的情操。本文便从三个方面阐述舞蹈表演的内在延展性。  相似文献   

19.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富有创造性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来再现文学作品。表演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充分运用自己所喜爱的动作、表情、语言等进行表演。在游戏中幼儿能充分体验游戏中的自主性、乐趣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在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方面往往被人们错误的认为相同,其实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我们将电影表演定位为行动艺术还是感觉艺术之前,必须对两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继而在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方面对两种表演也有个全面的认识.这种探讨和区分是研究的必要,断定电影表演属于哪一种艺术,其前提就是将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相同点和不同点都一一找出,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