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国梁 《出版科学》1999,(3):60-60,63
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聚会时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读者》2000年第9期摘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原载《中华英才》2000年第3期)的长文,该文有一小标题为:“6位华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 我们知道,华裔科学家中,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等6位均曾荣获诺贝尔奖。那么,荣获××奖能否说成“问鼎”××奖呢?  相似文献   

3.
思想,在云里     
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的话:要解决人类的终极问韪需要到东方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一直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曾经绚烂夺目,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尊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排位上的跃升,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握到了国家层面,思想界空前活跃.人们期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出现.笔者尝试呈现这样一幅云蒸霞蔚的图画,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思想,在云里.  相似文献   

4.
赵成林 《新闻三昧》2004,(11):37-37
10月15日《中国财经报》第二版上,一篇题为《孔会计理论——孔子2555年祭》的章中说:“在孔子诞辰2555年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做了会计和准备做会计的,都应时时回溯会计第一人——孔子。”中关于孔子诞辰2555年的说法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王晓冬 《青年记者》2016,(11):58-59
近年来,《偶像来了》《奇葩说》等各大卫视综艺节目和网络自制综艺轮番登场、充斥荧屏.多屏时代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使主持人这一媒介“发言人”群体在综艺娱乐节目中渐呈“去主持人化”的趋势,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已经不复存焉.”一方面表现为“主持缺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如《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另一方面表现为“主持多元”,一些综艺节目中嘉宾主持的加盟,弱化了主持人过去的强势地位,分散了主持人的话语权.这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主持人群体面临“被边缘”的新问题,需要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6.
高玄波 《军事记者》2003,(10):53-53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添辉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胡乔木就说过:“有时候想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一篇好的新闻,不但要求本身的素材好,作者写得好,还需要编者编得好,尤其是标题制作要让读者行“注目礼”。成都军区《战旗报》7月4日头版头条新闻四易其题的编辑过程,能使我们体会到一个好标题凝聚着众人智慧。7月3日,《战旗报》总编室收到一篇题为《好医生延婚期奔赴一线凯旋后团省委操办婚典》的稿子。文中讲的是成都军区478医院护士桂红珍推迟婚期赴小汤山抗非典,凯旋后中国共青…  相似文献   

7.
黄嘉英 《大观周刊》2012,(19):23-23
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被公认为世界古代史上十大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产生着巨大影响。1988年初,75位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他们发出如此呼吁是因为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共同关注的危机,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论丧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倡导“仁爱”思想,“为政以德”之道,重德教化等对解决当今世界的现实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从这方面而言,我们也可以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现代学者对“述而不作”的评价在现代,有很多学者对“述而不作”进行了评价,较有代表性的是两种不同的意见。张舜徽先生认为孔子是按“述而不作”的思想编辑整理“六经”的。他说,“像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相传有着赞《易》、修《春秋》、删《诗》《书》、订《礼》《乐》的功绩,都不过是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而已,并不是他自己有什么亲的创造和发明,所以他一生只能提出—个‘述而不作’的自我鉴定”(《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31—32页)。他这一看法是在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9.
时尚人物     
连续出版了三本书后,12岁的蒋方舟又向外界透露,被她称为保守之作的《青春前期》被一家影视公司看中,即将被搬上荧屏。她因此成为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最年轻的中国作家。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蒋方舟则说:“早熟的苹果好卖”,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蒋方舟的出现一度带动了一股“少年作家热”:8岁的高靖康出版了8万字的新童话《奇奇编西游记》;6岁的窦蔻写出  相似文献   

10.
张淑贤 《现代传播》2007,(2):164-166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以后,韩国影视剧在中国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韩剧能这样大肆流行,广为接受呢?有评论说:韩剧“制作精良”,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也有人说韩剧“卖相清秀、口感别致、回味悠长”;还有人说,韩剧“编剧好”、“演员好”、“音乐好”、“画面好”①。那么,韩剧在编剧、制作、演员、音乐等方面真的是大大地超过了目前中国的影视剧作吗?笔者在对中韩的一些影视剧做了一些比较后,发现并不如此。比如从编剧上,《大宅门》、《宰相刘罗锅》、《戏说乾隆》等剧作并…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有一段对白也许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谁更贤明?”孔子说:“师,有点过头;商,有些赶不上。”子贡又问:“是否师强一些?”孔子答道:“过和不及是一样的。”这里有一个颇可玩味的细节,即子贡为什么不问“是否商强些呢?”我想是因为商“不及”的缘故;可见子贡在追问之前,脑子里已经先存“过”胜“不及”的意念。之后,史籍上还有诸如“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谚语的记载。这似乎都在证实:过头总比不足为好。这种心理意识和思维方式自古而然,真是我们的一份遗产。  相似文献   

12.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可惜被孔子删掉了唐尧以前的远古史。孔子腰斩了中国的古代史,但洪荒之迹并未因之而消逝——《尚书》之外的先秦古籍仍在,中华大地上的史迹和传说仍在。所以,针对着孔子的腰斩远古史——天皇地皇说、九皇六十四民说、封禅七十家说——战国时期,百家之言杂出。此后,对中华民族远古洪荒的认识,便形成了两大派:一派是坚执孔子的“尧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伟大的编辑家.孔子在《论语》中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老彭.”“述而不作”是孔子的编辑实践原则,他删《诗》、作《春秋》,就在这种“述而不作”中蕴含巨大的力量.孔子的编辑工作给后人两个启示:第一,编辑工作的价值并不低于“原创”,编辑工作有其自身的创造性.第二,编辑工作的价值与编者的价值追求成正比.后世的编辑工作,就其影响而言,固然无法望孔子编审“六经”之项背,然而优秀的编辑,莫不是能体会理解“述”的价值和意义,并在编辑工作中寄寓价值追求、以补时弊,以这种方式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思考中医》的出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的话:要解决人类的终极问题需要到东方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一直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曾经绚烂夺目,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尊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排位上的跃升。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提到了国家层面,思想界空前活跃。人们期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出现。  相似文献   

15.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我们汉学家要了解孔子,总不能通过于丹吧。”这个德国人,在最近一个时期,说了很多话,都有争议,这句话则不会,因为这是一句大实话。同时,这句话还有拨乱反正之功效。尤其是现在,于丹的心得把《论语》、《庄子》弄得面目全非,国人却以为她在推广国学,“能带动年轻人对国学的兴趣”,从而加深公众对国学的了解。这么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6,(3):11-12
1918年11月7日,梁巨川出门前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巨川说:“能好就好啊.”说罢,就离开了家,为了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 2015年也正在远去,它的背影如此让人留恋.新常态下的中国和世界一道,在曲折中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17.
侨务外宣是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形势下,侨务外宣因其得天独厚的对外传播优势,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与西方争夺话语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开展对外传播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侨务外宣在我国对外传播中有哪些独特优势和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多层次发挥侨务外宣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本文以山东侨务外宣为例,对侨务外宣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进行深入探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名叫《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小品,一位小品演员说了一句台词:“孔子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子夏说的,见《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19.
向武 《今传媒》2007,(6):64-64
《互联网的新时代》一书,近日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国际在线”做出撰写《互联网的新时代》一书的决定,历经一年多,这本凝聚着集体智慧的专著终于面世了。  相似文献   

20.
刘良龙 《青年记者》2017,(27):53-54
习近平总书记对“讲好中国故事”主要有过三次重要论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那么,会议报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