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在禁烟抗英斗争中和战后沉痛的反思总结中,魏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禁毒思想体系。他愤怒谴责英美鸦片贩子的罪行,深入总结清朝政府"内禁"不效和"外禁"失利的经验教训,强烈要求清政府从速从严禁绝鸦片,并为《南京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如何有效禁烟提出了颇具近代战略意义的对策。魏源禁烟抗英思想中的法治意识、策略意识、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意识,是魏源思想的精华,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块瑰宝,值得好好珍惜。  相似文献   

2.
魏源在国家内忧外患的情势下,针对财政危机等社会实际问题,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主张。在对内改革方面,改革漕运、治河、盐政等关系国家命脉的大政,开源节流,以增加财政收入;在对外开放方面,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新风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身处后台的幕僚,能否施展自己的治国韬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其辅政艺术,既使如魏源这样的旷世哲人也概莫能外。魏源人生的黄金时期,基本上是在幕府中度过的,他的主要思想大多成形、成熟于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理想也多是以参谋辅政的方式进行实践的。毕生追求"经世济用"的魏源,充分利用幕府这个难得的行政参谋平台,以择木而栖、与时而变、为国而谋、躬身而为的精妙辅政艺术,将改革开放思想融贯其中,使其"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除革弊政"的政治抱负在混浊的政治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  相似文献   

4.
魏源是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思想家,他在倡导经世致用、改革开放的思想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和善思想与理念。魏源指出,"仁善"是人的心性之物,但是需要培育。他从社会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立平等、破贵贱是"和"的基础;从国家治理层面提出顺道以行、美利利天下的仁善之政,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如何聚天下之善、使天下归仁。魏源的和善思想,既根源于湖湘文化,又对湖湘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魏源十分注意搜集西方新闻,提出了“夷情备采”的主张,意识到新闻的重要性;魏源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的译报思想,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魏源新闻思想还显得极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魏源思想进行剖析和解读,阐述了魏源人本思想触及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魏源人文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文价值理念,魏源西学思想意蕴着可持续性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对魏源及其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魏源生活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转化的时代,祖国急切呼唤革弊振衰的经世人才.魏源的家庭教育、个人生活经历为魏源忧国忧民和求真务实的个人品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魏源从小受湖湘文化的熏陶,后又深受江浙文化的浸润,其经世致用的学术渊源深远.魏源师友大多是主张"经世致用"的时代精英,他们有力地推动了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源对家乡的山水景观的纪游与题咏、与乡亲的往来与题联赠诗、对宗族赠田捐款与宗族兴盛的期待作了回溯与简释,彰显了魏源对家乡有难以割舍的深情眷恋.同时,文章部分题联在<魏源集>没有刊载.研究这些文献对魏源思想研究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实学与西学的互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清道光同治年间兴起以魏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对晚清的思想文化转型发生重大影响;于此同时,魏源因其事先倡导"师夷长技",同时引发了一场绵延后世,并遍及中华大地的西学思潮.由于晚清的实学思潮与西学思潮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且是一个互动的思想文化现象,故而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魏源的实学与西学思想为切入点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魏源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人之一。对外开放思想是魏源丰富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起了前驱先路的作用。魏源以对世界的全面介绍、全新认识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业,“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建立平等贸易的国家关系主张。研究魏源对外开放思想对于今天的对外开放实践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源(1794-1857)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魏源在他的巨著<海国图志>中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实际上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理论基础.魏源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的对外开放,这其中经历十分曲折合十分复杂的过程.可以说,探讨魏源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对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军事范畴研究爱国的、进步的杰出思想家魏源,产生于世界第一次军事变革时期,其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对于当今世界军事变革仍有重要借鉴的魏源"筹海思想".本文着重就魏源筹海思想的背景、精神实质及启示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博大精深的学者.一生勤于笔耕,编著宏丰.其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魏源的研究历来都被史学界所重视,而对其丰富的编辑思想至今尚少有专文论及.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明确的编辑目的在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动荡时期,魏源作为先进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洞察到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对此,他一方面大声疾呼,要求改革时弊,抵御外侮,振兴国威;另一方面,与林则徐、龚自珍等人一道对长期盛行于封建士大夫之间的那种脱离实际,繁琐空谈的学风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把封建士大夫从沉迷于训诂考据和醉心于功名利禄的歧途上转移到“经世致用”的道路上来.对此,史学家齐思和在《魏源与晚清学风》一文中论说的“默深论学,既以通经致用为主旨,以为学问必施之于政事,然后其用始著.而其致用之目的则在致富强也.”①实质是对魏源一生编辑活动目的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4.
研究魏源爱国思想的文章不少,但探讨其爱国精神特征的专文似无.笔者认为,魏源的爱国思想、爱国主张、爱国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是极其强烈的,并且还具有凸显的时代性、进取性和求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魏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其经济思想深刻且全面,对当时及之后几十年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源的经济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富民思想,魏源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主张本末并重的经济观,重视富户,保护富民,鼓励富民消费。当前,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魏源的富民经济思想对今后中国在发展商品经济,开展对外贸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帮助农民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魏源的反侵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爱国思想家。曾亲历鸦片战争的魏源在战后研究总结了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教训,提出了独特的反侵略思想,那就是加强战备、整军经武和防英夷之术,对中国传统的反侵略思想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魏源的子系后裔和女系后裔的概况,提供了探究魏源后裔的信息,对于深入研究魏源与魏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源经济思想研究余德仁魏源(公元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晚清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鸦片战争之际,魏源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中,痛愤外侮,积极参与筹划浙东抗英战役。鸦片战争失败后,继承林则徐未竟之志,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倡言“师夷长技...  相似文献   

19.
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生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中华民族,也深刻教育了一代有识之士,他们从此开始了不屈不挠、曲折坎坷的救国探索。魏源就是这艰难历程的少数先行者之一。以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出发,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政治主张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魏源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轨迹,置于中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特定时代背景下予以研究,探讨其个人在历史中的积极作用,寻求历史人物思想演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