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脸和白脸     
有个县官,最怕动脑(nǎo)筋(jīn)审案子。来了打官司的,他就问人家:"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多可笑。有一天,这县官审案审得烦了,就叫师爷陪他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有一种脸谱艺术:红脸忠贞,白脸奸诈,各种角色,泾渭分明,一目了然。因此,便省却了台下观众辨识推理之繁事,观众(或读者)只须爱憎分明地闲坐着为“好人”呐喊助威,洒同情之泪;因“坏人”而义愤填膺,啐一口唾沫。由此,便养成了“观众”(读者)一种简单的审美心理:一部文学作品,读之如果不能很快辨出好人坏蛋,如果不能很快理清故事线索脉络,如果结尾不是阳光灿灿,坏人遭到惩罚,好人胜利团圆,便茫茫然,如坠五里云雾之中。这种懒惰的审美习惯,势必影响鉴赏水平。中学语文教参给《雷雨》中的周朴园下的“品行鉴定”:他残忍、冷酷、自私、贪…  相似文献   

3.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好人的第一坏处是,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5年,吴相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这回‘退让贤路’了!”我回答他说:“吴老师,你错了,你退…  相似文献   

4.
大公无私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5.
狗咬什么人     
一次,我带着女儿去走亲戚,途中见一条狗趴在路边。女儿问:“爸爸,狗咬人吗?”我随口回答:“狗咬坏人,不咬好人。”谁知,还没进亲戚家门,我就被看门狗咬了一口。女儿一边哭一边骂:“大坏蛋!”返家路上,女儿问我:“爸爸,你是坏人吗?”我不解其意反问道:“爸爸怎么会是坏人  相似文献   

6.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诩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诩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好人的第一坏是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5年,吴祖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这回‘退让贤路’了!”我回答他说:“吴老师,你错了,你退…  相似文献   

7.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 ,长大以后 ,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 ,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 ,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 ,从来不疑有他 ,但是 ,好人、好人 ,他们真是好人吗 ?深究起来 ,可不见得。事实上 ,世间所谓的好人 ,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 ?会坏 ,我举出三点主要的 ,证明给你———好人———看 :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好人的第一坏处是 ,他们怕坏人 ,因为怕 ,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 5年 ,吴相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 ,他对我说 :“我这回‘退让贤路’了 !…  相似文献   

8.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坏人做坏事;另外一个是好人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结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在有机会或可能有机会的时候,放弃了打击坏人、…  相似文献   

9.
1月15日 晴 在我家爸爸当“红脸”,妈妈当“白脸”,是典型的严母慈父哟,不信,看看下面的事例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
我上常识课“认识燕子”,当我讲了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以后总结说:“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爱小燕子,更要爱护小燕子。“老师,坏人也喜欢燕子吗?”突然,一个叫森辉的男孩子这样问。我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他一句:“你说呢?”他回答说:“不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他答得头头是道:“因为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燕子,庄稼就会被害虫糟踏了,我们就会饿死。坏人整天想害好人,巴不得好人都饿死,所以坏人一定不喜欢燕子。”显然,孩子的思维是幼稚的。但是一个6岁的幼  相似文献   

11.
一天,康康路过一学校门口,在一个告示牌前停了下来,那上面写着:“从今天起,本校师生员工一律凭学生证和工作证出入。”康康找到门卫问:“这是谁写的?”门卫说:“校长拿来,我抄上去的。”康康问:“你抄错了吧?”门卫说:“不会错的,我抄完后还检查过呢!”康康说:“告示的文字肯定  相似文献   

12.
亲子邮件     
发件人:想说就说主题:我讨厌红脸和白脸收件人:水冰水冰,我知道凡是给你发邮件的人,都是有烦恼的,我也不例外。我和所有普通的中学生一样,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特别好。当然,我也和所有的学生一样,承受着父母想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愿望,艰难地成长。我的父母也没什么特别不好,但他们在我面前扮演的角色常让我好笑,有时甚至是生厌。你知道他们常常是什么样子吗?我考砸了,回家一说,我妈就开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的量词,看似不显眼,可在语句中却有着它特定的作用。“人”前的量词就有十来个,其表达效果也各不相同。先就“人”的个体量词而言,最普遍的就是“个”,不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还是名人俗人、好人坏人,都可以用“个”来修饰。“个”仅仅表示单个数量,不带任何色彩。而“位”、“名”、“帮“就不同了。遇到你所敬重的人,就用“位”来修饰,如“一位老师”、“两位资深编辑”、“几位优秀作家”等;“名”则大都用于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也含有尊敬意味,如:“爸爸是一名先进的共产党员”;用“帮”来限定的,必定是令人憎恶的坏人。如“一帮土匪”、“一帮吃人的野兽”等。这些量词,色彩鲜明。  相似文献   

14.
苦痛     
我真羡慕同学们有个幸福的家,而我家却时不时“硝烟弥漫”。上星期二早晨,妈妈一起床便大发雷霆:“你爸又死到哪里去了?天天就知道跑,这日子真没法过了。”我顿时紧张起来,我最怕父母吵架,可偏偏避免不了。中午,我放学回到家,令我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妈正冲爸叫道:“咱家钱多是吗?你想借谁就借谁?当初你困难时,谁愿帮你?”爸爸瞪了一眼,说:“你就只顾自己,朋友有难怎能不帮?”妈又理直气壮地说:“我让买台洗衣机你就不给买。有点钱你就想扔给别人逞能。朋友?朋友重要,你去他家过日子吧……”当时,我大气也不敢出,悄悄地把米饭热了一下便同妹…  相似文献   

15.
拉钩上吊     
错失良机报上登出一份通缉令,小查理看到了,问:“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抓坏人的通缉令。”“那么照片是谁的?”“是坏人的。”“啊?”小查理一脸困惑,“为什么不在拍照时就抓住他呢?”爱财如命有一个富翁满脑子只有钱。一天,他开着新买的奔驰车兜风,后来临时在路边停车,刚开车门,车门便被旁边疾驶的汽车撞飞了。没多久,警察赶到。富翁心痛地抱怨道:“警察先生,你看这么贵的车给撞成了什么样?”“你怎么只知道钱?你的左胳膊被撞掉了,你知道吗?”警察说道。富翁这时才发现自己左胳膊已经没了,痛苦地叫道:“哦,上帝啊!我的劳力士表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引人入胜的“序幕”师:古时候,有一位糊涂的县官,听信师爷的谗言,把无辜的李四抓了起来。在审问时,他对李四说:“明天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到时我这里有两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个县官喜欢画虎,但画虎不像,倒像猫。一次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大堂上自我欣赏。一衙役路过堂上,奉承道:“大人这猫画得真好,像活的一样!”县官一听十分恼火:“胡说!你连老虎都不认得,留你在衙内何用?”衙役被责打四十大板,逐出衙门。这时又一个衙役经过,县官把他叫住:“你说,我画的是什么?”这衙役因刚才一幕的影响,吞吞吐吐不敢说。县官说:“你怎么不说?”“我怕。”“你怕  相似文献   

18.
好人坏人?     
情况不同,好人与坏人是没有严格界限的。上小学的儿子合上书本,向爸爸提出一个问题:“爸爸,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呢?”爸爸想了一下,说:“我先给你讲几个故事,讲完后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好哇好哇!”一向爱听故事的儿子高兴得直跳高:“爸爸你快讲吧,我最爱听故事了。”爸爸端起茶润了一下嗓子,然后就向儿子讲起来:“我讲的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叫A,这天A乘公交车去办事,从始发站到终点。后来车上人越来越多,以至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这时上来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乘务员大声喊:“哪位同志给孕妇让个座。”孕妇周围坐了许多人,却全都装聋作…  相似文献   

19.
莫失良机     
莫失良机报上登出一份通缉令,立立看到了问爸爸说:“这是什么东西?”爸爸说:“这是抓坏人的通缉令。”“那么,照片是谁的?”“是坏人的。”“啊?”立立一脸困惑地问,“那为什么不在拍照时就抓住他呢?”莫失良机~~  相似文献   

20.
皇帝的新装     
从前有一个皇帝。他的周围有一些大官,其中有一个官员是一个坏人。他经常给皇帝出很多坏点子。有一天,他把两个人带到皇帝面前说:“陛下,这两个人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织布工,他们能织出非常漂亮、非常特殊的布。”皇帝说:“他们不可能织出比皇宫里的布更好的布。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布。”这个大官说:“不,你根本没有他们那种布。他们的布非常特殊,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得见。通过这种布你能知道谁聪明,谁不聪明。”“这是个好办法。”皇帝说,“好,你可以把他俩带到织布房,吩咐他们为我织出漂亮的衣服,然后,我就能知道我身边的人谁好谁坏。对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