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理念]新课程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开放”应该是基于文本的开放,“生成”应该是基于文本的生成。围绕文本,构建开放而又具有生成空间的阅读话题,挖掘文本价值,落实教学目标,将教学过程变得简单实在既是本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相似文献   

2.
付芳 《辽宁教育》2010,(1):104-10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醒、澡”等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凑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情感和态度: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地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草翠花开、训斥、凝视、拆除”等词语;理解“洋溢”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  相似文献   

5.
[教材理解]《比尾巴》是新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十课,课文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活泼的儿歌,用问句和答句的对话形式,介绍了6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鸟”。2.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4.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认字。[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头饰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1课。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资料、文本语境,识记和理解生字、词语。会认读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抹、挤、拱、批、评、价、钱、决、购”9个生字。初步理解“纷纷夸赞、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拱手”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草翠花开、训斥、凝视、拆除”等词语;理解“洋溢”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3.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受童话的有趣,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在层层读悟中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情趣1.交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家都喜欢读童话,是吧?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会认“坠”等5个生字,会写“乱”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渗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习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音节。3.能正确朗读儿歌,认识“白“”皮“”子“”在”四个生字。[教学准备]兔妈妈头饰1个,6个写有单韵母的彩球卡片,带有生字的兔宝宝图片4个,拼音大转盘1个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小学语文》2007,(7):19-20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 2.初读课文,能正确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理解“率先、颓丧、震惊、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伫立、悲叹”等词语。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相似文献   

15.
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六册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设计特色: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一、细读,感知文本1.读课文,识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2.读课文,读通顺。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3.读课文,明文意。读了几遍课文,现…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会认“旅、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植物传播种子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镜头一:我执教人教版二上《识字3》这一课。这是以“三字经”为形式的识字课文。我教学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各种形式认识本课11个生字,渗透爱祖国教育。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很明朗的教学主线。从初读韵文、自主识字,到熟读韵文、识记生字,再到背诵韵文、巩固生字,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这说明了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于这样认识,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努力体现在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李时珍那种“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精神。具体地说,就是抓住古寺环境的破败、察访过程的艰辛、品尝药草的危险等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深入地品词析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课文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从语言上看,这篇课文的语言规范、简练,富有情味,但“带我去”“自己去吧”等词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还需教师开掘。此外,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识字上,让生字在具体语境中反复重现,增加感知的强度,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去促进课文的诵读。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司马光》一课图文并茂,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课文插图,朗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