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本文探讨在全媒体时代不同的报道题材和内容如何选择相适应的发布介质,对客户端、官方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各种新媒体的功能属性有全面的分析和梳理,研究由全媒体组成的报道矩阵应如何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最好地发挥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2.
2015年10月19 ~ 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引爆了一场全民关注热潮.本文通过舆情监测软件对新浪微博进行相关数据挖掘,探讨本次外交活动在国内社交媒体传播中的基本状况、特征及实际效果. 习近平访英微博传播的基本情况 本文采样时段设为2015年10月9日8时至25日8时,采样关键词为“习近平+英国”.结果发现,其间新浪微博含该关键词的样本帖子数量高达46.59万条.其中,最早的帖子在9日,此后,相关帖子数量明显增加但增幅较小.访英的4天中,发帖数量激升,从19日的4.63万条猛增至23日的12.68万条,且每日均出现1~2个明显的高峰时段,其中,以23日7:55~ 10:30为最高峰段.访英结束后的24 ~ 25日相关帖子数急剧递减,由每日3万余条降至1000余条.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关于宁波的报道,建构了宁波良好的政府、经济、文化、社会和市民形象,提升了宁波"国际港口"和"东方文明"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宁波可以通过补齐城市形象短板、提高宁波地方媒体报道受关注度、加强报道策划等策略,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是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为典籍对外传播创造了全新的机遇,本文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典籍传播的现状,探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策略,以寻求最佳传播方案、达到最佳对外传播效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电视台高度重视发展建设新媒体业务,目前已经建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媒体工作基地,北京网络台广播电视台网站、BTV大媒体客户端在2014年年初正式上线,北京IPTV+升级,微博微信平台形成了全台矩阵式发布平台,这些新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平台。所谓传统媒体的手机新媒体评论,是指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社在内的传统媒体机构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就方针政策、新闻事实、社会问题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或意见性信息的统称,其中不包括新闻客户端,因为传统媒体入驻客户端尚属少数且无专门的评论客户端。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上开通或设置了专门的评论栏目和账号,比如"@人民日报"开设的《你好,明天》《人民微评》栏目、"@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栏目、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传统媒体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以下统称为官方新媒体)等已成为媒体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主战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官方新媒体呈现的特征、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内容渠道、舆论引导、目标定位、用户体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运营之道.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各类新闻的关注度排序也在被重新定义。军事新闻在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位置和频率,要远远好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展示的版面和时段。  相似文献   

9.
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在我国高校档案工作中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运用,但总体上仍处在起步摸索阶段,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建设的连续性也不够.精心布局技术平台,精确呈现档案内容,精准推送档案服务,精细选择宣传途径,是今后高校档案运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应该重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孔云云 《新闻通讯》2013,(12):31-33
近年来微博、微信、SNS等社交媒体的纷纷上线造成受众市场的分流。传统媒体纷纷向新媒体靠拢实现技术上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需保持自身权威性、深度性、区域性、随意性等传统优势,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技术平台,让微博成为传统媒体突发事件的报道平台、新闻线索的来源、品牌营销的区域、传受双方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运用。借助新媒体所出现的信息发布平台也犹如雨后春笋,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等。然而,一些新媒体由于记者编辑自身业务能力欠缺或者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信息发布问题频出。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阐述了新媒体信息发布要"慎重"。  相似文献   

12.
余锐 《传媒》2023,(20):41-43
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围绕青年受众主体地位,创新传统文化大众表达,展现中华典籍思想传承,凸显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满足青年群体多元需求。《典籍里的中国》依托丰富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媒体互补、联动,实现多渠道立体传播,进而提升传播效能,强化青年群体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
《传媒》2017,(17):7-7
8月1日,由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与解放军报社联合主办的“国防在线”客户端正式上线。“国防在线”客户端还嵌入了《解放军报》、军报子报子刊以及中国军网、国防部网、国防动员网、解放军报客户端、军报记者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能够一端在手,全面浏览。  相似文献   

14.
<正>香港媒体重点报道习近平谈当前两岸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在北京就两岸关系发表了最新讲话。6日出版的香港多家报章予以重点报道。香港《明报》"2016两会专版"对习近平有关讲话,以独立篇幅进行报道,称"这是台湾大选后习近平首度谈论两岸关系"。香港《星岛日报》中国版以近半版面,同样对习近平的讲话作了重点报道。报道援引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的分析指出,习近平此次对台讲话释放了强烈、明确的政治信号。向即将上台的民进党和蔡英文表明,若要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下信息以秒传播的态势,地市级党报如何在各种新媒体的狂轰乱炸中谋得一席之地?从2005年开始,《铜陵日报》用了十年时间,一步一步建立起网络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平台、网络直播平台和新浪微博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并在日常重大活动报道中充分发挥传统纸媒与新媒体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娜  陈红梅 《东南传播》2021,(12):130-132
大众传媒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类电视节目蓬勃发展,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打造震撼唯美的视听体验,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再演绎.《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性地采用传统戏剧艺术的演绎形式与现代媒体传播艺术的双向融合,书写了一部献给华夏文明的经典"典籍".文化类节目的"意外出圈",必然有其自身制作上的优势和亮点.深入分析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性呈现方式,有利于助推我国此类节目的发展,为接下来此类节目的创作助力.  相似文献   

17.
马璟 《军事记者》2014,(7):35-36
以网络、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党报的新闻传播实效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军工报社通过“80后”军官黄亮捐献器官的相关报道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体只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采取灵活的报道形式,就能够发挥好传播正能量的作用,牢牢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8.
核心阅读:今年2月1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对2013年报刊媒体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媒体自有APP各个传播平台影响力进行评估,推出“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和“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同时发布报纸微博传播十强、报纸微信传播十强、报纸入驻新闻客户端传播十强、报纸自有APP传播十强.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由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19.
韩松 《中国记者》2012,(4):39-40
新华社对外部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引入了新媒体,3月1日,设立了我国国家通讯社的首个英文推特( Twitter)账户并开始发稿,首次应用移动新媒体(手机和平板电脑)客户端发稿,并首次在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开设英文微博.在此基础上,我们广泛实行传统报道与新媒体的互动,并以新媒体为契机,对传统编辑部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技术和平台,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另一方面,微博也给传统媒体和很多“自媒体”提供了平台,这两方面的影响给传统传媒业带来了重大冲击。目前,很多传统媒体都在新浪、腾讯等平台上开通了官方微博,但是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尚未从战略的角度高度重视,尚需对微博应用进行专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