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书评论法     
我从事的专业不能不读书,也爱读些杂书,但从不写评论,却不是没有评论。实际上,书评的方式是多样的,写出来、说开去是评,不写不说也有评。一编在手,或顿入佳境,万难释卷;或翻看几页,随手一丢,谁能说这不是评论?当然,“丢”之书并非全属疵书,也可能与已关系太远,有些涉及业务非读不可之书,读则读矣,终以“文化垃圾”视之,再不读就是,评它何益?  相似文献   

2.
刘业伟 《传媒》2010,(9):73-74
<读书>杂志1979年4月创刊.那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不久,思想界、出版界异常活跃,于是,一些饱经沧桑的老人陈翰伯、陈原、范用、冯亦代等集合在一起,办起了<读书>这本思想评论杂志.1986年至1995年,沈昌文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十年里,<读书>介绍过许多新思潮、新视点,被誉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思想刊物之一.有一句曾经流传很广的话: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不读<读书>.过去的<读书>与其说是一个学者的大讲堂,倒不如说是读书人聚会的沙龙、茶馆.这一切,都和沈昌文独特的办刊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小喜爱文学,便比较爱看书,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什么书都看,什么文章都读.但读书有个坏习惯,不太爱记作者的名字,除非同一作者的文章读的多了或者某篇文章让我有特别的感受,便会用心去留意作者.记住彭荆风这个名字,缘于<春城晚报>,报上经常登载彭先生的一些随笔和散文,如<失乐园的缺撼>、<昆明的邮市>等等,这些文章文笔清新、自然,仿佛在与读者面对面的交谈,而且往往在很短的文章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4.
梦圆兰台     
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的祖父就用奉承话和胡椒饼哄着我跟他读<三字经>、<增广贤文>,还要背诵:"云对雨,雪对风,……"虽然不懂其中的含义,但也觉得很好玩.慢慢地,读书就上了瘾.  相似文献   

5.
《北京档案》2007,(2):51-51
知心大哥: 谈到写作,我特感激<北京档案>,因为<北京档案>对我起了亦师亦友亦园地的三重作用.我深悟读好、评好、用好<北京档案>,其中奥妙无穷,受益更是颇多.  相似文献   

6.
杨绛 《出版参考》2005,(26):41-42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  相似文献   

7.
《书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人亦有"读书是人类最美丽的姿态"之说.可见书卷在人们心目中神圣、崇高的地位. 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所著的<书文化的传承(插图本)>,是作者在历次谈话记录和授课讲义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增订而成的.  相似文献   

8.
被遗忘的书     
<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 歌德、席勒等著,刘德中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2月版, 印13000册.定价1.20元. 我十六七岁时,正值"文革"前期,很爱读书,但书太难找了,结果是碰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书来得偶然,当然读得也毫无计划.现在想来,凡是那时碰到的书,都可说与我有点"缘分".<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就是其中的一本.书中的10篇作品,均作于19世纪,有6篇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在百孔千疮的旧中国,湖北省某农村一个破落知识分子家里还保存着一个书柜,书柜里保存着残缺不全的一些古典书籍,有<大学>、<中庸>等教科书,有<三国演义>、<镜花缘>等小说.一个对人生尚处混沌状态的少年视这个书柜为珍宝,每日盘点着.他刚刚在私塾里受过启蒙教育,读过<三字经>、<千字文>、<学而>(<论语上>),阅读那些大部头的书籍对于他是多么困难.他以逢人"问字"为途径,硬啃着那些骨头,毕竟所得不多.但是"求书若渴"这条根却埋在他的心底.后来,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个少年"问字"的故事,成为乡下的一种美谈,也成为教育青少年爱书、读书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这里的"闲话",指的是<开卷闲话续编>这本书.先说"开卷".曾经是六朝故都的金陵南京,不仅是春风胜游之处,从来也是书香馥郁之地.如今但凡喜爱读点好书的文化人几乎都知道,南京有座气度不凡的凤凰台饭店.之所以说它"气度不凡",是因为这家饭店创办了一份名为<开卷>的读书杂志,免费赠给来店的客人和海内外的一些书爱者与文化人.  相似文献   

11.
付征俊 《大观周刊》2012,(32):271-272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诀。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本来应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三种偏向:第一,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和问,学生读书的机会很少;第二,先读后讲,读讲脱节,读时不讲,讲中无读;第三,课堂上学生读,老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对学生的读书活动缺乏指导。  相似文献   

12.
佳佳和李月 经典名著的崇拜者 佳佳和李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们同在一个班里学习,基本上是形影不离.两个女孩虽然在性格上一个文静一个活泼,但在读书方面却都偏爱阅读经典的世界名著,如<简@爱>、<傲慢与偏见>、<复活>等等.刚刚学完了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佳佳就捧上了<红楼梦>.  相似文献   

13.
入厕读书     
周作人 《出版参考》2004,(29):29-29
郝懿行著<晒书堂笔录>卷四有<入厕读书>一条云: "旧传有妇人笃奉佛经,虽入厕时亦讽育不缀,后得善果而竟座于厕,传以为戒,虽出释氏教人之言,未必可信,然亦足见污秽之区,非讽育所宜也.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与读网如同单车与汽车,各有体悟,各有所得。 古人品茗读、映雪读、登高读、泛舟读,种种读法羡煞今人。读书本清雅,智慧接古今。古人今人都一样,读书兴起时可以忘百忧,离干愁,妙趣不胜数,今古同理。不同的是,那个缺乏娱乐精神和娱乐环境的时代,古人阅读率肯定好于现在。  相似文献   

15.
有史以来,人们常把读书看作是一种特殊活动,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读小学时,因淘气不爱读书,触发老师一番感慨说: 小人不知书中有黄金,若知书中有黄金,点灯费蜡也甘心。”这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论调,不足为训。绝大多数人,读书不一定为钱、为官、为美女、为有惊世之作,惊人之举。古人云:“读书旨在明其道”。读其书,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收获。那么,如何“明其道”?首先必须读好书,不读坏书。记得一位名人说,一部好书,能教给你如何做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青年人,世界观尚未  相似文献   

16.
平生第一爱好,读书.从读者俱乐部借自己喜欢的书读,虽不像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那样浪漫,却仿佛能聆听到智者对人生滋味的低语: "假如我只是一棵蒲公英小草,就不会羡慕参天的青松.  相似文献   

17.
宋代几位学者在一起谈论各自读书的经验,欧阳修把这内容记录下来.目前,偶然读到这则笔记,很受启发,特将它推荐给各位. 笔记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钱思公在洛阳时,曾对幕僚们说:我平生嗜好不多,只喜欢读书,坐着时便阅经史之籍,卧床休息时就读神话、志怪、传奇、杂说之书,上厕所时则看一些小诗词,可以说是未尝顷刻释卷;谢希深说:宋公垂在史院的时候,每次上厕所,必须夹着一本书,并且在厕所里大声诵读,“讽诵之声,琅然闻如远近”;欧阳修也说:我平生作  相似文献   

18.
因为主持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的缘故,我和总署机关党委副书记李潞等一行前去拜访军旅作家王树增大校.王是三部战争叙史小说的著名作家,这三部小说是:<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长征>.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岁末,我拿着一份<深圳商报>去买书,上面印有第十届深圳读书月评出的"2009年年度十大好书":<常识>、<万有引力之虹>、<蒙田随笔全集>、<小团圆>、<认得几个字>、<金融的逻辑>、<荒野侦探>、<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相似文献   

20.
图书走进报纸、与报纸亲密接触,在中国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早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有<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申报>的"自由谈"、<文汇报>的"笔会"、<京报>的"副刊",以及左翼文化人办的<读书周刊>、<书与人>等,或开辟书评专栏、专版,或是纯粹评介图书的专业报刊.那时还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评家,如活跃于当时文坛的青年作家李健吾、常风等,就是以写书评名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