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及构建法治化工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律争端的频繁出现,迫切要求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这就要求应该从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入手,构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法治化工作模式.为此,应该以基础法、基本法和实施法为三个层次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体系.应该从树立法治观念,遵循法治精神;建立执法机构,严格执法;建立正当程序,保障实体公正;建立健全的法制监督机制与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四方面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律争端的频繁出现,迫切要求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这就要求应该从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入手,构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法治化工作模式。为此,应该以基础法、基本法和实施法为三个层次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体系。应该从树立法治观念,遵循法治精神;建立执法机构,严格执法;建立正当程序,保障实体公正;建立健全的法制监督机制与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四方面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工作模式是指在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下,依靠法律法规的系统规范来实现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制度约束、权利保障和司法救济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我们应该从树立法治观念,遵循法治精神;建立执法机构,严格执法;建立正当程序,保障实体公正;建立健全的法制监督机制与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四方面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对策建议.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法律素质,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建立并完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重视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建设与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授益性学生管理行为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定类别,具有公共性、给付性、教育性、特定性、自主性的法律特征。我国现行教育法律体系对高校授益性学生管理行为缺乏明确规定,导致法治实践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遵循当代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原则,完善现行教育法律体系,依法规范授益性学生管理行为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学生管理权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学生管理权法律规制是高校管理法治化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从建立完备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制度,完善法律对学生管理权的规定等方面做好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然而,目前的学生管理还存在着权利观念淡漠、制约机制软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受教育权以及其他合法权利的实现,因此,应当明确学生权利,建立尊重学生权益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包括法治理念、法治依据和法治程序三方面内容.完善其治理要采取以下措施:确立学生权利为本的理念;完善学生管理的法律体系,特别是其中的高校规则;严格遵循正当程序,疏通三大救济通道.  相似文献   

8.
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特殊属性以及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律制度存有缺陷,是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按照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应构建以制衡与问责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权新的运行机制,从完善现行法律制度、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外部监管机制等方面,推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改草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针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不依法办事、随意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等问题。各高校应当遵循《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则精神。更新观念、采取措施,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益为核心,依法建章,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处罚程序、完善救济制度,保证各项梗规校纪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实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高校学生管理中侵犯学生正当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高校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和素养,切实完善各种制度和程序,严格依法办事,从制度上、手段上为"法治"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法治化管理,在历史传统、政治体制、文化体系、教育模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以传统的代理父母地位学说为法律渊源,美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法院判决为法律基础,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美国特点、适合美国国情的学生事务法治之路,并在新时期焕发活力,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经历了初建、探索和发展三个时期。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立体式法律体系尚未科学建立、学生管理的程序正义有待规范、学生管理的质量标准缺乏,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通过建立规范的国家、地方、高校的立体式法律与规范体系、明确学生管理的程序正义进路,建立科学的国家学生管理质量标准,能够深入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管理法治化建设是依法治国、高校改革创新以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回顾了法制化管理的内涵,认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管理规定的越位和缺位、程序欠佳、救济不畅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法治化建设,笔者从法律体系、法律意识、学生权利救济制度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4):123-127
我国一系列学生诉高校案件的出现折射出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没有理顺、高校偏重行政管理缺乏法治精神、学生权益救济途径欠缺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不仅是依法治国和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以人为本、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必经之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一方面需要学校尊重法律、依法处理学生与高校间争端,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参与法治化进程并予以监督。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高校学生事务是一个整体事务,既包括学术事务,也包括非学术事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化是指制度建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人文性是指以学生的利益、发展为根本。人文性与法治化协调的整体管理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法治视野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理清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定位及其各自的法律属性是关键。我国当前因法律对此规定不明确,应将高校界定为"公务法人",通过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高校的管理行为,并完善学生权利救济机制,推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管理应适应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逐渐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从而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变化、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工作存在重立法数量、轻立法质量,重实体规则、轻程序保障,重严格执法、轻科学执法,重单向管理、轻民主参与等问题。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的科学构建,需要在厘清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规范管理等相关范畴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正当程序、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9.
张铤 《教育探索》2012,(4):12-14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贯彻依法治校战略以及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应根据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内涵,明确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价值,并从树立观念、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和权利救济等四个层面实践之.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状态,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当前,我们主要应确立学生权利本位的管理理念,提升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管理程序,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