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管察 《钓鱼》2013,(9):12-13
传统钓鱼多坠钩沉底,可是钓(?)条、草鱼、鳊鱼和鲌鱼,有沉底和不沉底两种钓组。坠钩不沉底是因为这些鱼习惯上中层活动,在钓组上就是钩、坠、饵合起来的重量小于浮漂浮力。另外,传统钓鱼都在江河湖库进行,走水不可避免。当钓组抗拒不了走水的时候,坠钩离底就是必然了。台钓适合池塘是因为不走水,用于走水则要调低钓高。然而受"台钓"影响,传统钓转身了,"台钓"所能的钓底、钓离底、打浮、钓行程,传统钓也能玩了。  相似文献   

2.
郁文生 《钓鱼》2010,(17):39-40
包食钓的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记得当时兴起的初衷,也仅仅是为钓取鲤鱼等大鱼。钩坠均卧底,饵料不雾化。但由于钓鲫鱼、钓鲢鳙效果不太明显,所以普及率较低。后来随着悬坠钓法在神州大地推广,并得到广大钓手的充分认可,有很多钓手积极将悬坠钓技术与传统钓中的包食钓法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徐成文 《钓鱼》2007,(7S):71-71
夏钓,夏钓,流水比静水好钓。 夏钓,夏钓,夜晚比白天好钓。 夏钓水面宽,江河湖库好下竿。 过浅水温高,过深食物少,不深不浅正好钓。  相似文献   

4.
刘定龙 《钓鱼》2010,(17):22-23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快钓底 巧变化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夏钓,夏钓,流水比静水好钓。夏钓,夏钓,夜晚比白天好钓。夏钓水宜深,不可钓潭心。,夏钓卿、鲤寻凉爽,欲钓草、继选睛天。早晚钓近午钓远,天阴下雨钓边边。夏钓阴,热钓潭,不冷不热钓边边。夏有三不钓:浅塘、肥水、闷热兆。夏钓水面宽,江河湖库好下竿。夏日炎炎柳阴潜,宁钓深来不  相似文献   

7.
伏治友 《垂钓》2014,(1):56-57
在鱼儿不上钩的原因中,有些是客观因素,有些是主观因素。关于主观因素,当然与钓技有关。钓技高,鱼咬钩的几率也高;钓技不高,鱼就很少咬钩或者脱钩。而在钓技当中,操作不规范是造成鱼不咬钩或脱钩的主要原因,例如.  相似文献   

8.
程宁 《中国钓鱼》2003,(6):44-45
一、引子首先要说明的是:“手竿竞技钓”同“台钓”、“传统钓”一样,是一种钓鱼方法,它同竞技钓比赛是不同的两回事。竞技钓比赛是按照中国钓鱼协会制订的规则举办的钓鱼比赛,参赛者只要不违背规则,用传统钓、台钓、竞技钓等各种钓法比赛都不受限制;手竿竞技钓则是目前最适合钓鲫比赛的方法。当然,它不光能用于比赛,也可以在休闲钓中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9.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10.
运哥 《垂钓》2011,(3):24-26
分层置铅,是一种流传于北方钧界的神秘钓法。由于知此钓法者不多,故而能查到的资料非常少。此法应是起源于溪流钓的分层咬铅钓法。由于了解的人不多,因此常被人错误地理解和使用,致使效果显现不出来……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7,(24)
水库钓鱼,有好钓与不好钓之分。水库是有库性的,不同的水库有不同的库性,摸清了库性,鱼好钓,甚至有钓不完的鱼。没有掌握库性,鱼难钓,甚至什么也钓不上来。大水库和小水库,老水库和新水库,清水水库和浑水  相似文献   

12.
邹思全 《钓鱼》2013,(13):20-21
钓鲫鱼,不管是野钓还是池钓,大多数是调高目钓低目,以悬坠钓灵为主,这是多数钓手的选择。尤其是在野钓中,多是生口鱼,虽然鱼的密度不大,但咬钩快、吃口猛,浮漂动作真实有力。钓这种生口鱼,多是调灵钓钝,就是笔者也不例外。但在一次垂钓中,笔者彻底改变了看法。在钓鲫鱼上,因鲫鱼的个体大小不同,鱼情不同,导致鱼口也不相同。表现在浮漂上,是各种动作都有,虚虚假假,真真实实,尤其是鲫鱼被钓猾的水域,有时看似真实的动作,提竿却不中鱼,看似很小而不真实的动作,却是大鲫鱼  相似文献   

13.
    
钓长江,钓黄河,钓了大海钓湖泊。钓溪钓涧钓池塘,钓竿伴我走中国。钓白云,钓清波,钓了燕舞钓荤歌。钓诗钓画钓希望,钓线磨我好性格。钓晨光,钓月色,钓了冬寒钓暑热。钓风钓雨钓霜雪,钓钩练我好体魄。钓红鲤,钓蓝鲌,钓了青鲈钓白鳓。钓情钓景钓纯真,钓鱼不多也欢乐!钓@张桂山!北京  相似文献   

14.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22,(1)
提问:调标时,调目多是钝还是灵?回答:调钓调钓,调和钓是不分家的。单从调的角度讲,调得高,钓得也高,或钓得更高,则趋于迟钝;如果调得高,钓得越低,则越趋于灵敏。同理,调低钓高,趋于迟钝,调低钓更低,则接近灵敏。为什么只是接近灵敏呢?因为调得低,钓的时候无法实现钓负目数,调目和钓目差距不大,对灵敏度的影响也不大,所以仅仅是接近而已。综上所述,钓组是否灵敏,单看调目的多少是判断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范宁 《钓鱼》2012,(24):18-19
不同鱼情、水情环境下的技术应变"一漂深"诱钓大鲫鱼技术过去,竞技钓鲫都是以钓底为主。自河南钓手发明了"一漂深"小鲫钓法之后,从而引起了全国钓鲫理念的更新。目前,凡是以尾数计算成绩的钓鲫比赛中,钓手在分析鱼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钓浮",只要密度够高,鱼能拉起来,钓手采用钓浮是肯定的。随着钓赛的改革,钓大鲫鱼的比赛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8,(19):16-16
竞技对竿长的限制和约定是3.6米钓小鲫,4.5米钓大鲫,5.4米钓混养,一个钓手必须备齐这3个规格,但钓混养比较宽松,不设下限,“5.4米以下”,允许用4.5和3.6米的。只是混养鱼有个规律—受抛钩影响,统一竿长使钩的落点成了一条线,鱼会越钓越少,必须钓远才能争取鱼口,所以没有人舍远就近。不过有人不这么想:落点一条线,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8,(9):71-71
凡钓鱼者,都知道“七分钓位,三分钓技”的八字真言,可怎样才能找到最佳钓位,把钩饵放到鱼的“家”呢?凭“冬钓阳,夏钓阴”“冬钓深,春钓浅”这些经验?但大塘大库大湖,朝阳面或朝阴面,动辄几里或几十里,不可能朝某面的每处都有鱼窝,至于“钓深,钓浅”也是极难把握,到底5米是深,还是15米是深?鱼情鱼况受各种不确切、不可知的因素影响,可谓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18.
春钓野水域     
一、选位。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说的是选位的重要性。往年钓鱼,一到水边看到一泓碧水到处都是好钓位,加上心情迫切,哪还有耐心筛选钓位,第一眼看中了哪里就慌忙在那里打窝开竿,结果是经常看钓友连连上鱼,自己窝里却冷冷清清。通过无数次考证对比,总结了一些选位的经验。第一是早春钓深浅交界;第二是仲春钓1米左右的浅滩;第三是暮春钓不深不浅。当然,整个春天的出钓都  相似文献   

19.
伏治友 《垂钓》2013,(12):46-47
有一次笔者跟朋友们集体出钓,几十个人几乎都上鱼,堆独一个老人钓不上来。后来我们发现他的浮标太大,钩饵没有沉底。这既可说是钓层问题,又可说是钓具问题,因为标坠搭配不当,钓组悬空,导致了鱼儿不咬钩。  相似文献   

20.
张炎冰 《钓鱼》2011,(18):12-13
“台钓”震动竞技钓坛是因为它钓得多、钓得快,可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针对性强,兼用性差;受钓位限制,技术单一,很多有用的技术发挥不出来。特别是面对鱼种多样、大小悬殊的鱼情,快钓小鱼1小时100尾,却抵不上钓慢鱼一次中鱼的重量。以至于有人讥讽池钓竞技是“动物园打猎”“笼子里捉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