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可区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人类观"."世界观"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社会观"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人类观"研究的是人的普遍本质和人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的根本问题是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包括"世界物质论","社会实践论","人类解放论".就三大论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看,是"前提-过渡-落脚点"的关系;就其逻辑关系看,是"起点-中介-终点"的关系.在逻辑走向上,是从抽象向具体上升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讨论在热烈地进行着。越来越多的人赞同从实践性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然而,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实践本体论,或至少说是建立在实践本体论上的唯物主义。持这种意见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只是人类社会,是人化的自然,或人类的现存世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本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所谓写作哲学,就是运用哲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来探讨写作本质规律的一门科学。一门学科,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才能真正的把握和看透它。哲学在一切学科中处于最高层次,任何具体学科,没有哲学去驭使和指导,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元”的问题,即本体的问题。何谓本体?本体就是作为本原存在,或者说是事物的安身立命之所,它是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原点,事物的一切关系都是由此派生的、演绎的。写作不但要用一般哲学来指导,要彻底揭示它的本质规律,还要求对它的本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哲学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目的是探究世界这个存在的普遍的、一般的本质,一般说来,它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二是存在的共同根据或实质是什么。艺术本体论是从哲学本体论演变过来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本体论,它只探究第二个问题。因为艺术显然不是独立自足的封闭体系,无所谓本原问题。探究艺术本体的共同根据或实质必须由其表面特  相似文献   

5.
古代哲学中关于本体或本原的理论占主导地位,关于认识的理论是从属于关于本体或本原的理论。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基础,认识论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展开,并为本体论服务。随着人们以具体物为万物的本体、本原,向以一般物、共相为本体、本原的发展,一般物、共相和概念相结合,变成了精神性质的本原物。这种把客体分裂为二和认识分裂为二以及这种分裂的相结合,就进一步使世界也分裂为二,形成了相互对峙的两个世界:实物、物质世界和神、理念世界。基督教以二个世界的对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宣扬天国与人间的对立。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将哲学看成是探讨世界普遍本质、普遍规律的学问的时候,承认哲学与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哲学被看成是世界观的学问,又从世界观(或宇宙观)按中文的字义最恰当体现其内涵——即定义为对时(世)空(界)范围事物的总体意识的时候,哲学所涵括的时空眼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自然观、社会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的主题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并确认实践是人本身感性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存在的深刻基础,确认实践是人的本体活动或活动本身,人通过实践创造了人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把主体即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他们明确地宣称他们的新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且这一哲学的任务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确立了生产劳动的实践观,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本体论,从而实现了对以往传统本体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通过他的实践本体论揭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质及其在历史和认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找到了实体世界和理念世界;物质本体和思想本体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真正突破和变革了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二元本体观念,把传统哲学的二元本体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在探究世界本体的过程中,是由最初把感性中的具体的认定转向到理性抽象的东西的认定,把普遍概念作为世界之本体。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又从抽象的理性转向现实的存在来研究世界之本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则实现了探究本体论问题的伟大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方法论给我们进一步探究本体论问题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通常是把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作相互对立的理解,本文在对本体论的含义作初步分析后。结合自己对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认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之中。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不能用世界的本质命题取代世界的本原命题常绍舜在讲到哲学基本问题或世界统一性问题时,国内很多哲学教科书都把世界的“本原”和世界的“本质”混为一谈,认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本质问题,还有的教科书干脆用“世界的本质"这一命题来取代“世界的本原”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今流行的哲学教科书多数都把哲学研究对象,定为世界最普遍的本质、最一般的规律。这种主张是不能涵盖所有的哲学,例如不能涵盖不可知论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一门研究思维的科学。一切理论科学、思维科学都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哲学所研究的思维不是思维中所反映的客观内容。而是思维本身。哲学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思维与存在能否同一、如何同一)揭示思维的一般本性.要揭示思维的这种一般本性是需要研究世界的普遍本质,但不能以此为限.哲学是通过思维如何去反映、揭示世界的普遍本质来研究思维本身的,确切地说,哲学是通过对思维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来研究思维本身一般过程的学问。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一直在研究如何认识客观世界事物的存在及其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以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19世纪40年代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唯物主义“一元论”,认定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和事物的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是整体的建构。以往学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世界观的学问,或看成认识论,或看成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学说,都不能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纲”,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为“目”的系统化的学说。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关键是要把握其哲学的逻辑体系及其意义延伸。  相似文献   

14.
实体是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用来表达世界的本原和本质的一个哲学概念。实体问题实际上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绝对的普遍性、绝对的本原性和绝对的本质性是本体概念的三重规定。本体概念是以特定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形成的观念建构,但却被看成实体意义上的绝对存在。以本体概念为基础的本体论是建立在抽象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绝对主义思维方式之上的思辨形而上学体系。历史唯物主义因为超越思辨本体论而开启了后形而上学的当代思想视域。当代思想的本质任务就是扬弃思辨的本体论体系及其思维方式,拒绝绝对主义和独断主义,为弘扬打碎思维禁锢的开放精神奠定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给我们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方法论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样就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误区,物质等于客观,意识等于主观。其实二者从内涵到外延都有区别。  相似文献   

17.
二千多年来,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根本失误就是离开人,抽象地研究世界本体即世界存在。但是,离开人,谁来研究哲学?谁来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谁来对世界的精神本体或物质本体作出承诺呢?哲学是人创造的,是人对世界存在的“反思”。所以,哲学的真正本体只能是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存在着多种职业教育定义,所依据的方法论都是“实体—本质”方法论。它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一种物质实体,把职业教育定义看成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揭示,认为职业教育定义是对职业教育这种实体的描述。这些观点在某些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立场退回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立场。因此,在方法论上,应该将职业教育定义与职业教育本质分离,并实现从实体主义思维向事件思维的转变,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人们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还是无本体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即在人类产生之前和人类灭亡之后世界的本原为物质,在人类社会却是实践本体,当然这种实践是物化的实践,其本质还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