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媒体"的提出及其定义 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首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媒体核心概念的厘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相关概念的界定,业界和学界目前十分混乱,在此有必要予以厘清。到底什么是新媒体?笔者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各执一词。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综合起来,笔者认为目前对新媒体界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界定过宽且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相关概念的界定,业界和学界目前十分混乱,在此有必要予以厘清.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笔者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各执一词.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综合起来,笔者认为目前对新媒体界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界定过宽且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基于非关系型数据库为核心的技术,开发更加吸引公众的有价值的传播内容和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增强传播效果、激发受众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广播媒体影响力目的,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一、广播新媒体简介1.广播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相似文献   

5.
美国《连线》杂志曾言简意赅地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即在新媒体中,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和自由传播的可能。新媒体是动画创意的天然聚集平台、动画作品的市场预测平台和动画营销的电子交易平  相似文献   

6.
融合与创新:在新媒体竞争中发展广播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新媒体? 自从"新"媒体出现后,学者们对其概念所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定义新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景东  苏宝华 《新闻界》2008,(3):57-59
本文首先从新媒体定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在分析当今学术界和业界对新媒体定义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形式逻辑"类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探求新媒体的类别归属和本质特征,提出一个新的新媒体定义,以求抛砖引玉,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的理论建设,促进新媒体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伴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终端也不断革新,媒介技术的变革必然带来媒介环境的变化,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也必然会催生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作为一种正在崛起的新媒体形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早提出自媒体概念的是美国的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利斯,2003年7月,他们在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对"自媒体"做出了一个非常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  相似文献   

9.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的确切定义,业界和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目前对新媒体界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界定过宽且逻辑混乱。笔者认为,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的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我们可以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格局"是近年来较为流行,但没有明确定义的一个概念.广义和开放性的"新媒体",包括了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①因此,在这一指称下的"新媒体格局",一是指与"旧媒体格局"相对的,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与融合为特征的格局;二是强调"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与舆论引导中的变革作用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什么是"新媒体"?媒体是一个不断演化、具有很强自适应能力的传媒集群。因而,"新媒体"是一个有时间维度的概念,在人类传播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就有不同的"新媒体"出现。我们平时常说的"新媒体"实际上是指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媒体,即"网络新媒体"。"新媒体"是有明确的界定的,它应具有与以往媒体相区隔的独特的传播特征。比如说,交互性就是"网络新媒体"最重要、最富特色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在2008美国大选中,新媒体延展了信息向度和扇面,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新媒体颠覆了传统主导的广告方式,成为候选人话语力量的增效器;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议程设置",规避了由媒体施加给受众的"伪环境";新媒体创造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政治游戏,激发了美国年轻一代巨大的政治热情.新闻传播史和美国政治史的研究者将会记录这一政治传播生态中的媒体革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阐述"新媒体"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利用最为热门的几种新媒体工具的服务内容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对图书馆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使用"经常作为与"传统媒体使用"相对立的概念获得学界的关注。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家族的迅速壮大,"新媒体使用"在量化研究中的内涵外延也日渐模糊。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元测试(meta-instrument)问题--在用户使用行为和媒介效果两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否清晰可分?基于对二手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不同的网络信息渠道/平台在使用频率上呈现异质性,在媒介效果上也难以作为同质化的"新媒体"或"网络媒体"一概而论。同时,门户网站在用户使用频率和使用效果上,更接近于传统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而非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新媒体使用及其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新媒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裹挟着新的话语方式、传播方式带领人们进入"微时代",从而滋生出各种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为止,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比较常见的说法,如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个界定明显倾向于传播的发起者与接收者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新媒体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纸媒等传统媒介形式,接受"短、精、碎"的新媒体语境,发着微信、读着微小说、看着微电影.在种种现象的背后,除了信息科技发达恰好迎合了年轻一代时间紧凑、碎片阅读习惯这一显著原因之外,后现代文化时代的悄然来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后现代语境下考量和重新审视新媒体以及其派生物微电影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愈加迅速和快捷,传播的方式和渠道愈加多样和多元,传播的内容愈加丰富和海量,"新媒体"一词的使用频率也跟着高涨起来。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此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了该词。由此"新媒体"  相似文献   

17.
一、初识新媒体新媒体的多种描述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业界有多种定义和描述。被国内广泛认可的是从行业角度来描述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之外的所有媒体形式;从新媒体的传播和受众群体角度来看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  相似文献   

18.
<正>在美国,即使互联网科技已被广泛普及,但美国人仍然更依赖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这与国内大部分人更倾向于相信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形成鲜明反差。所以,在美国,电视仍然是"客厅主流文化"。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的新媒体发展滞后,或者说新媒体在美国没有生存土壤,美国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角色关系跟我们国内的还不太一样,尤其在电视媒体领域,与其说是受到冲击,不如说是锦上添花。如何锦上添花?让我们来看看凤凰卫视美洲台台长吴晓镛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新闻消费习惯日益网络化和移动化,这要求新闻生产者作出相应变革。美联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闻通讯社,是美国乃至世界新闻业的典型代表和标杆。在新媒体时代,作为老牌的新闻内容生产机构,它的辛迪加(Syndicate)模式是否还有效,它是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的?带着这些问题,作者于2011年4月在美联社纽约总部对其做了参观访谈,发现该社的新媒体创新是建立在其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而且经历了从"地位防御"的红海战略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蓝海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技术进步、受众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传媒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新媒体发展与媒体融合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不一。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说,新媒体的主要标准是数字化和互动性。而我们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