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正>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庞然大物。尽管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化石标本,了解到它们那巨大的身躯。比如,蜥脚类恐龙是最大的一类恐龙,著名的梁龙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它们可以长到12吨,而同属于梁龙科的地震龙甚至可以长到40吨。我们还知道,恐龙是一种卵生动物。那么,是不是成年恐龙长得越大,它们的蛋也会生得特别大呢?只比鸵鸟蛋大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正好奇的"菠萝"来了!这个"菠萝"可不是我们喜欢吃的那又酸又甜的菠萝哦,它是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既严谨又不乏幽默,"菠萝科学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就连搞笑诺贝尔奖的创始人马克·亚伯拉罕斯也专门发来邮件表示鼓励。爱科学爱搞笑的你们,对"菠萝科学奖"了解多少呢?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获奖项目,你们又知道多少?  相似文献   

3.
长毛恐龙     
清晨,旭日东升,带给大地一片生机。风景如画的湖边,一只中华龙鸟与一只身体臃肿的北票龙相遇。“原始中华龙鸟,你们的种名实在别扭,一个地地道道的鸟名!呵呵!”北票龙忍不住乐了。“那你就把我当鸟看好了。”中华龙鸟不以为然。“行了,我亲爱文王/的恐龙朋友,你可不能叫我睁着眼说瞎话。就算我瞎了一只半眼,用剩下的半只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你明明白白就是一只恐龙,一只毛长得比我还短的恐龙!”“哇!对了,”中华龙鸟突然话题一转,“刚才我看到一只原始祖鸟,一直在不停地跳高,你猜,他不是想腾飞吧?”“怎么不是,他不仅想,还想得很呢!”北票龙说…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恐龙时代永远都充满着好奇,这不仅仅是因为时空的遥远,还在于恐龙和它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迷。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一名研究哺乳动物的博士生于2004年参加了一次赴南极洲的科学考察活动,在野外调查中,他在南极半岛海岸的海底无意间发现了一具恐龙骨骼化石。这只恐龙发球兽脚是肉食性恐龙,类似凶残的暴龙,似是比暴龙的个头要小,大约高1.8-2.4米。在这只恐龙生活的时代,南极洲气候还很温暖。恐龙曾在南极洲散步  相似文献   

6.
如果恐龙还活着,那么恐龙"育婴房"里的生活情景,我们就很容易亲眼目睹了.但现在人们要想做到这些,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不过考古学家有另外的办法,来帮我们弥补这个缺憾,那就是借助恐龙的化石,来反推恐龙母婴的生活片段. 成群结队去产卵 这个机会来自于加拿大考古学家在南非的一次惊人的考古发现.在南非金门高地国家公园中的早侏罗纪沉积岩层中,考古学家意外发现了1.9亿年前的巨椎龙的巢穴化石,而在这之前发现的恐龙巢穴化石是1亿年前的,而且化石的总体数量也没有像这次这么多.  相似文献   

7.
<正>皎洁的月光从树枝的缝隙洒了进来,照在了一片碗大的叶子上。叶子上停歇着8只小昆虫,其中一只的体形较大点。"孩子们,你们最亲密的朋友是谁呀?"那只较大的昆虫是其他7只小昆虫的妈妈,她亲切地问道。"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是妈妈。"一只小昆虫立即说道,其他几只也随即跟着附和。"不是的。"昆虫妈妈微笑着摇摇头,"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是渐狭叶烟草。每次有了好吃的,它们都会主动通知我们,而且只通知我们。""妈妈,我们都还没见过您说的这位最亲密的朋友呢!它们为啥只通知我们呢?"另一只小昆虫问。  相似文献   

8.
趣说恐龙     
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从恐龙化石的分析中得来的。可是,科学家们用尽当今的先进科技,对于真实的恐龙世界,我们还不敢说知其1/10。第一只恐龙是在三叠纪后期,也就是大约2.1亿年前出现的。当时地球各陆块仍连接在一起,称作盘古大陆。恐龙出现后,在地球上称霸,直到64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才灭绝。虽然我们对恐龙这一曾经统治地球  相似文献   

9.
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中残星还没褪去,一群马门溪龙便赶早起来觅食,它们大多数身高3米多,身长超过20米,其中脖子就占了约一半的长度。“我敢打赌,别的恐龙现在一定还在睡懒觉!”一只满脸睡意的小马门溪龙嚷嚷着。一只成年的马门溪龙已经把嘴凑到一棵高树冠上的嫩叶前,听了这话后转过头对小马门溪龙大声说:“因为它们不是勤快的马门溪龙!”“唉,真是烦死了,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得这么艰辛?”小马门溪龙满面愁容。“因为我们的肚皮很大,要吃很多的食物才会饱,但我们的脑袋和嘴巴都很小,牙齿又不多。”成年马门溪龙的语气有些沮丧。“而且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美丽无伤     
下班路上. 一只娃娃一样的小狗. 后来再细看,它是从院里跑出来的,伸着鼻子东嗅西嗅,神色是一种"希望不会有什么事吧"的安静. 此前,邻居也有这样一只小狗,每天到我们家蹭猫粮,比正牌猫主还吃得多,整天上蹿下跳,七蹦八蹦.直到有一天,我起早上班.正值初夏,小狗在楼前空地和地下室的窝里来回奔跑,尾巴上的毛又湿又脏,原来它刚生了一窝小狗崽子.主人把它产在空地上的小狗宝宝一只只挪到地下室,它就来回跑,跑到地下室,担心地面上还有孩子;跑到地面,又担心地下室的孩子,当时看得我好累啊.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如此有趣,你如此好奇!好奇鬼们,相信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各种奇怪的现象,大胆地问出脑海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吧!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将问题抛向小博士,小博士将一一解答,满足你们所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期提问的好奇鬼是谁呢?他是来自广东省江门市银泉小学的陆俊烨同学。这位同学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2.
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突然好像在一天之内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难解之谜。其实又大又笨又可怕的恐龙智商都很高,而且还拥有自己的语言呢。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简梅梅同学一篇关于霸王龙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如此有趣,你如此好奇!好奇鬼们,相信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各种奇怪的现象,大胆地问出脑海里大大小小的问题吧!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将问题抛向小博士,小博士将一一解答,满足你们所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期提问的好奇鬼是谁呢?他是来自湖南省武冈市新东中心小学的郭谦同学。这位同学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恐龙奇特的外形,庞大的身躯,统治远古世界长达1.6亿年,以及它们在地史中的突然灭绝……均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过去一提到恐龙,必提美国,因美国所发现的恐龙属种最多,化石也多,保存也较好。但这种局面正在不断改变,截至1995年统计,中国所发现的恐龙属种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蒙古,排名世界第三。但到了2009年,中国所发现的恐龙数种已达176种,归于157个属,比美国所发现的142个属还多15个属,比蒙古国竟多了83个属,而且中国近年来还常有新的恐龙被发现,所以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新的“恐龙王国”。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如此有趣,你如此好奇!好奇鬼们,相信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各种奇怪的现象,大胆地问出脑海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吧!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将问题抛向小博士,小博士将一一解答,满足你们所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期的好奇鬼是谁呢?他是来自长沙市芙蓉区育英第二小学二(1)班的李晟豪同学。我们一起看看他有什么疑问!  相似文献   

16.
正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风和日丽,恐龙们正在享受悠闲的午后时光,几只大恐龙在温暖的阳光下休息,旁边一群吃饱了的小恐龙在追逐嬉戏……这温馨、祥和的场面被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打破了,巨大的撞击瞬间夺去了附近恐龙的生命。然而,这只是开始。撞击引发了火山喷发,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喷入空中,植物大面积死亡……死亡迅速蔓延,最终波及整个恐龙家族……虽然现在还没有定论,但这颗在大约6 600万年前光临地球的小行星无疑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重大嫌疑人"。  相似文献   

17.
<正>"收割者"无人机:大家好,我是威名远扬的无人机——"收割者"!小编:啊?你怎么长得跟"捕食者"一模一样呀。"收割者"无人机:不一样,不一样!你们仔细瞧我的尾巴,看到了吧,我的尾巴是倒八字,而"捕食者"是正八字。小编:就这……不一样?"收割者"无人机:怎么会呢?我比"捕食者"厉害多了。小编:好吧,那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厉害之处吧!人们又叫我"死神"跟"捕食者"比起来,我可不是只换了一个壳,更不是只把尾巴往上翘而已。同学们知道吗?"捕食者"的最快时速只有217千米,而我的最快速度是它的两倍多,时速达482千米。如果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最新的一项考古研究表明,巨型恐龙的脚印对于其他小恐龙而言是一场灾难。在中国新疆挖掘的1.6亿年前恐龙化石显示,20多只小恐龙骨骸  相似文献   

19.
老鼠,在动物学上属哺乳纲、啮齿目,全世界有2500多种,约有300多亿只,是世界人口总数的5倍还多。老鼠生存于地球的历史比人类久远。人类自诞生之初,就在不断进化不断发展,于老鼠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在历史长河中,该有多少“强虏灰飞烟灭”呀,就连曾经主宰过地球的动物之王恐龙也不能幸免。然而,老鼠这一毫不起眼的小小生灵,却能历经劫难,生生不息地绵延至今,这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也是老鼠生存才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鸟儿排排站     
<正>如果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电线上的麻雀常常像排队似的一只挨一只地站在一起,就像一串被线绳穿起来的小毛球,还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既热闹又可爱。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小鸟喜欢"排排站",有时甚至数十只鸟同时成排站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压得不堪重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做呢?难道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排排坐,等着分果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