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漪 《游泳》2002,(5):39-39
游泳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 ,但是 ,如果不注意保护耳朵 ,就容易引起中耳炎。游泳时如何保护耳朵呢 ?第一 ,游泳前要做体格检查。有中耳炎的人不宜游泳。因为慢性中耳炎病人 ,一般鼓膜上都可能有穿孔 ,中耳和外耳道沟通了 ,一游泳池内的水就会从外耳道流进中耳里去 ,使中耳发炎化脓的病情加重。必须等鼓膜的穿孔长好或修补好 ,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才能游泳。第二 ,游泳时尽量不要使池水流进耳朵里。办法是入水前可以戴上橡皮耳塞 ,或者把涂上凡士林药膏的药棉塞入外耳道内。但要注意塞的时间不要过长 ,取出后要将耳道内擦拭干净 ,以免影响外耳道…  相似文献   

2.
炎热的夏季来临,很多学校将开设游泳课,游泳时如果对耳朵保健不够,极易引发中耳炎,所以在泳前应做好保健工作。游泳性中耳炎指人们在游泳时由于不清洁的池水进入中耳,造成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中耳炎症。  相似文献   

3.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夏季锻炼的一项很好的运动,但夏泳项防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应重视中耳炎的预防。引起中耳炎的原因:1.游泳场所的水质不清洁,病菌从外耳道或通过耳咽管入侵中耳OZ在耳膜破裂,穿孔的情况下,病菌从外耳道直接入侵。3上呼吸道发炎,感冒时游泳。4.游泳时,水灌入耳内未能及时处理,又常用不清洁的东西掏耳朵,病菌趁机入侵,引起外耳炎,最后导致中耳炎。中耳炎的症状:耳内有刺痛感,并伴有头痛、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听力减退等症状。此外,耳后乳突部有明显的压痛感,甚至从外耳流出黄色脓液。这表明是…  相似文献   

4.
第一,游泳前要作体格检查。有中耳炎的人不宜游泳。因为慢性中耳炎病人,一般鼓膜上都可能有穿孔,中耳和外耳道沟通了,一游泳,池内的脏水就会从外耳道流进中耳里去,使中耳发炎化脓的病情加重。必须等鼓膜的穿孔长好或修补好,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才能下水。第二,游泳时尽量不要使水灌进耳朵里。下水前,应戴上大小正合适的游泳耳塞,也可用外面涂满凡士林油膏的药棉花球或纱布条塞入耳道。但要注意塞的时间不要过长,取出后要将耳道内  相似文献   

5.
健康五误区     
《武当》2004,(10):54-54
误区之一:大运动量可以延年益寿。保健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坎图尔说:从事职业运动的好处是,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意志力,好胜心强。坏处是,容易使心理受挫,引起失眠;有疲倦感,加重心血管和肾脏疾病。剧烈运动使身体消耗大量的氧,加快氧化过程,加速衰老。游泳有可能引起支气管炎、上颌窦炎、肺炎和中耳炎。练舍宾容易引起各种骨病、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6.
夏日炎炎,正是游泳的大好时节,为收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游泳后的卫生保健不可忽视。护耳。游泳时耳朵进水是常见的事,上岸后如不及时处理,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耳炎。常用的排水方法有:将头歪向进水耳的一侧,用同侧手拉住耳垂,同时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跃;或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屏住呼吸,然后将手迅速拿开;或用消毒棉签、柔软的吸水纸轻轻伸入耳道将水吸出。切忌用力在耳道内盲目掏挖,一旦弄破耳道皮肤,细菌很容易进入,引起耳道皮  相似文献   

7.
夏季来临,很多学校将开设游泳课。但是游泳时如果对耳朵的保健注意不够,就会引发中耳炎。因此,在上游泳课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保健工作。游泳性中耳炎主要  相似文献   

8.
中耳炎俗称耳道炎、耳底子,江南称“害耳道”,是游泳运动员及游泳爱好者经常发生的一种耳病,多因水或其他杂质由体外进入耳道,积留在内,处理不当所致,也有从鼻咽进入不洁的物质所引起;主要症状是耳疼,有的引起头晕、头疼、听觉障碍,患耳流脓、流水甚至全身有冷热感。开始时因耳道积水,日久天长,重视  相似文献   

9.
游泳运动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显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加人体能量消耗、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治疗许多慢性疾病,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但是如果游泳时不掌握生理、保健知识,常常给游泳带来疾病。游泳运动所引起的疾病町以分为运动损伤和非运动损伤性疾病两大类。目前人们对于游泳而引起的运动损伤性疾病研究较多,而对于非运动损伤.陀疾病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常见的游泳所导致的非运动创伤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总结其规律及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保障人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疾病相互传染,保障安全,凡患有传染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严重皮肤病、严重沙眼、红眼病、化浓性中耳炎、心脏病、精神病、尿路感染、阴道滴虫病等病人是不适合游泳的。另外喝醉了酒的,发冷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8省市110名二级以上游泳运动员进行耳、鼻、咽喉官能损伤调查,结果发现损伤发病率高达100%.相关损伤发病率最高的9种疾病依次为:中耳炎、迷路炎、外耳道炎、慢性鼻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鼻中隔歪曲、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慢性上颌窦炎等.疾患以慢性损伤为主,对运动员身体、训练及比赛影响较大.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及游泳运动员的健康状况与培养价值,就发病率较高的9种损伤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预防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游泳是一项锻炼身体,增加体质的体育活动,但是,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是不宜游泳的:心脏病患者。游泳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容易发生心率不齐、心力衰竭;肺气肿、肺功能不全患者。这种病人呼吸功能有障碍,而水的强大压力作用于胸腔和腹腔,妨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游泳水平,如何解决好女游泳运动员在月经期下水训练和比赛,是促进女游泳运动员系统训练,提高运动水平,完成比赛任务的重要问题。女游泳运动员月经期进行水上训练,容易引起感染,患盆腔炎,腰疼,或流血不止等疾病,所以过去在月经期间完全停止水上训练。如果遇上大的比赛,也只好带着月经下水比赛,有些队员还产生严重痛经等后遗症。在国外,女游泳运动员早已使用卫生棉塞解决经期下水训练和比赛问题,但在我国尚未普遍使用,过去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影响下,使用棉塞阻力很大。国  相似文献   

14.
克服游泳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泳教学是在水中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对于身体能力和基本技术较差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因而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恐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心理反应,它是由过强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人的超限抑制,降低有机体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游泳呼吸及游泳正确技术的掌握和上好每一次课的积极性。因此在游泳教学中必须注意了解引起恐惧的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克服。1 游泳时恐惧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游泳运动是集竞技、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由于其活动量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而且没有身体的对抗性接触不容易受伤,因此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本文论述了游泳对婴儿、老年、孕妇健康的促进作用和对一些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以期为游泳运动的普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泳后六护     
周先讲 《游泳》2001,(5):34-35
护眼 :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 ,是游泳锻炼者易患的一种眼病。为预防此病的发生 ,每次游泳后一定要先用清水冲洗眼睛 ,然后再点几滴消炎眼药水。护耳 :泳后要及时排出耳道内的积水 ,以免因游泳时带有细菌的水灌入耳内后引起中耳炎。排出耳内积水的方法有 :用消毒棉花棒或干净柔软的吸水纸轻轻地伸进外耳道 ,把水吸掉 ;原地站立 ,头偏向一侧 ,单脚用力跳几下 ,使耳水流出 ;头偏向有水的一侧 ,用手掌紧压在有水耳孔上方 ,屏住呼吸 ,然后迅速提起手掌 ,将水吸出。护鼻 :跳水或潜水易引起鼻腔进水 ,将水带入与之相通的鼻窦 ,若水质不洁 ,就可能引起…  相似文献   

17.
乔小杉  甘军劳  王小刚 《体育科学》2004,24(7):22-24,30
对我国8省(市)110名二级以上游泳运动员进行耳、鼻、咽、喉损伤调查,结果发现损伤发病率高达100%,相关损伤发病率最高的9种疾病依次为:中耳炎、迷路炎、外耳道炎、慢性鼻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鼻中隔歪曲、慢性上颌窦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对运动员身体、训练及比赛影响较大。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及游泳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就发病率较高的9种损伤及其原因进行医学分析,并提出预防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游泳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参加者越来越多。然而,在众多的游泳爱好者当中,有不少人在游泳时会感到头晕。产生头晕的原因,除了少数人是因为身体虚弱或有某些疾病造成的以外,大多数人是由于对游泳不适应引起的。以下介绍游泳头晕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游泳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参加者越来越多。然而,在众多的游泳爱好者当中,有不少人在游泳时会感到头晕。产生头晕的原因,除了少数人是因为身体虚弱或有某些疾病造成的以外,大多数人是由于对游泳不适应引起的。以下介绍游泳头晕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0.
爱好游泳的人越来越多,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否游泳呢?专家们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是因疾病引起高血压还没有根本治愈,不宜游泳;或者高血压比较严重和发病比较剧烈时,不应游泳,以免发生中风等危险。也不能为了游泳而强行服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