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观看电视直播和实况录像分析的方法对第 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一些世界级守门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 ,从他们发动进攻的方式、发动进攻的目标区域的选择以及在发动进攻中所起的作用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 ,一个优秀的守门员发动的进攻通常情况下能够大大增强球队的攻击力 ;在某种情况下 ,他发动的进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中国足球队参加的6场小组赛为研究对象,对其比赛中进攻、防守技战术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岳艳丽 《体育科研》2008,29(5):73-76
通过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111个进球的统计,表明下半场比赛的前15min是比赛进球的高峰期,总进球数的72.08%是在跑动进攻中完成的;超过3/5的进球都是在1~3人在1~15S中3次以下传球配合完成的,另外35.66%的进球通过定位球完成。完成全部进球的进攻战术结构模型有5种:后场抢断发动快攻个人突破射门得分是最基本的进攻模型、前场定位球快速发动射门得分是核心的进攻模型、中后场逐步推进发动阵地进攻射门得分是重要的进攻模型,边路进攻、边路传中和利用界外球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有益的进攻战术补充,中场发动进攻中路传切配合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最常用的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国足球队征战亚洲十强赛与伊朗足球队在进攻结束阶段技、战术运用能力的比较分析,找到了我国男子足球队在这方面与亚洲优秀足球强队的差距,为我国足球冲出亚洲,赶上世界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足球队擅打防守反击,而逐步渗透进攻能力却不尽人意,通过对巴西、德国和中国球员比赛中前场组织渗透进攻的观察发现,我国球员前场组织渗透进攻办法少、效果差,除意志、你能等因素外,脚背外侧踢球能力不强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分析认为脚背外侧踢球更适应当前高速度、强对抗的实践需要,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的962次射门统计,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射门次数增多,但是进球率显著下降;总射门的97.3%在E、B区完成,超过28的射门是由中前场发动进攻形成;定位球和抢断球发动进攻形成的射门最多;总射门的47.8%在完成前只有2次以下的传球,29.0%的射门形成时间在4s以下等等;形成射门的进攻战术模型有中后场发动逐步进攻射门模型,前场定位球进攻射门模型苘场发动阵地进攻射门模型,底传中、边路长传中进攻射门模型,中后场定位球、长传快攻进攻射门模型,边路射门、门前补射进攻射门模型。  相似文献   

7.
阵地进攻阵地攻可划分为发动、发展和结束进攻三个阶段。阵地进攻通常是在快攻发动不顺利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延缓了进攻以及在对方已经组织好防守的情况下采用。当然,采用何种阵地进攻方法,则要取决于对方使用的防守系统。在阵地进攻中,由于守方所有队员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第12届亚运会男子足球决赛阶段中国足球队比赛的统计分析,了解到男足队员在攻入对方罚球区附近30m区域内进攻失误中传球失误是造成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接停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接停球过大和第二动作缓慢.今后应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针对性训练,以促进男足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后排进攻的技、战术特点分析和对奥运男了排球比赛有效后排进攻球的发动区域的落点的统计分析,找出其后排进攻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为提高防后排进攻能力的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足球比赛快速进攻的手段与攻击位置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笔者通过分析 ,得出快速进攻效果明显比一般进攻效果好 ,且在不同的场区发动快速进攻的方式与攻击的位置不同。最好的手段是中长距离斜传球 ,最佳的攻击位置是肋部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队铲球技术运用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亚洲区十强赛A组中国队8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揭示铲球技术运用的一般规律;通过中国、西亚球队的对比,找出中国队运用该技术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以中超联赛2014-2017赛季的技战术指标采集大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找出决定中超球队实力的关键性技战术要素,探讨技战术指标不同的序列组合与赛季成绩的相关关系,深度分析中超球队技战术表现的发展变化规律,为球队实力评价、比赛结果预测和技战术水平改善提供量化支持。结果显示:(1)中超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包含组织能力、传中能力、前场任意球、进攻效率、防守效率、把握机会能力、控球、转移、界外球、犯规、抢截球等维度;(2)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好,模型的适用性广;(3)中超球队技战术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无论优势球队还是降级球队,传中能力、把握得分机会和转移等核心竞争能力不同程度下滑;上游球队间的技战术水平差距缩小;犯规战术对下游球队适度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以中超联赛2014-2017赛季的技战术指标采集大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找出决定中超球队实力的关键性技战术要素,探讨技战术指标不同的序列组合与赛季成绩的相关关系,深度分析中超球队技战术表现的发展变化规律,为球队实力评价、比赛结果预测和技战术水平改善提供量化支持。结果显示:(1)中超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包含组织能力、传中能力、前场任意球、进攻效率、防守效率、把握机会能力、控球、转移、界外球、犯规、抢截球等维度;(2)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好,模型的适用性广;(3)中超球队技战术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无论优势球队还是降级球队,传中能力、把握得分机会和转移等核心竞争能力不同程度下滑;上游球队间的技战术水平差距缩小;犯规战术对下游球队适度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队传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98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十强足球赛的实况录像资料为依据,对中国队在参赛中运用的传球技术及其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中国队在传球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为其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2000欧锦赛前8强比赛的观察分析表明:由守转攻时,快速进攻比一般进攻的效果明显要好;不同场区的快速进攻中。中区、进攻三区的成功率高,进球最多;最有效的攻击点在肋部。这些特点可资中国队征战世界杯训练、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亚洲区10强赛A组中国与西亚四队防守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寻找中国队运用防守技术存在的差距,及西亚球队在不同场区运用防守技术的效果,为中国队进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美女子足球队攻防技战术打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友好运动会等中、美女子足球比赛中进攻防守技战术打法的统计、对比和研究,分析了美国女子足球的优势和特点及中国女子足球存在的差距。在完成的有效进攻配合上,中国女子足球队次数少,且限于左边路地区,美国队则“全面开花”。在中场抢截上,美国女队也较中国女队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探析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在第17届亚洲杯足球比赛中的表现,以其在本届亚洲杯上的全部5场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视频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队比赛中的技战术、心理和体能等方面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技术能力方面,中国队在向前越过对手和防线的渗透性传球、接球转身、第1次触球、射门以及攻击性防守等关键技术应用方面与韩国、伊朗等强队存在明显差距。2)战术能力方面,中国队战术素养和中路进攻能力以及在攻防转换能力方面亟待提高。3)心理与身体能力方面,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中缺乏稳定的心理表现,注意力转换和抗应激能力亟需加强;与强队相比中国队在足球专项速度、预判和决策速度以及高速奔跑中身体对抗方面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9赛季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各球队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2009赛季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各球队进攻能力南昌八一队最强,四川智谷队最弱;防守能力辽宁宏运队最高,四川智谷队最低;攻防RSR值与锦标赛名次具有显著负相关,RSR值越大,联赛名次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