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温19~20℃,pH 7.60~8.17,平均溶氧量(DO)9.08mg/L条件下,氨态氮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氨态氮对昆明裂腹鱼幼鱼在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1.05、40.49、39.98、38.96mg/L,安全浓度为3.8960mg/L;非离子氨对昆明裂腹鱼幼鱼在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1686、1.1527、1.1383、1.1091mg/L,安全浓度为0.1109mg/L。  相似文献   

2.
在封闭式流动水体中,对昆明裂腹鱼鱼苗的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进行初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0℃)条件下,临界窒息点为0.8mg/L(L:12.5cm-16.4cm,W:15.32g-34.28g)。而耗氧率的测定结果则为:在常温20℃: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215mg/g.h(L:13.5-15.5cm,W:19.75-31.31g),昼夜耗氧率差异不明显;在17.5℃时,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13 mg/g.h(L:11.9-15.1cm,W:15.16-27.74g),昼夜耗氧率差异明显;在15℃时,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10 mg/g.h(L:12.6-14.5cm,W:15.66-25.35g),昼夜耗氧率差异明显,昆明裂腹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乌江上游两种裂腹鱼食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和方法 所用标本系1989——1991年采自乌江上游总溪河段、四川裂腹鱼31号,昆明裂腹鱼34号。食性材料是用8%的FormaLin固定保存的。在实验室中取肠道前1/3洗出内容物、用放大镜,体视显微镜和显微镜进行食物种类鉴定,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和讨论 在有食物的24号昆明裂腹鱼标本中,植物性食物出现率为100%,动物性食物为20.83%。在植物性食物中、藻类的出现频次最高,其中硅藻出现了22次。从食物的相对数量看,硅藻占80%以上,其中舟状藻属的种类占50%以上。统计分析表明,昆明裂腹鱼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  相似文献   

4.
四川裂腹鱼鱼苗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封闭式流动水体中,对四川裂腹鱼鱼苗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初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窒息点为0.395 mg/L(L:11.992±1.343cm,W:11.458±2.405g)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22 mg/g·h(L:11.395+1.377cm,W:11.941+4.036g),白天的平均耗氧率为0.23mg/g·h(8:00~19:00),夜间的平均耗氧率为0.21 mg/g·h(20:00~7:00),白天的平均耗氧率略高于夜间.  相似文献   

5.
昆明裂腹鱼畸形胚胎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人工驯养的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畸形胚胎的形态结构,根据其形态特征划分出了8种类型,其中卵黄吸收障碍的仔鱼数量较多,围心腔肿大的仔鱼最多,而仔鱼出现卵黄膜闭锁不全和口无法闭合的几率极小。文章还探讨了畸形胚胎形成的原因,旨在为降低昆明裂腹鱼苗种培育中出现的胚胎高畸形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昆明裂腹鱼的眼球、心脏、肾脏、性腺、脾脏、肝胰脏、脑、鳃和肌肉等9种组织的4种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9种组织4种同工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对青田田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硫酸铜对青田田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分别设置5个浓度梯度: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2.70,3.47,4.47,5.75,7.50mg/L);硫酸铜(1.50,2.09,2.88,3.98,5.50mg/L).实验结果表明:青田田鱼对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58,4.73,3.97mg/L;对硫酸铜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7,3.42,2.46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40,0.25mg/L.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芦丁对黑曲霉生长的促进作用.本实验采用了液体稀释法和干重法,通过测量在不同药品浓度环境下培养后的黑曲霉干重值,探究了不同浓度的芦丁对黑曲霉生长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当药品浓度小于14.55 mg/L时,芦丁对黑曲霉的促进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而当药品浓度超过14.55 mg/L时,促进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弱.芦丁对黑曲霉生长的最佳促进浓度为14.55 mg/L.  相似文献   

9.
密闭式种猪舍部分有害气体分布状况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一栋密闭式种猪舍部分有害气体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舍内0.2m、0.5m和0.8m的不同高度层中,氨气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7mg/kg、8.9mg/kg和4.7mg/kg,其中,0.5m高度层氨气浓度显著高于0.8m高度层的(P<0.05),日高峰值出现在6:00时的0.5m高度层,为17.6mg/kg;硫化氢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6mg/kg、0.15mg/kg和0.13mg/kg,各浓度间差异不显著性(P>0.05),日高峰值出现在14:00时的0.2m高度层,为0.25mg/kg.整个试验期间氨气和硫化氢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桐花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 mg/L(对照组)、10mg/L、25 mg/L、50 mg/L、100 mg/L、300mg/L、500 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 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