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熙 《出版参考》2013,(15):18-19
2012年到2013年的手机出版产业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也算是亮点多多,除了继续领先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外,还有其他的助力因素在推动着手机出版的扩展壮大: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0亿,手机出版已成为部分出版社数字出版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已成为最重要的阅读终端;更多的出版社和渠道商合作,优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出版社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社进军数字出版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于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出版社开始自主研发APP.这些APP借助AR新兴技术,构建全新的阅读体验,打造"大数据出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出版的服务转型和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但具体到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现状则是,虽然大多数出版社都基于自身优质内容资源进行了数字产品开发,但市场契合度与市场接受度都不高,在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多次应用和增值服务等方面也都不尽如人意.更为突出的是,目前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更多的是数字出版部门的事情,传统编辑基本不参与或甚少参与.数字出版部门作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先行军"进行先期尝试和试点,自是出版社基于当前数字出版发展状况做出的理性选择.但是当前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发展情况亦已表明,要想真正推动数字出版业务发展,实现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传统编辑绝对不可缺位.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业正经历着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对传统电子音像出版企业来讲,磁带、光盘等传统载体的不断迭代和淘汰,更多带来的是自身行业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拓宽经营发展思路,寻求转型升级,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谋求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出版社经营和发展思考的主题.随着传统电子音像市场的逐渐萎缩,优质视频内容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推向市场,成为出版社经营发展成败的关键.出版社应该主动转变经营思路,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导向,以"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链"为切入点,运用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制作和开发一系列新媒体出版项目.如何实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呢?我们必须立足优质的出版内容,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发展.随着新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转型、升级、融合成为共识.在互联互通的今天,现代出版人需要将业态延伸至互联网领域.  相似文献   

5.
刘一鸣  杨敏 《出版广角》2018,(15):26-28
数字化时代,出版产业与数字技术的结合越发紧密,知识服务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知识生命周期为基础,以用户需求层次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集基础性服务、定制化服务和创新性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出版社知识服务层次结构模型,以此为基础总结提出了用户自助学习模式、面向岗位应用模式和网络专职服务模式三种层次化服务模式和运行保障策略,以期为专业出版社知识服务的转型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版已进入一个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全媒体时代.出版载体正在从传统的纸质、磁带、光盘向专业数据库、交互电子书、电子书包等全媒体出版形态转变,流通渠道正在从传统的有形书店物理流通向互联网、通讯网及电视网络为主体的数字化信息流通转变,这一切正在冲击着传统出版产业.在我们无法抗拒的数字出版时代,作为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如何在"科技"与"出版"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位编辑角色和出版意识,成为我们的新课题. 传统的出版业多以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有形的实物作为出版物的呈现形态,出版产业链还停留在以出版物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和店面零售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面对以内容数字化为基础的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出版的表现形态已从单一的内容获取的有形表现转向了依托于科技进步带来的更多元的阅读需求,在满足读者基本的内容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为读者提供内容的多元阅读体验,从传统单一的文、图、声、视的时代进入一个全媒介融合的时代,呈现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实物出版物获取内容的时代进入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云出版"创意时代,在大幅降低出版时空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创意的新增值,更好地利用科技带给读者全新的内容体验.  相似文献   

7.
胡涛 《出版参考》2012,(30):18-19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但具体到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现状则是,虽然大多数出版社都基于自身优质内容资源进行了数字产品开发,但市场契合度与市场接受度都不高,在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多次应用和增值服务等方面也都不尽如人意。更为突出的是,目前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更多的是数字出版部门的事情,传统编辑基本不参与或甚少参与。数字出版部门作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先行军"进行先期尝试和试点,自是出版社基于当前数  相似文献   

8.
虽然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与出版社密切相关的电子书不但增长缓慢,且所占比重极低.传统出版社短期内很难介入网络游戏、手机出版和网络广告等核心的数字出版业务.面对数字出版的火热,出版社应以提供优质的内容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为核心,在确保纸书优势地位的同时,在内容策划和网络营销等层面重视移动阅读带来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戚雪 《出版广角》2014,(18):36-39
正随着内容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微阅读"时代的开启,数字出版产业已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当前,全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已经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的增长。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全年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2540.4亿元,较2012年增加604.9亿元,增长31.3%,占全行业营业收入  相似文献   

10.
手机出版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出版模式,已成为快节奏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阅读新宠"。手机出版的发展前景是商家不可错过的机遇,手机出版的赢利模式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愈发完善,使手机出版的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达到共赢。人类已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的数字化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得到空前发展。据《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数字出版产业与数字出版趋势两方面对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剖析,对互联网手机热潮、教育出版社服务化转型、电子书产业链各环节进程、儿童出版数字化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与点评;并就数字出版移动化、社会化阅读、科技创意数字出版三大数字出版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2.
刘芳 《今传媒》2012,(12):62-64
目前,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方式,给传统出版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使出版社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涵盖电子图书、手机阅读、网络游戏等新的出版形式已成为当今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面对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空前挑战,出版社应加快步伐,加速转型,依靠高科技手段和数字化信息迅速占领市场,谋求更多的盈利和新的发展模式,这成为目前应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陕西数字出版的现状,分析目前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陕西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13.
面临数字出版大潮的三条『秘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和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出版产业的面貌。在数字时代,出版社要适应数字化生存,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向数字出版转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内数字出版在内容、平台、渠道、技术、终端五大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迅猛;数字报纸、数字学术期刊、数字图书和互联网文学、游戏动漫出版等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在出版转型期,如何在数字出版方面有所作为,是很多出版社都在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17日,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管,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主办的新疆网络手机出版平台(读读精品出版网)正式上线。这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互联网(手机)出版资质的新疆唯一以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文字出版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及期刊的专业网络手机出版平台,互联网英文域名为www.dudubook365.com,中文域名为"读读精品出版网"。该网站由数字化制作平台、数字出版平台、网络营销平台和数字印刷平台4个子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了出版业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发展支点.产业规模及用户群体的不断突破,体现了数字出版强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把握“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的新趋势,调整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是促进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新趋势:全面重构新业态 数字出版不是传统出版内容的数字化,而是涉及出版理念、内容生产、运营模式等全面重构的新产业形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出版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出版社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出版的内涵应该长期坚守,面对时代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本文重点论述了新形势下如何重新认识内容为王,如何进行内容创新,如何培养互联网思维,同时对传统出版社的知识服务提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机出版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数字出版分支。随着手机作为普通民众的日常用品,已不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已经发展成为了手机综合平台,融入信息获取、娱乐游戏等各种服务,手机阅读已成为新信息时代日益重要的阅读方式。面对手机出版的迅速发展和手机读物的大幅增加,出版产业向跨媒体出版及个性化按需定制的步伐也将会大大加快。但手机出版发展过程中"瓶颈"问题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9.
手机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其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出版因此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让人对传统出版社的处境忧虑。我国传统出版业进入一个经营滑坡、效益下降的彷徨期;而另一方面,数字出版则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新兴的手机出版。据统计,到2006年底,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中,仅手机出版(包括手机彩铃、手机游戏、手机动漫)一项的收入就达80亿元。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在3月27日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推出了由书籍出版社出版的《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该报告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数字出版产业的年度报告,它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入手,对互联网、电子图书、网络游戏、手机出版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范围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