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评选的"2018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活动"获奖名单揭晓。由学校主办的《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技术与创新管理》获评"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正刊100%获奖,占煤炭行业获奖期刊总数的18%,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和国外电子元器件杂志社协办的"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于2008年9月22~27日在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是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科技文化传播方式与科技期刊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着密切地联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出去"成了中国科技期刊的下一个发展目标。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却也碰到诸如高水平论文流失、海外出版权被国外出版商垄断、期刊评价标准西方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从科技文化传播方式的视角对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目标和路径进行研究,重新梳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脉络,为中国科技期刊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科技信息、争取创新成果首发权的重要平台。中国是科技期刊和论文产出大国,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论文的学科辐射力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启动了"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建设"和"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文中重点介绍了这一"建设"和"计划"的实施过程及其期刊遴选条件与资助额度,旨在为广大办刊同仁着力走进"精品"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初景利  闫群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58-1365
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我国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向世界彰显我国科技成就,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文章从将科技期刊国际化纳入"一带一路"总体布局、为科技期刊"走出去"提供灵活的出口政策与渠道、加快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出版、打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平台、积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大力译介中文科技期刊、加强国际化办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我国科技期刊运营与管理8个方面,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战略与策略,旨在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思考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可行之举.[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案例研究等方法,梳理相关进展并提炼总结要点.[结果]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着眼于话语权、影响力和传播力."中国式"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政治背景和文化逻辑,是"现代化"的价值立场;"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实现路径.[结论]通过多措并举、技术驱动、搭建对话交流,提升中国优秀科技期刊在全球的话语权、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带动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会》2018,(5)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对学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中国科协于5月25-26日在浙江举办中国科技峰会——世界科技期刊论坛,旨在搭建国内外科技期刊交流平台,探讨科技期刊的使命和未来,为建设"更好的期刊"提出有效方案,为发展"更好  相似文献   

8.
叶序友  俞志华 《学会》2007,(12):59-60
<正>十月的杭州,金风送爽。由中国科协主办,浙江省科协承办,浙江省科技期刊学会、上海科技期刊学会、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协办的"2007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于10月25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科技期刊界的400余名专家学者与部分国际著名的科技期刊组织的海外代表齐聚一起,共商我国科技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家应鼓励和引导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中国科技期刊现状出发,分析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国内优秀论文外流现象、国家"百人"、"千人"等人才引进计划和国内活跃的对外合作等现实情况,认为:中国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并提出,期刊出版管理部门应抓住国家科技跨越发展"机遇",根据国家期刊发展布局,鼓励和引导具有出版实力和学术背景的出版集团创办高水平英文期刊,设立"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专项基金",提供绿色通道来缩短期刊创办周期,以此来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9,(9)
<正>9月25日,以"跨界融合再塑生态——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动力"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论坛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和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浙江省委常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9,(7)
<正>6月29—30日,第二届"中国科技峰会—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来自Nature、Science,以及爱思唯尔、施普林格、威立、IEEE、美国化学会(ACS)、中华医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Atypon、万方数据的22位期刊主编、科技期刊界资深专家齐聚一堂,以"科技期刊的未来与学术传播体系的重构"为题,共同探讨科技期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1—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重庆市举行。此届论坛的主题为"机遇与挑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汇聚了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等国内重要科技期刊组织,集聚了来自学术界、出版界、相关政府部门等科技期刊界的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协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9月7日在上海举行。国内外400多位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并参加主题为"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01-2006年师范学院图书馆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平 《现代情报》2008,28(1):176-179,186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2001-2006年师范学院图书馆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科技期刊与学术会议互动来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更好地建设期刊的会议品牌,也是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责。打造会议品牌需要有良好的学科环境和会议策划和管理运营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所开展的专题技术研讨班的实践为例,围绕"策划可持续的项目"、"规范可操作的流程"、"打造期刊会议品牌"三个方面,讨论了科技期刊会议品牌建设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众多,但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是由"六部委"联合实施的大型英文科技期刊资助项目,《应用天然产物》获2014年该计划D类支持。《应用天然产物》在期刊管理体制、办刊机制和模式、资金投入方式、办刊人才组成、科研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18,(7)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对学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中国科协于5月25-26日在浙江举办中国科技峰会——世界科技期刊论坛,旨在搭建国内外科技期刊交流平台,探讨科技期刊的使命和未来,为建设"更好的期刊"提出有效方案,为发展"更好的科学"做出积极贡献。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开放·共享·发展——更好的期刊,更好的科学",分别在浙江大学和乌镇举办报告会和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与研究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促进期刊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科技期刊业的制度改革和创新.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发展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西部科技>杂志社协办的"2009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于2009年7月13日~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研讨会有来自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理事长和秘书长,有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和中科院化学所的领导,汇聚了各编辑部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注册代表达到了267人,参会代表160人,提交论文78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55-155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的新书——《科技写作与编辑指南》,已于2010年10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会在创刊20周年之际,向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界的一份献礼。我国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刘振兴先生在为《科技写作与编辑指南》的"序"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的新书——《科技写作与编辑指南》,已于2010年10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会在创刊20周年之际,向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界的一份献礼。我国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刘振兴先生在为《科技写作与编辑指南》的"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