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日,武汉市档案局官方政务微博正式上线,运行一周内,粉丝数迅速突破2万。 武汉市档案局是武汉市委外宣办要求先行开通政务微博的市直单位之一。目前,武汉市档案局已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通政务微博,并通过官方加V认证。已发布9条原创性信息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历2010年的异军突起、2011年的遍地开花,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微博”时代。有人称,一个微博的粉丝数如果超过1000万,其影响力相当于一家省级电视台;如果超过100万,则相当于市级电视台;如果有几十万,则相当于一家发行量很不错的报纸……虽然粉丝数不能代表一切,且“僵尸粉”无法回避,但微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兴起使公民在网络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网络中的舆论也因此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网络民间舆论场”,这个舆论场和官方媒体塑造的“官方舆论场”有诸多不同。官方媒体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地进行沟通。截止2013年10月,《人民日报》微博的粉丝量已突破千万,位列官方媒体微博之首。《人民日报》微博结合了两种舆论场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为以往两种不同的舆论场之间提供了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传统报纸微博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江华  张殊 《现代传播》2015,(4):141-143
本文以18家传统报纸媒体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关注数、粉丝数、日均发博数、平均每条转发数、平均每条评论数和平均每条点赞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传统报纸微博影响力进行评价和比较。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报纸微博影响力评价的两个主成分,即"粉丝互动"和"官微发布"。根据这两个主成分,18家传统报纸媒体的官方微博可划分为强势领先型、官微主导型、粉丝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全面落后型五类。研究发现,传统报纸微博的影响力水平分布不均衡,影响力偏低的报纸微博较多,影响力较高的报纸微博偏少。  相似文献   

5.
长春报人较早注意到微博对凝聚人气以及未来战略转型的价值.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新文化报》官方微博注册于2010年4月19日,为全城最早.当年9月1日起开始大规模发内容,截至2011年7月18日,已发微博5401条,粉丝175983人;《城市晚报》官方微博注册于2010年4月27日,8月11日开始发内容,已发微博7496条,粉丝203470人,微博条数和粉丝人数为同城媒体之最;《东亚经贸新闻》官方微博注册于2010年9月30日,当天开始发内容,已发微博2896条,粉丝160375人.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新浪认证的公共图书馆官方微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微博数、关注数、粉丝数、活跃度、传播力等的调查统计,探讨我国公共图书馆官方微博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官方微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当下的中国新闻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存与发展,能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主战场发挥舆论影响力,就必须与新媒体联姻,合作共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今年元旦正式开通上线。不到4个月,军报法人微博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网站的粉丝总数突破1000万。这是军报贯彻习主席“8·19”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报网融合的新成果,在军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廷栋  王琪  沈阳 《新闻实践》2012,(10):15-17
2012年7月22日凌晨4时58分,暴雨之夜,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通,随即刮起一阵微博小旋风,留下一串令人惊叹的数字:首发微博总覆盖人数达约2683万,首日微博总转发数2万多,总评论数近5000条。月余即凭800多条微博,吸引粉丝达75万,并以每日四位数递增,日均微博总转发数1万以上,总评论数3600条。至9月初,@人民日报的粉丝已达1 12万。  相似文献   

9.
微博,即微型博客,一般字数以140字为限.自2009年8月新浪网首先在中国推出微博以来,至今已有数千万人在使用微博.至2011年4月,新浪微博排行榜分类中,与出版相关的媒体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的“头条新闻”的粉丝数已经超过了200万人.许多出版社和出版人也纷纷开设了微博账户,开始“织围脖”.那么,出版行业该怎么通过微博来进行相关的营销、宣传呢?  相似文献   

10.
201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新浪网正式亮相,截至2012年12月31日,粉丝数量突破348万,各微博信息都拥有超高的转发以及评论量,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热议。本文对其官方微博实践半年以来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它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坤 《青年记者》2012,(18):85-86
微博正以140个字的简短手指运动和“秒互动”的传播优势,开启政务互动的新时代.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月20日,中国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趋势. 应用 1,官方微博打破中国传统的官民对话体系,创新政治沟通方式,拓宽政治沟通渠道.政府可通过微博的粉丝或私信功能,与网民展开交流,搜集民众对有关政府工作的建议,听取他们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报网融合,是现在,更是未来。在传媒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如何求得真正的报网融合、同生共赢,是所有传统媒体共同面对的新考题,鞍山日报社旗下的鞍山日报、千山晚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并各自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报网融合之路。挺进微博加入"朋友圈"以2013年底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评为宣传省"十二运"工作优秀官方微博为标志,鞍山日报新浪、腾讯两大官方微博日渐壮大,在微博粉丝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粉丝活跃度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培养了一批本地活跃用户。与此同时,依托官方微博建立起的鞍山日报《网闻》版也不断发展壮大,与官方微博相互联动,影响力与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2月25日19时,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的官方新浪微博“平安肇庆”开通,成为我国第一个公安微博.截至2015年8月底,“平安肇庆”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三大微博平台共有粉丝500多万人.本文主要通过对“平安肇庆”微博管理人员——肇庆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工作人员的访谈,研究其运营管理机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2年3月23日,由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主办的“广播新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广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中国之声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突破两百万为契机,以“自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更好地和新媒体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为切入点,邀请了包括新浪网、新华电视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和央广新媒体公司等多家合作网站、  相似文献   

15.
王德仁 《新闻实践》2012,(12):25-29
2012年11月11日,恰逢网民创造的光棍节,钱江晚报开在新浪的官方微博(http://weibo.com/qjwb)突破200万粉丝大关。(图1)钱江晚报的官方微博于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2月26日正式开通,起因是为了#钱江晚报两会报道#与网友互动。两年半以来已累计发布微博22000多条,  相似文献   

16.
张弛 《军事记者》2014,(6):12-13
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元旦改版上线,不到4个月,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网站的粉丝总数突破1000万。这是军报贯彻习主席“8·19”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报网融合的新成果。在军报发展史上值得记载一笔。  相似文献   

17.
视窗     
《新闻实践》2011,(4):79-80
全国首个省级官方微博受网民热捧 刚刚过去的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去年12月29日下午3时33分,四川省人民政府“天府微博聚焦四川”(http://t.sina.com.cn/sichuantianfu)正式开通。作为国内首家省级政务信息公开微博平台,开通4小时后,“粉丝”数超过260个,这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就有1位网民成为它的“粉丝”。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年轻的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目前拥有285万粉丝,截至2012年11月9日共发布2847条微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为目标定位,其简介为“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从问世开始,就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研究微博这个新生儿,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体制内纸媒在社会化媒体上的运营状况,对平面媒体未来的发展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璇 《新闻实践》2013,(8):11-13
2013年4月下旬,搜狐新闻客户端宣布用户数过亿,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的第三大移动互联网平台产品。与此同时,搜狐新闻客户端官方微信相应地策划了一场“亿中有你”活动,微信粉丝净增5万之余,总订阅用户超过20万。  相似文献   

20.
秉承传统媒体的积淀、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快乐老人报》在逆势中实现增长,一跃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市场化报纸之一,连续三年发行量和经营收入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创造了我国报业发展的奇迹.《快乐老人报》旗下枫网的“新老人”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100万,“国医大师健康”微信公众号“粉丝”逼近100万,健康类“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用户奔向500万量级,正在形成纸媒和新媒体“两翼齐飞”的融合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