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无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数学书: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数学课上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下来,课桌上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甚至有的课堂上数学课本都看不见。为什么不让学生用课本呢?调查询问周围的数学教师发现:一是因为数学教材缺乏可读性,学生看不懂,或者是因为看了就知道结论,会破坏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不利于探索新知识;二是觉得教材编排过于花哨,那些精美的图片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忽略数学知识本身。  相似文献   

3.
七、三无”现象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无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数学书。无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常常发现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课件不断呈现精美的画面,但一幅画面闪过之后,很快又到下一幅画面,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仍旧是空无…  相似文献   

4.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教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放好,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的话,还有的课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数学课本.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育学导论》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教学故事,说以前的名教授、名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讲一些题外话,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优良的传统,现在很少有人提倡,也乏人继承了.的确,当前处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夹缝之中的初中数学课堂,确实很少能听到这方面的声音.为此,我追踪自己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故事,谈一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题外话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些数学公开课、优质课的课堂上,发现了这样一个共性问题:整节课下来,没有一个学生看过一眼书,数学书静静地躺在课桌上像一个孩子似的酣然入睡。其实这种现象不但是公开课、优质课上有,就是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也不泛出现。学生上课读书本是天经地义,而今的读书却似乎成了语文课上的专利,而在数学课上却受到了冷落。一、数学课本阅读现状分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遇到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是学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可以这样说,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是紧密相连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有效表达,学生能否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从他们的数学语言上就可以完全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会在观摩学习时听到其他教师这样感叹:"这个班的学生说得真不错,很有条理,头头是道的。"诚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这样的发现:当教师让学生"说"的时候,有的人就能够用清晰、精练的语言准确表达,有的人说得要么冗长乏味,要么词不达意,难以准确表述自己的看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  相似文献   

9.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堂需要讲道理的老师,更需要讲道理的学生。课堂上要让学生讲理,教师就要提出恰当的导向问题。导向性强的问题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诱发他们积极表达,又能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懂得自主探究,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灵动课堂。一、适度以问引"梳","理"清结构在课堂上,教师常出现"以问引问""以问对答"的现象,导致一节课教师问了上百个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还会导致学生知识获得碎片化,难以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新课即将结束时,教师会这样提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全班同学无人举手或齐答"没有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与学生都已习以为常,而在这种"无问题假象"中,学生慢  相似文献   

12.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下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收到抽屉里,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一文中提及了这种现象,他把这种“无看书”的现象与“无板书”、“无作业”合称为“三无”现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老师不让学生翻课本进行阅读呢?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猜想、探索、推理等过程。"数学中的猜想、假设是学生的直觉思维在探求数学规律本质过程中的一种策略。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直觉思维运用的培养,直到目前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普遍的关注。作为教师,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刚出示题目,就有学生立刻报出了答案,若要问他为什么,他则说:"就是这样。"这时有老师就会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14.
李慧红 《文教资料》2012,(22):56-57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普遍不爱"说话",究其原因,主要有:不够自信,害怕出错;不够投入,害怕出丑。有学生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以下几条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策略:消除胆怯心理,激发表达欲望;教给表达方法,培养说话习惯;创设课文情境,享受"说话"过程;利用课件、课文插图加强"说话"训练;利用特定的话题训练"说话"能力;利用活动实践训练"说话"能力,这样初中语文课堂就会成为一潭活水,永不枯竭。  相似文献   

15.
数学老师往往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教师课备的是多么充分,也无论课堂上教师讲解时多么透彻,多么卖力,可往往到学生那里是收效甚微,教师的付出与获得是事倍功半,老师累,学生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一:教学内容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虽然教研员和校长们一直在强调要创造趣味课堂、高效课堂,但是不可否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就是无趣的、枯燥的。  相似文献   

16.
日常教学中,在数学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同一节课上,有些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思考,和老师交流想法;有些学生却沉默寡言,像是数学课的"旁观者".越是在内容比较难的数学课上,这种现象往往越是明显.对于上述现象,教师往往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频频用各种提醒的方法来唤醒"旁观者"们对学习的关注,这样的手段,可能会暂时有效,但...  相似文献   

17.
<正>"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已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共识,但课堂上仍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问学生"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要么提不问题,要么提出的问题缺乏数学思考价值,有的甚至都不是数学问题。为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谈几点策略。一、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关注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常出现"老师,不是不是,我还有……""这样做太麻烦了,我有更简单的……""得数错了,是……"等"插嘴"现象。这种"插嘴"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课堂"插嘴"这一现象,有着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一是课堂插嘴,证明学生思维的灵动。插嘴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是积极参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学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基础,似乎也已掌握了相应的解题策略,但却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对解决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并以此为基础促进教学方法和课堂行为的转变.以下是笔者就人教版四上教材中的一道练习,结合两次实践的体会,通过比较和反思,对从"问题解决"转变为"数学地思维"这一观点进行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一、做好课前预习,准备课堂"沸腾"理论上任何课程都需要课前预习,而数学课程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课前预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有个整体的把握,防止出现教师"垄断"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若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就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课堂气氛就会冷却下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学生会出现对数学产生讨厌情绪。相反,如果学生事前准备好预习,不但课堂上可以跟随教师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