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摄像是电视片创作的前期工作,它是根据导演的要求,用摄像机将所要选取的画面“记录”在磁带上,这些画面素材是一切电视节目的“原材料”。画面编辑是电视片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根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然后寻找最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在普遍意义上,“摄像”与“编辑”这两个词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工种,即对摄像机和编辑机的操作,侧重于物理效果,是技术层面上的;二是指创作上的一个环节,侧重于意义的表达,是艺术层面上的。本文论述所涉及的“摄像”和“编辑”主要是指后面这种含义,但也常用来同时指创…  相似文献   

2.
特技作为电视画面编辑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非纪实性电视片的制作中.在纪实性电视片中也应适当、合理地应用这种手段,增强纪实性电视片的视听效果.  相似文献   

3.
特技作为电视画面编辑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非纪实性电视片的制作中.在纪实性电视片中也应适当、合理地应用这种手段,增强纪实性电视片的视听效果.  相似文献   

4.
画面是电视片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它是视觉信息的载体,一部电视片就是由一个个画面的连接而构成的。下面我们对电视画面的特性作一下系统分析: 一、画面单元——镜头 电视画面的最小单元不是单幅画面,而是由许多单幅画面组成的镜头(虽然,电视画面可以分解到帧,每秒25帧,但它仅仅是技术条件的产物)。因此,电视画面构图中各种构图因素的考虑,也不能以单幅画面为根据,而必须以整个镜头为根据,也就是考虑到整个镜头的构图完整性和上下镜头之间连接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电视教材画面剪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电视片是由许许多多的镜头组成的,而每个镜头又是由一个或多个电视画面组成的,电视片的剪辑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对这些画面或镜头的组织编排过程。电视教材的剪辑虽说与其它种类电视片的剪辑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电视教材的画面表达的是教学内容,传递的是教学信息,它的传递对象是处在一定阶段的学生,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众,它的每个画面、每个镜头都承载着一定量的教学信息。画面与画面之间、镜头与镜头之间不仅存在着科学内容上的逻辑关系,而且还包含着视觉上和思维上的逻辑联系。所以,电…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运用电视制作理论,对有关科教电视片的制作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出了制作科教电视片的一些技巧,特别是关于声音的录制、画面的运动摄制与声画的协调,强调了在科教电视片制作过程中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声画关系是一个长久以来争议的问题,本文在剖析“画面主体论”和“解说主体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内容主体论”,即教育教学内容才是教育电视片解说和画面共同的主体,并从电影与电视的不同、教育电视片与一般电视片的不同出发,联系传播学、认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考虑画面表现力的局限性以及教育电视片种类繁多的事实,进行详细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中的专题片通常是由电视语言完成的,它包括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如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等),解说词属于声音语言的一种,它是构成整个电视片必不可少的元素,它用自己的长处弥补画面的不足,并和画面、音乐、同期声、字幕等表现元素密切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专题片。  相似文献   

9.
无论电视剧也好,还是电视教学片也好,由于其题材不同,场景不同,方位不同。时间长度的不同以及运动方式的不同,而需要将不同手法拍摄的素材进行镜头的编辑等处理,以达到不同题材的最佳表现效果。为此,对获得这些不同的镜头就需要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从不同的地点、方位,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景别进行拍摄,然后再将这些不同的镜头如何按影视语法规律组成蒙太奇式的句子、段落,最后由若干个蒙太奇式的段落组成一个完整的,表达一定思想内容或教学内容的影视片或教育电视片。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编辑和特技。这也是我们在平时通过影视观看文娱晚会、体育实况比赛、电视教学片时经常看到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相互转换有切、有化、有叠、有划等特技效果。而这些切、化、谈、划、叠等画面的转换,都是以特技信号发生器为中心的电视特技台上完成的。电视特技的出现和使用,不仅丰富了电视艺术的创作,也为电视片和电视教育节目开拓  相似文献   

10.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语中的一个建筑术语,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后被借用到电影、电视艺术中,其意思是:不同的画而剪接、组合产生了超出画面本身所提供的造型涵义而形成的新意义,我们就把这一组画面叫做一个蒙太奇句子。各类电影、电视片大都采用此种方法,从而使各种不同的视觉形象组合产生了相应的艺术效果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构图艺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构图艺术浅谈李杰(兰州西北师大电教系·兰州·730070)电视的艺术形象,是在视听(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主要又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画面的造型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视片(电视节目)的质量。特别是目前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电影艺术对电视的影响,对电视的...  相似文献   

12.
SONY DME—450P是一台具有数字特技效果的小型视频切换台,可以在不使用时基校正器的条件下直接与编辑控制器、摄像机、录像机、字幕机等一起使用。由于该机使用灵活、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制作具有特技效果的电视节目和教材。但是,该机在进行特技效果转换时,画面往往会产生跳动的感觉,尤其是前景运动镜头或画面中主体运动时跳动感更大,而且还会引起转换后前景画面的色彩畸变。这是在制作电视片或电视教材中所不允许的。如何消除这种现象呢?下面介绍我们在使用该机中的一点体会。以该机与双录像机和RM—450CE正常连接进行编辑为例。  相似文献   

13.
电视编辑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懂得技术要求,还要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处理,更电视化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编导应利用考虑特技、画面资料、动画、画面的节奏、音乐音响等多种电视视听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4.
画面的选取、画面长度的确定、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人体上构成了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理论要点,全面理解与把握好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理论,有利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超越技术性的工作层面,从而达到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境界,最终实现电视作品的完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画面的选取、画面长度的确定、画面的组接原则、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大体上构成了电视画面编辑的核心理论,全面理解与把握好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理论,有利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超越技术性的工作层面,从而达到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境界,最终实现电视作品的完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屏幕形象与语表艺术张重光一部出色的教学电视片,是靠画面上动人的形感、声感和色感来引起学生注意的。但由于电视画面的限制,讲课教师一般都是坐着以“半身像”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除了电视画面上能让其形象、语言及画面的色彩面对学生外,其他能诱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电视教学片的二度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教学片的二度编辑是弥补电视教材不足的方法之一。进行电视教学片的二度编辑,作为授课教师和电视教材制作人员应相互协作,针对课堂的有限时间,必要的容量进行画面、声音、字幕编辑,从而构成能很好表达教学内容的教学片。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艺术化地传播.电视新闻编辑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结合.本文主要谈谈电视新闻节目编辑中的画面编辑、声音编辑和典型细节等几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电视教材是由画面和声音两个基本元素组成的。因此 ,要想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电视教材 ,不仅要有高质量的画面 ,还要有高质量的声音。只有二者完美结合 ,才能产生出高质量的电视教材。所谓高质量的画面 ,是指电视教材的画面无论是科学性、教育性、形象性、艺术性 ,还是编辑技巧都是高质量的。所谓高质量的声音 ,则是指解说、音乐、效果声三方面的高质量。本文主要谈谈电视教材解说词的作用及如何才能保证解说质量。一、解说词的作用电视教材的解说词和画面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 ,二者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画面虽然是电视教材的关键 ,但它不是…  相似文献   

20.
教学电视片的照明李海彬,傅晶电视画面不仅要求层次丰富,而且要求不同镜头的画面中影调始终保持一致,特别是人物面部的光线效果要有统一性,同时要使光线在画面中产生简洁,完整、平衡、生动的艺术效果。在摄制彩色电视节目时,演播室内照明灯具的色温一般都在3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