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资讯     
<正>"地球超载日"提前到来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已于8月13日到来。在这一时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生产力。地球可以自愈:可让植物再生长,可恢复鱼类资源,重新吸收空气中的碳,让干净的水重回湖泊、河流和地下蓄水层……但这些过程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1月12—13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持,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地质所主办,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14届(2019年)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以下简称"青藏高原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中国地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14,(5):F0002-F0002,F0003
正目前,人类探测器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比较罕见,因为太阳的光芒会损坏感光元件。但在2013年7月里的几天,土星与水星正好遮挡住太阳的光芒,为探测器给地球留影提供了绝佳机会。这两张照片摄于2013年7月19日,左图是"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拍摄的,当时它距地球约15亿千米;右图是"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拍摄的,当时它距地球约9800万千米。近几十年来,从太空拍摄的一系列地球照片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暗淡蓝点"。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飞至距地球60亿千米处回眸一瞥,留下了这张永恒的经典。  相似文献   

4.
<正>在地球的历史上,很多"大事件"塑造和改变了地球:来自太空的岩石撞击,熔化了地表;地壳板块漂移,改变了海洋和陆地的格局;火山爆发影响地球大气层的状态,导致气温时高时低;地球上孕育出生命,同时它们又改变了地球……所有这些"大事件"都在地球的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把岩层变得像一本"日记"。日记中的"文字"包括地质学上的改变,也包括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体形成的化石。这些化石告诉人们,某一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怎样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背景7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其"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迄今为止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目前,人类已知的大部分系外类地行星都是由"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的,它已发现了4696个系外行星候选者,确认了1030颗系外行星,其中有12颗宜居带内的系外类地行星直径介于地球的1——2倍之间,它们都有可能与地球相似。那么,"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如何寻找这些系外类地行星的呢?  相似文献   

6.
<正>还记得去年5月"地球三兄弟"被发现时地球人的欣喜吗?现在有更大的惊喜出现了:一群科学家2月22日宣布,在"三兄弟"的同一行星系统中,有更多"地球的兄弟"被发现,它们一起凑成了"葫芦娃七兄弟"。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行星的系统,更重要的是,这7颗行星都可能存在水和大气层,其中3颗还位于可能存在生命的宜居带内。  相似文献   

7.
王明全  王金达  刘景双 《资源科学》2008,30(12):1897-1903
利用传统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和能值生态足迹(Emergetic ecological footprint,EEF)方法对乾安县 1991年~2004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判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距明显,利用EF方法乾安县多数年份为生态盈余,而利用EEF方法多数年份处于超载状态,即使同为超载的年份EF和EEF超载程度也比较悬殊;②引起评价差异的主要背景原因为EEF和EF方法所量化和表达生态承载力的角度与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二者所研究的系统的边界也有所差异因而体现出不同的生态意义,即多数年份乾安县生物资源承载力尚有剩余而可更新自然资源承载力已超载;③作为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和以全球生产力为基准的分析方法,EF在应用到区域尺度时也可能遗漏一些特殊因素;从内涵和假设条件来看,EF可能会掩盖乾安县自然资本客观的可持续状况,而EEF从可更新自然资源角度量化自然资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④不能把EF评价结果作为检验EEF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唯一标准,要更多的与区域自然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今年的地球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让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自以为对她已经很了解了,可是,以下这些事实你是否知道呢?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中国地大物博,地貌多姿多彩,是世界上地形地貌种类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有很多自然资源是世界之最,大美河山令人陶醉。(据新华网)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31日,随着"第70亿宝宝"在菲律宾马尼拉降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70亿人口"时代。一个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和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人口学专家坦言,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和估算,但无论具体数字是什么,都在传达着一个信号: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要保持警醒。  相似文献   

11.
4月22日,地球又迎来了它的节日——世界地球日。31年前的这一天,丹尼斯·海斯发起的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掀开了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新篇章。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地球日是人类的感恩日,感谢地球孕育了人类并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所做出的慷慨奉献;地球日是人类的忏悔日,忏悔人类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无情的破坏;地球日是人类的行动日,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行动起来,拯救地球,拯救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2.
<正>7月24日凌晨,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天文学家确认发现首颗位于"宜居带"上体积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号为开普勒-452b),这是人类在寻找另一颗"地球"的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既不会太热也不太冷,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开普勒-4521b位于距地球1400光年的"天鹅座"方向,体积只比  相似文献   

13.
5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京发布了被称为“地球体检报告”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据报告编写者之一、伦敦动物学学会环境保护主任乔纳森·贝利(Jonathan Baillie)介绍,诊断结果显示“地球现在很不健康”。报告的结论主要基于两个关键性指标——“地球生命力指数”和“人类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14.
《只有一个地球》这课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四: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取;使学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相似文献   

15.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建设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系统获取长期、连续、多尺度、多要素的自然资源观测数据,为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在阐明自然资源监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针对调查、监测、观测等不同探测方法的功能和技术路径,以系统化的视角论述了现代自然资源监测特点,对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技术路径进行说明,并从宏观管理层面分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从1998年开始每两年发布一次的《生命行星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实际上就是一份关于生命行星——地球的环境状况的"资产负债表"。最新发布的2010年的《生命行星报告》是对“地球健康状态”做出的最权威的调查。报告对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提出了严重警告,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中的生物多样性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近日发现,地球以及内太阳系首次出现水的时间比人们之前想象得要早,地球早先极有可能是一颗被水完全覆盖的"潮湿"行星。这一研究刊载于10月31日的《科学》杂志上。"我们的海洋一直都在,并不是之前所认为的后天形成。"研究报告第一作者亚当说。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31日(北京时间)报道,研究人员研究了地球上的碳粒陨石。这种目前已知最原始的陨石,在大约46亿  相似文献   

18.
马爱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I0003-I0004
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6日宣布,其所研发的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平台(GeoProbe),采用插件技术,实现了地球物理软件"即插即用",为充分发挥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找矿等领域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地球物理软件实现"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9.
若没有疯狂的扩张,人类文明注定不能走向兴旺。混乱的地球游行、骚乱、战争此起彼伏;地震、海啸连绵不绝;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森林被滥砍滥伐,动植物大量灭绝;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粮食  相似文献   

20.
正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亮,它是怎么来的呢?40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主要的假说如"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同时起源于太阳星云中,各自的一块小星云的冷却、聚集和增生,分别形成了地球和月球,因此月球和地球是一对姐妹;"分裂说"认为,地球刚刚形成不久,由于地球内部储存的能量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